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中医》整理.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57471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中医》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选择中医》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选择中医》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选择中医》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选择中医》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中医整理选择中医整理 有的人洗手或洗脸即有欲小便的,甚至于听到水声亦想小便。这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湿外侵,阳不气化,而小便自欲下。治法当以扶助肾阳,健脾培土为主。亦可用灸,可灸关元、三阴交。推而广之,有听到木声而惊恐害怕,有见血而晕倒,有吹风即皮肤出疹子,如此之类都可以五脏五行生克之理去分析。 一男病人,为电台工作人员,曾于隆冬时节在深及腰部的雪地行走数小时,之后出现两小腿后疼痛,并有抽筋、僵硬感,已三次注射可的松,并服止痛药,但无效,渐至周身肌肉跳动,病人出现恐惧。其苔白厚腻。此为寒湿外侵,足太阳经脉阻滞不通。膀胱与肾为表里,肾其志为恐,太阳受寒,内侵及肾而肾志外露。 一女病人其工作

2、是教孩子游泳,因头面热而下肢寒,伴不孕数年而求诊。自述压力大则易紧张,紧张则下肢更冷。观其人细瘦,面见红色,此中焦脾胃不足,四维升降失司,木气升发过度,金气敛降不足,而火浮于上,水侵于下。一旦紧张则木火更浮,火愈浮寒愈下。补其中焦及肾俞,并灸涌泉、三阴交,以观其效。 生活中常会见到一些女孩子稍紧张则手脚冰冷。其人多偏瘦,且易紧张烦躁。其体质偏木性,木郁则化火而火易浮;水寒则木郁而水易沉。一旦紧张,木气郁滞,疏泄失司,火更易浮,水更易沉。其治法,一则保持心情开朗,少烦恼,多开心;二则睡前热水泡脚;三则调理木气,健运中焦,或宜于小建中汤加减化裁。 治重症大病,最需诊其尺脉。若尺脉洪数而沉取无力,则

3、肾精将竭,水虚于下而火浮于上,是为危候。纵然病者见许多症状,亦需先急急扶助肾精,以为治本之道,此亦保命之法。若见其有热象而妄用寒凉,或见邪盛而专事攻逐,则正气溃败,元精耗竭,神且不藏,祸不旋踵。为医难,难在治病,亦难在能识死证。 或问:何谓元精?肾者水脏也。其中所藏,是为元精,元精为人生之本,寿命之据,神气之根。明代大医张景岳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略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 ”治病总以顾护元精为本。 感冒后忽冷忽热,此外邪初客太阳,而有鼻塞、汗出、恶寒之症。真阳发动奋起抗邪,阳气一动,

4、少阳为先。气透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因太阳为寒水;气出阳明,阳明与之并则热,见高烧、便秘之症,因阳明为燥金。善治者当分别邪正盛衰与交争层面,或调补中焦,或引正祛邪,分头施治,则旧病亦可借机而愈。 凡所瘀滞,皆属阳虚。凡身体有一处阳气不到,即在此处出现阴浊凝聚。阴聚则伤阳,导致阳气更虚。所谓阴浊,包括瘀血、痰饮、水湿等都是。大病如各种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皆缘由于此。因此若能阳气温通,则阴凝自散。通阳之法众多,或汤药扶阳,或开表散邪,或刺络放血,或艾灸宣阳。 静脉曲张,顾名思义就是腿上出现粗大青筋,迂曲突出。其原因或先天,或负重,或久行,或妊娠,或受寒等,造成下肢气血循环不畅,久而

5、瘀滞,形成青筋。我认为此病的最佳治法即是刺血,我喜欢用直径 0.7 毫米的注射针头,斜刺入瘀曲的静脉,留针,其黑色瘀血即沿针头溢出。每处血络都可留针至血止再去针。 正气虚弱,或阴虚,或阳虚,或气虚,或血虚,总需考虑是否中焦健运失司。土为中气,为人后天之本。土弱则不能旋转上下、升降左右,而四维皆病。因此,若脉虚而不实,则先要扶助中气,需根据偏阴偏阳偏气偏血虚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处方。且扶中需缓缓图功,久而自见其效。故善补虚者,亦必是善养中焦者。 (五) 中国传统相学有极深的中医理论背景,察色观相,不仅能判断人的吉凶祸福,更重要的是可以诊断疾病,并有助于提前预防疾病。面相、手相、骨相、身体形态等皆由

6、脏腑气血所主,有其内则必形诸外。因此善诊者察其外在的气色形象即可知其内在的脏腑气血盛衰。建议年轻中医学子不妨花些功夫琢磨一下相学。 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 。但从中医角度来看:阴阳五行决定脏腑气血,脏腑气血决定性格脾气,性格脾气决定健康与疾病。因此善诊者临证时察色观相,配合常规四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病人的脏腑气血盛衰虚实,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中医相学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极为重要的诊断,可惜今人不太重视了。人体内在的骨胳脏腑气血影响着外在的形肉面相体征,并最终决定了精神、性格与健康。传统相学重在观相断命,以判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与得失命运,中医则因之而作为诊视疾病的工具。昔者扁鹊见蔡桓公而知

7、疾在腠理、肌肤、肠胃、骨髓,仲景见王粲即知 20 年后将患病,且知是否已经服药。相学之神奇可见一斑。 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面相影响着健康。比如,有人把敦厚的鼻头削尖,以求更象西方人,这是助木克土,必伤其脾胃;有人削尖下巴,岂不知地阁方圆意味着肾气健旺,削其下巴难道嫌肾气太足?有人染黑其唇,以增性感,却不知唇色通脾,红润方是好相;有人不知眉毛为保寿宫,拔去眉毛再画上去,纯粹是瞎折腾。 古人语“红颜薄命” ,为什么呢?或者,古来有权有势的男人都想把美女占为己有,美女被抢来抢去,导致其命运不好。或者,美女的追求者多,往往导致其无所适从,婚姻难以顺利。从相学来说,下巴属水,主下半辈子的运程,而美女多数下

8、巴尖削,预示着晚年运势下滑。这或许就是红颜薄命的相学原因吧。 老年斑、黄褐斑等都属痰浊血瘀滞于皮下,且其发病部位与经络有关。比如,常见便秘患者,其易见手阳明大肠经沿线皮肤出现斑块,或见于合谷穴周围,或多见于颧骨上下,按面部全息,亦处亦属大肠对应区域。若三焦火弱,如老年火衰,则三焦经沿线亦多见斑块。善诊者查其周身斑块,自知病在何经,如何施治。 学习中医需重视诊法。四诊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欲通神明,则要学习望诊。高明的中医往往不待切脉,只需一望,即可从病人形态、动作、面相中得知所患何病。仲景之观王粲色候以验病、扁鹊之见蔡桓公而逃走,都是望诊的极高境界。我辈临床诊病,于切脉问病之时不妨多些望面

9、观色,当能提高诊断水平。 观察肾经的循行路线,在内踝处有一个明显的阿尔发形状,这就把整个内踝与足跟之间的区域完全囊括在肾经循行之中。善医者或诊断,或治疗,若能从此处着眼,对于肾经诸病、肾脏及相表里的膀胱经与膀胱腑诸症,皆可有一个入手点。我非常重视此区域,观察其脉络、高低凹凸、皮色深浅,对于诊断极有帮助。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四) 针灸 一、法度 、经、穴 (一) 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 ,他是从金匮要略的旋覆花汤治肝着证悟出。实践证明,凡气滞血著诸证投以治络法,多有良效。我临床上治疗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亦喜从久病入络考虑,在随证用方基础上配合旋覆花汤,竟收良效。肝病越来越多见,在此提出这个思

10、路,希望能为治疗提供一下方便的用方法门。 针灸穴位的命名往往有很深的意义,需用心体会。前几天给弟子们讲了璇玑、陶道、天枢三个穴位的名称与天道的关系。从天文学来理解,这几个穴位都有旋转枢纽之意,都与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所带来的四时变化有关,在阴经则璇玑,在阳经在陶道,在中焦则天枢。结合其定位与功能,临床主治自然可以推出。 十二经络的循行必需背诵。一则“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循行是整个经络学说的根本,不可不精熟;二则针灸临床需循经取穴,若舍经络而他求,是舍本逐末。况且穴在经上,取穴亦必先知其经之所过;三则中医内科亦离不开经络,比如头顶痛,其与督脉、足太阳、足厥阴经相关,处方自能左右逢

11、源。 我极为重视十二经脉的循行,临床每针一穴,必心中默念此穴所属经脉在此段体表的循行原文。如此既可加深对经脉循行的记忆,并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有更深理解。久久用心,渐觉十二经脉与我之心神合而为一,针灸临床取穴益见精准,而治疗效果渐见提高。由是我认为,学习针灸一定要对经脉循行狠下功夫。 人身保健有几个大穴,归而总之,头面部有百会,上腹有中脘,下腹有气海、关元,腹中间有神阙,后背有大椎、膏肓俞,下肢有足三里。凡此诸穴,皆可灸之,有健运中焦,化生气血;调补下焦,补阳抑阴;祛邪扶正,防病延年之功。养生首在养五脏、养气血,只有脏腑平和,气血充足,如此才是健康的真正保证。 人身有肓膜系统,其膜包围整个腹腔

12、,上及于膈,下达于膀胱,前连于脐,后附于脊里,可以说整个六腑皆由肓膜所系。肓膜如此重要,因此人身专门有一个类似于背俞穴的肓俞,其位置却在脐旁,连通任脉、肾经与冲脉,并与命门相通相贯。且更有肓门、膏肓、胞肓诸肓穴,连通肺肾膀胱三焦前后上下,其意深远。 肓膜系六腑而行卫气,卫气起于中焦,薰于六腑,但自肓膜而外透于腠理,以发挥其卫外为固功能。 内经认为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因此,针刺腹部诸穴时, 内经要求要“陷于肉肓,而中气穴” ,否则“针不陷肓,则气不行。 ”即是说针刺需到达腹膜的层次,可出现酸胀等针感,而易于取效。肓俞位居脐旁,与脐之先天原气相通,且其穴为肾经与冲脉之交会,后与肓门穴遥相

13、对应。此穴内循三焦油膜,通于诸肓之膜,故为肓膜之俞。其所治证除肾经外,又与足太阳膏肓俞、胞肓、肓门等穴类同,且有通畅冲脉之功。此穴下为腹主动脉,按而弹之,热感能上达头面,下至足底,后及腰脊,故可治腰腿寒痛。 人身有四个肓穴:膏肓、肓门、胞肓与肓俞,其穴名、定位、主治各有深意。有人考查内经中关于肓的本意,认为并不局限于心下膈上的膏肓,而是皮肤、分肉、胸腹、脏腑之间具有曲折伏藏、隐蔽深入、立体交叉特点的连续性组织间隙。其本质皆为膜原所构成的肓膜。其功能则在联系脏腑、通行卫气两个方面。 李鼎教授考证,膏肓的膏字实际是膈字的传误。按此分析,膈肓是指膈肌处的肓膜,其原在鸠尾;脐下亦有肓膜,其原在气海。膈

14、肓分隔胸膜腔,固护心肺,故膈肓有俞,是为膏肓俞;肓膜下及膀胱,主水液气化,此处亦当有俞,为膀胱肓膜之俞,当为胞肓俞。肓膜上下连通三焦,为卫气通行三焦之门户,故称肓门。 (二) 涌泉穴我临床多用。此穴为肾经脉气所出,水自地下涌出,故名涌泉。肾为水脏,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精之所舍,胞之所系。涌泉居人身最下,足掌之心,最接地气,能引阳入阴。因此,凡阳浮不收诸症,如失眠、高血压头晕、癫痫、中风、癔病、盗汗、小儿高烧、痤疮、小儿遗尿、暴喑、口腔溃疡等皆效。 人体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内连属脏腑器官,外络于肢节肌肤。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维系着机体的健康平衡,而疾病状态下经络系统又可作为治疗途径。同此

15、,我相信人体肌表分布着这样一些重要的端口,是邪气透出的通路。善医者可以找到这些端口,并且在这些部位进行适当刺激,从而把深层的病邪祛除出去,经络是双向的,邪气能由之而深入,亦必可由之而透出。我观察周身重要的透邪部位,有以下几处。一则项后诸风穴,最擅祛风。二则肘内的尺泽与膝后的委中是祛除血中热毒的关键穴位。三则内踝后的太溪穴周围若见血络亦往往是上病下治的部位。四则太阳穴刺血最能祛头面之瘀滞。五则十宣刺血最祛蒙窍之邪浊。 经络是一个巨大的生命系统,它内与脏腑相联,外与肌肤肢节相系,贯通机体的上下左右内外。因此,善医者或毫针,或艾灸,或刮痧,或刺血,或拔罐,或火针,虽刺激手段不同,但作用点都在经络上,

16、自有疗效。不少人误解了经络,认为就是简单的几根穴位在体表上的连线。若这样理解经络,则是浅视于经络了。 涌泉穴居于足底,有引火下行之功。因火气上浮引起的头面诸症如失眠、痘痘、口腔溃疡、咽痛等症,以及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头晕、中风等,都可针灸或推拿涌泉。再者,艾灸涌泉亦能治疗痿症、失语、癔病、小儿遗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盗汗、发烧等症。且肾系胞宫,涌泉又能治疗生殖及泌尿系统诸病。 学习针灸,不少人迷入窠臼而不自知。比如,有人认为穴位有穴性,或在理气,或能止痛,或在止血,或能安神等等,这是对经络穴位的彻彻底底地误解。 内经所论穴位主治,其实只此一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穴在经上,因此凡循经所出现的

17、所有病症,都可取本经穴位,且穴位之间没有功能上的本质差别。 、法度 (一) 针灸治疗虚实错杂诸病,需扶正与泻实兼顾。一女病人患偏头痛多年,痛自后头前及上额,对光敏感,伴眼花、恶心、腹泻、腹胀、盗汗。用中脘、下脘、天枢、气海以扶正补虚;百会升提阳气;后溪、悬厘、当阳通经止痛。诸法合施,数诊而诸症尽失。针刺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在善针者灵活选用穴位与针法。同样的病症不一定要选取相同的穴位,一则病人有男女老弱之别,对于针刺的反应不同,并且经络敏感度亦不同;二则病人体质不同,补泻强度自也不同;三则不同医生对于经络穴位的诊断以及其掌握的针法、施术取穴、临床经验等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能取效。这是针灸临床最

18、精彩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针灸师,不管经络,只在痛点取针刺之。按痛点针刺固然亦有效果,但终究不是针灸的道。针灸是术,也是道,是术与道的结合。善针者,必先察天时气机,了解人体气血运行规律,结合病人的气血所滞在何经何络,或泻络远针,或左右对刺,往往针入痛止,应针见功。如此方是真正的针灸。 越是学习针灸,我越是深刻体会到:针灸是道指导术的最成功典范。针灸的道,与中医的道一样,都是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我认为若能深刻理解阴阳,对于提高针灸医术极有帮助。人生于天地之间,受天地阴阳气机影响,因此善针者必先把握天地阴阳,推之及人,自能变化出无穷针刺手段,效自在其中。 针灸的作用如下:一则通经络、调血气,可以疏通全身气血,通则不痛,通则无病;二则平衡阴阳,凡病之生,不在气血即在阴阳,若气血通畅、阴平阳秘,则五脏六腑健康无病;三则扶正气、祛邪气,凡病之生,多由正虚而邪客,针灸既能补益正气,又有祛邪之功,正复邪退而大病可愈。故善用针灸,其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