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 33 中 2015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 I 考试 试卷 命题人: 日期: 2016 年 4 月 7 日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3 题。 中国散文在五四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五四时期,先驱者面对的是统治清一代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它与个性解放可谓迎头相撞,对于强调“人的文学”的五四先驱者来说,它理 所当然地遭到抛弃。五四先驱者力 主散文应该像公安派一样“独抒性灵”,以“叙事与抒情”为主的观念就是这样来的。以个人化的情
2、感解放为目的,成为散文家的共识。 “叙事与抒情”的诗性审美观念,其狭隘性在于窒息了散文的智性生命,束缚了散文的发展。“叙事与抒情”的“美文”,与鲁迅智性的文化文明批判不能相容,于是鲁迅将自己的散文另立名目曰“杂文”。这样的文体命名有些随意,以致“杂文”自鲁迅之后无经典。另外,将智性排斥在散文正宗之外,限制了散文的思想容量,造成散文长期小品化,使其成为鲁迅所担忧的“小摆饰”。抒情审美,并不能涵盖幽默散文。抒情审美以追求诗化 美化环境和主体心灵为务,其性质乃是情趣。幽默散文则相反,往往自我调侃、贬抑,以喜剧性的“丑化”为务。由于对智趣和谐趣的排斥,叙事与抒情封闭越紧密,二者的矛盾就越尖锐,到一定社
3、会条件下朝相反方向转化。过分强调叙事,就可能压倒抒情。散文的生命受到窒息,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叙事走向了极端是必然的。走向极端的叙事,再度走向反面,也是必然的。最明显的就是把抒情作为唯一的选择。把散文的审美价值从实用功利价值中解放出来,从挽救散文的文体危机而言,功不可没。但是,轻率地把它关到诗的牢笼中,就造成散文的另一次文体 危机。诗与散文,二者都属于审美价值,但是,如人体的两种血型不可混淆,混淆必然导致对散文生命的威胁,扼杀散文文体。因为有诗的外衣,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多愁善感失去智性的节制,成为感伤,注定导致滥情。滥情遂成持久的顽症,沦为矫情而不自觉者比比皆是。 一切文体的生命
4、就是它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散文家的才华恰恰表现于在诗歌无能为力的地方发现散文的艺术价值。但是,这种发现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是散文文体的生命力所在。以余秋雨为代表,散文的发展还表现在把抒情与智性结合,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阐释,进行文化人格批判。他的散 文的思想容量重新使中国散文恢复了智性大品 的风貌。 散文理论家,比之小说和诗歌理论家,面临着一种先天的不利局面,那就是没有西方文论,包括流派更迭的丰富资源。不过这也可能成为优于小说和诗歌理论家的条件,即没有那么多权威理论的遮蔽。有出息的理论家,可以面对创作实践直接进行原创性的概括,独立形成范畴,并构成系统。不过,散文理论家需要保持清醒:如果一味
5、对现成贫困“理论”盲目拘执,就不能追随散文日新月异的实践,从而突破陈腐观念,调整、建构中国特有的散文理论。 (摘编自孙绍振从抒情审美的小品到幽默“审 丑”“审智”的大品) 1下列关于“散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追求个性、强调“人的文学”的五四先驱者发起的文学运动,抛弃了统治清一代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使中国散文在五四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 B五四先驱者极力主张散文应该“独抒性灵”,以“叙事与抒情”为主,以个人化的情感解放为目的,但是把抒情作为唯一选择,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 C散文经历第一次文体危机后,抒情性把散文的审美价值从实用功利价值中解放出来,从而挽救散文
6、的文体危机,但又受到诗性的束缚,从而造成散文的另一次 文体危机。 D余秋雨把抒情与智性结合,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阐释,进行文化人格批判,他的散文的思想容量重新使中国散文恢复了智性大品的风貌,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叙事与抒情”的诗性审美观念,其狭隘性在于窒息了散文的智性生命,限制了散文的思想容量,造成散文长期小品化,使其成为鲁迅所担忧的“小摆饰”。来源 :Z.xx.k.Com B由于对智趣和谐趣的排斥,叙事与抒情封闭越紧密,叙事、抒情与智性的矛盾就越尖锐,到一定社会条件下朝相反方向转化,如过分强调叙事, 就可能压倒抒情。 C鲁迅智性的文化文明批
7、判与“叙事与抒情”的“美文”不相容,他把自己的散文另立名目叫“杂文”,这样的文体命名有些随意,以致“杂文”自鲁迅之后无经典。 D散文因为有诗性成分的外衣,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多愁善感失去智性的节制,成为感伤,必定导致滥情,成为持久的顽症,因此,要区分散文和诗歌的界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抒情审美以追求诗化美化环境和主体心灵为务,其性质是情趣,不能涵盖幽默散文,与往往自我调侃、贬抑,以喜剧性的“丑化”为务的幽默散文相反。 B一切文体的生命就是它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散文家的才华恰恰表现于在诗 歌无能为力的地方发现散文的艺术价值,不断发展变化是散文文体的生命力
8、所在。 C没有西方文论,包括流派更迭的丰富资源,对于散文理论家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与小说和诗歌理论家相比,散文理论家没有那么多权威理论的遮蔽。 D散文理论家在散文理论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可以有建树。散文理论家只要不盲目拘执现成贫困“理论”,就一定能突破陈腐观念,建构中国特有的散文理论。 来源 :学科网 ZXXK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 赡 ,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
9、,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 信 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 冠 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10、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 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 抗 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我书比种
11、繇,当抗行 抗:抵挡。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3 分)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止一吊,遂不重诣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
12、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7将上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5 分) ( 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5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9 题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13、 隔江犹唱后庭花。 8. 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6 分) 9. 请 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 5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 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_ , _” ( 2) 诗经 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家人不理解、讥讽女主人公的两句是 :“_ , _” ( 3)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 “_ _, 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14、4)题。 (25 分 ) 一朵午荷 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 “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 ?”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你认为 ?”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 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
15、,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茏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快过来看 !”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 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
16、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 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 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
17、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十月的气 温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后无风,更显得有点燠热。偶然想起该到植物园去走走,这次我是诚心去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十来分钟的路程居然走出一掌的汗。跨进园门,首先找到那棵编号廿五的水杉,然后在旁边的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 !那些荷花呢 ?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
18、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 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想到这里,我竞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 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 友,这点
19、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 ,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 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
20、科书语文读本 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有删节 )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本义是指这朵荷花是在午后这个时间看到的,而其象征义则是这朵荷花像时间停留在午后,永远不会凋谢。 B作者 第一次专访荷是在夏日午后雨天突然想去,便被荷感动怔住, 第二次是偶观在 秋末的午后惊喜得手足无措。 C众荷喧哗,描绘了满塘荷花竞相开放的景象。“你 的脸 /便哗然红起来”写出了这朵荷花羞涩的模样,它正含羞半开。 D文中最后两段,作者写荷, 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一朵朵一大朵,承接的快,写出了荷充满了生 命 的活力,生长的快, “ 毫无
21、顾忌 ”“ 激红着脸 ” , 拟人 ,写出了荷面对生命衰败时的平和达观 , “ 安静 ” 一词 写出了荷旺盛的生命力。 E“跨进园门,首先找到那棵编号廿五的水杉,然后在旁边的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作者目的是去赏荷,却先写水杉,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赏荷的激动心情。 (2) 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 结构上的作用。 (6 分 ) (3) 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6 分 ) (4) 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8 分 )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1 分
22、 )来源 :学 #科 #网 12. 下列划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 “ 微型小说 ” 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 一叶知秋 ,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B近日,太极大师李经梧的后人及其众多入室弟子讨论后,认为闫芳 忝列门墙 ,决定把她逐出山门, 并称其“隔空打人”为伪科学。 C职场中有人能力突出或情商很高,工作 信手拈来 ,又常受到客户或老板的赞美,这就可能导致同事的羡慕嫉妒。 D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一饭千金 等现象有所回潮,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
23、农村建设。 13、 下列各句中, 没 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 嚼。 B “ 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 ” 共收录铁 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C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名字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熟悉的,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曾经影响了无数人。 D. 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 14、下列是一段散文, 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24、 3 分)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碰到纸上的纤维, 顺势微微回转, 单鞭蓄势, 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 力道隐含未尽, 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A. B. C. D. 15.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5 字)( 5 分) 北京晚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 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 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
25、的“烟雾箱”可 利用 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 50%。 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进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宽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线句子改成整句。( 6 分)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散步,在那里, 我会去探寻余秋雨那敦煌的奥秘,三毛会与我一同在撒哈拉聆听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旧上海旗袍 的韵味会在张爱玲那里体味得到。 六、写作 (60 分 ) 17 阅
26、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请以“我在”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包 33 中 2015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 I 考试( 试卷答案) 试题答案: 1、 B 【解析】“但是把抒情作为唯一选择,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与原文不符,“叙事走向极端”是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 2、 B 【解析】“叙事、
27、抒情与智性的矛盾就越尖锐”错,应是“叙事与抒情的矛盾就越尖锐”。 3、 D 【解析】 D 项后 一句表述绝对化。 4、 B【分析】(“抗”应为“相当、匹敌) 5、 C【解析】(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6、 D【分析】(“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 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7、 ( 10 分)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来源 :Z+xx+k.Com ( 1)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雅好、乐、焉各一分,句意 2 分) ( 2)东汉
28、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使、耽、后之各一分,句意 2 分) 附译文 :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 性情经宣而著称。他擅长书法,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 (今河南开封附近 )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整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追究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
29、听到有使来访,都显得拘束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 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许询、支循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并亲自作序。以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竞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
30、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笼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坦率。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校 (佃匪 )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 沉迷于书法,也不一
31、定比他差。” 膘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8、 【答案】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凄冷、迷蒙) 9、 【答案】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 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0(略) 1
32、1、( 1) B、 D(B.第一次是偶观,第二次是专访。 D. 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一朵朵一大朵,承接的快,写出了荷的旺盛的生命力,生长的快, “ 毫无顾忌 ”“ 激红着脸 ” ,拟人,写出了荷的自在激情,充满了生活的活力, “ 安静 ” 写出了荷在面对生命衰败时的平和达观。 ( 2) 答: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 3 分)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3分) ( 3) 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
33、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 3 分)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3 分) ( 4) 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 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诚心观荷,( 3 分)而第二次观荷在花残 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澈的自我关照中得到升华,( 3 分)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
34、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 思索 感悟 升华”的心路历程。( 2 分) 12 【答案】 A( B 谦词误用。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C 项,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D 项 “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13 【答案】 A ( B 项,因成分残 缺而导致搭 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 C主客体颠倒,应该是 “对于作家史铁生的名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熟悉的 ” D. 逻辑错误,“提供了”表结果而不是目的,应去掉“了”字 ) 14.B 15、示例: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 16、 参考答
35、案:我会让余秋雨带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我会让三毛带我去聆听撒哈拉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我会让张爱玲带我去体味旧上海旗袍的韵味。 17、 【参考立意】 10.【解析】 试题分析: ( 1) 理解题意。文题中的“我在”,可以指我还活着,我的存在;可以指我在现场,我是目睹者和见证人;可以指我正在做什么 ,如我在跑步、我在唱歌、我在微笑等等。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我在”的前提是我思考。毕淑敏说:“我很重要。”我在,便是一切。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我存在的明证。“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我在,不仅仅是想象,更是心灵的自由与超越。“我在”,写作的空间很大、很大 ( 2)用好材料。文题中的材料,是张晓风散文中的一句话,这句话重点突 出的应该是“我”存在的价值,所以,无论写自己的经历、感受、见解,还是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者发表议论,都要体现材料的基本内涵。同时,还要用好典型且鲜活的材料,否则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