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秋水P225一、庄子及其思想参见教材P225注解。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家贫,但鄙弃功名利禄。其基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的思想既有唯物的一面,又有唯心的一面;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逃避现实的一面。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文学价值最高的。正如教材的“评析”(P226首句)所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最生动、最奇瑰、最浪漫,是诸子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一。”他文章的特点是:善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言谈机敏,思想深邃,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二、庄子的著作即庄子。今存郭象注本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而外篇15、杂篇11被认为可能出自其门人后学之手。尽管外篇、杂篇的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