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观后感 一节法理学课上,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看完了十二公民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看完之后,我发现法理学课上面放这样一部电影,确实是有老师的考量的。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在法律的层面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部分。虽然这部电影因为改编于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而原电影是建立在英美法系的基础上探讨陪审团制度的,这对于本身即采用大陆法系的我国而言,要改编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