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他们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从大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看,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的错误率很高。 2、逆反。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 3、易怒。这类学生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很容易波动,例如,生气、急躁、发怒等等。这类学生报复心强,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声哭叫,常有干危险事或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