1、- 1 -紫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紫金县人民政府 二一六年三月- 2 -目 录 一、“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6(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6(二)“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6(三)“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19(四)“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2二、以 创新促 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25(一)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25(二)以创新为抓手,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27(三)聚焦龙头企业,打造产业优势引擎 .29(四)坚持协调联动,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3
2、0(五)聚力招商引资,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32(六)优化服务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33三、着力推进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 .35(一)分类推进精准扶贫 .36(二)改善贫困地区条件 .38(三)健全扶贫工作机制 .38四、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39(一)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 .40(二)积极发展商贸物流 .42(三)大力发展金融产业 .43- 3 -五、着力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创建卫生文明县城 .44(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44(二)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47(三)大力促进产城融合 .49六、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支撑保障 .51(一)完善综合交通节点建设 .5
3、1(二)建设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53(三)加强水利防洪减灾建设 .54(四)推动建设信息紫金 .56七、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实现融合发展 .59(一)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59(二)做大做强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 .60(三)做好做实休闲农业和“互联网+农业” .61(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63八、着力推进民生福祉,形成共享发展新局面 .65(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65(二)着力促进就业创业 .68(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69(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0(五)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71(六)推进健康紫金建设 .71九、着力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3- 4 -(
4、一)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3(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74(三)发展繁荣紫金特色文化 .74(四)发展壮大紫金文化经济 .75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76(一)增强环保综治能力 .76(二)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66(三)培育发展低碳经济 .66(四)加强资源集约利用 .66(五)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67(六)加强大气环境管理 .67十一、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 .67(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67(二)完善财政体制改革 .68(三)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69(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69(五)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69十二、着力推进党的建设,为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70(一)完善党的领导机制 .70(二)积极推进依法治县 .71(三)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72十三、主要建设工程 .73- 5 -“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我县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背景下深入扶贫攻坚、促进产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立足“ 十二五” 以来奠定的发展基础, 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紫金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本县实际出发,制定本规划纲要。一、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十二五 ”时期
6、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显著成就“十二五”期间,在上 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我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县强镇惠民为抓手,按照县委“ 四个三” 的工作思路, 抢抓省促 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深圳、中山对口帮扶等重大机遇,突出抓好交通基础、效益园区、宜居城乡、生态环保、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锐意进取, 奋发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 ”期间,全 县经济发展总体呈 现总量扩大、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73 亿元,年均增速为 12.6%;人均
7、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501元,年均增速为 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1.86 亿元,比- 6 -2010 年增长 2.8 倍。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期末的 25.7:36.3:38 调整到 22.3:36:41.7。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 6.33 亿元 41.6 亿元,年均增长为 20.3%和 27.6%,均较 2010 年实现翻番,圆满完成“ 十二五” 期间确定的目标,实现平稳增长。一是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坚持实施“工业 立县” 战略,以临江产业园为主战场,全力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6.2 亿元,龙华 (紫
8、金)产业转移园成功获得省级产业园认定,临江产业园新建成区 3 平方公里,园区污水处理厂、企业服务中心建成使用,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落户企业 80 家、合同投资额 125.7 亿元,在建项目 12 个,竣工投产项目 66 个,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 7 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 5 家,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33.32 亿元,园区效益不断显现。同时,紫城工业园完成 7.32 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首期 2 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蓝塘产业园 30 平方公里“工 业新城、产业新园” 完成规划编制。全面落实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促成 8 家企业扭亏增盈,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36 家,全县工
9、业总产值由 2010 年的85.33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50.69 亿元,年均增长 12%,全社会工业增加值 44.16 亿元,5 年增长 0.98 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9.23 亿元,5 年增长 0.94 倍。二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 “十二五” 期间,我县坚持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方向,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东江上游特色- 7 -水果产业带建设全面完成,全县水果种植面积 28 万亩,投产面积 26.8 万亩。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10 家,分别达到 59 家和 951 家。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10、颁证及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 清理核 实工作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蓝塘猪、蓝野猪、三黄胡须鸡等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紫金春甜桔、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全省驰名,特色农业产值达 22.56 亿元。着力抓好农牧副渔产业,粮食蔬菜、水产品和畜禽饲养总量分别达 143.5 万吨、4.8 万吨和 4100 万头(只)。投入 1.45 亿元,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10.8 万亩。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农资综合、农作物良种、种粮等各类财政补贴资金 2.8 亿元,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实现全覆盖。农业总产值由 2010 年的 26.54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41.05
11、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5341 元增加到 10974 元。三是旅游产业日趋活跃。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广晟御临门温泉被评为“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 并顺利通过 4A 级旅游景区省级复审;越王山、梧桐山等旅游 项目扎 实推进,5 家农庄被评为国家级金牌农家乐。以苏区革命旧(遗)址群、邓缵先故居、中山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游,以龙窝桂山石楼、南岭德先楼为主的文化游,以越王山、梧桐山、白溪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游逐渐形成规模, “五彩缤纷紫金游” 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显著提高。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吃住行和休闲、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业水平全面提升。5 年累计旅游接待 580 多万人次、总收入- 8
12、 -36 亿多元。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粤东西北地区快速交通体系的机遇,围绕“ 对外快速 联通、 对内全面畅通” 的目 标,立足县城至河源市区、县 城至惠州两条交通主动脉,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交通条件实现质的提升。5 年累计投入 100.7 亿元,基本形成以汕湛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覆盖各镇的省、县道为主干线,通达 500 人以上自然村的农村公路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我县第一条过境高速汕湛高速(揭博段)如期建成通车,紫金实现高速公路“ 零的突破 ”。汕湛高速紫金 连接线加快建 设;河惠莞高速龙川至紫金段动工建设,
13、河惠汕高速列入市路网规划。省道 S242 线县城段改线工程动工建设;完成境内三条主要省道重点路段升级改造。五年累计投入 4.2 亿元,完成省道、县乡道改造 117 公里,新农村公路硬底化 503 公里,全县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顺畅。二是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生产条件有效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 县成功争取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水利示范县等重大项目,累计投入 11 亿多元,完成 220 宗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143 宗省级水利示范县项目、28 宗省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工程以及县城和蓝塘等镇自来水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 18 个镇 265 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
14、决了 20 万群众饮水- 9 -安全问题。投入 5.25 亿元,完成东江沥口枢纽工程及黄塘、好义等镇一批输变电站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城乡农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升。3、城乡环境更加优化一是城乡建设亮点突出。 “十二五” 期间, 县城建设提质加速,实施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92 个,全面贯通秋江中路、秋江西路西城桥至爱群桥段、香江东路大坝桥至东城桥段,完成金山大道、永安大道北、中山路、广场路等道路以及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广场、城南市场、永安市场、主干道路路灯等市政设施升级改造,扩建金莞桥、西城桥,建成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一批市政项目, 县城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面
15、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和“ 省文明县城”工作,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和示范街创建活动, 县城环境和秩序明显改善。全县小城镇加快建设,基本完成龙窝等 13 个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蓝塘等 7 个镇自来水工程和 265 个行政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和名镇、名村、示范村、 “幸福村居”建设,成功创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1 个,省名镇 1 个,名村 6 个,省市卫生村 48 个,市宜居镇村(社区)24 个。二是生态建设有序推进。 “十二五” 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严厉打击偷伐林木、偷采矿产、偷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开展造林绿化、清洁卫生、水环境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县、
16、镇、村护林防火责任全覆盖,成功创建省市县绿化美化示范村 100 个、市- 10 -生态示范村 20 个、镇级森林公园 9 个。县城秋香江两岸新建截污管网 18.34 公里,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省级标准化建设通过验收,县城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建成试运行,18 个镇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秋香江、柏埔河及东江主干流等相关河流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城乡环境得到改善。4、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十二五” 期间,民生社会事 业不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持了民政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持续增长, 优抚、低保、五保、孤儿保障、高龄津贴等各
17、项民生保障指标全部达到“十二五 ”规划目标要求,累 计发放各类民生资金93.2 亿元,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养老机构建设、社区服务设施等各类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686.7 元,同比增长 16.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2010 年的 5341 元增加到 10974 元,年均增长 15.5%。二是扶贫工作成效突出。 “十二五” 期间,我县扶贫工作成绩显著, 为未来全面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在深圳、中山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 9.27 亿元,实施扶贫项目 3914 个,完成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 28700 户,搬迁安置“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群众 1719 户,120 个省定贫困村集体收入达到考核标准以上,实现顺利“ 摘帽” ,10410 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狠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