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664808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 料 二 西汉 初年,听任郡国自由 铸钱,私铸之风盛行。造成 币 制 紊 乱 , 铜 钱 大 小 轻 重 不 一 , 劣 币 充 斥 市 场 。 铜 钱 越 来 越 轻 、 物 价越 来 越 贵 的 现 象 日 趋 严 重 。 同 时 一 些 诸 侯 王 和 豪 商 大 贾 、 豪 强 地 主 乘 机 利 用 财 势 操 纵 铸 币 大 权 , 积 蓄 经 济 力 量 造 成 严 重 的 政 治 问 题 。汉 武 帝 时 期 “ 大 兴 兵 伐 匈 奴 ” ,加 上 皇 室 用 度 庞 大 , 使 得 略 有 好 转 的 国 家 财 力 储 备 又

2、 出 现 入 不 敷 出 的 枯 竭 状 态 。 于 是 在 公 元 前 113 年 进 行 币 制 改 革 新铸五铢钱 从此以后,全国 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一。摘编自周艳 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等材料三 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 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 。公元前 118 年,大司农颜异提出了 盐铁官营的计划,得到武帝的批准。其内容包括: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 严禁私自铸铁

3、煮盐等。(1)图 一反映了汉朝 (制度),从材料一图一中可以看出北方州部多而密集,南方州部少而域广,其经济原因是,从图二中可以看出,西汉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3 分)(2)选 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小题计分)依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 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作用。(4 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 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盐铁官营的影响。(4 分)(3)西 汉在汉武帝时期进入“汉武盛世”的局面。综合以上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盛世” 局面出 现的原因。 (2 分)3.(8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4、题。材料一 隋朝建国仅 20 余年,国库“富庶”就达到旷古少有的程度。集聚到中央政府的粮食多不胜计,仅京城长安、洛阳一线,就设有常平、广通、含嘉、兴洛、回洛等八大粮仓。仓周围 20 里,共设 3 000 余窖,每窖贮 粮 8 000 石左右,总计贮粮不下 2 400 万石,数量令人惊骇!材料二 (唐)贞观二年,太宗 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

5、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 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贞观政要 辨兴亡第三十四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一年(647 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 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 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 华气派,极尽奢靡。(1)隋朝建立于 年,隋朝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是 。隋朝建立初期,粮食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 分)(2)选 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

6、第小题计)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灭 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因此采取了哪些措施?(3 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唐太宗的主要 变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 分)(3)上述分析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 设有何启示?(2 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元世祖远征日本因 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 澎湖设治澎湖( 澎湖巡检司),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元史 材料三 台湾平,( 施)琅专 其功,然( 姚)启圣经营规画,戡定诸郡县。上命启圣同琅进取一战而克。圣祖善取群材,曷能有此哉? 赵尔撰清史稿(1)公元 4 世纪前后台湾被称作 ,隋朝时称作琉求,明朝时称为 ,从材料一中可看出郭沫若认为“

7、一代英雄”是 (人名) 。(3 分)(2)选 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小题计分)(3 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元世祖“ 设治澎湖”说明了什 么?并分析这一机构设置的影响。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台湾平”后,中央政府 如何管理台湾?并分析其影响。(3)综 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历史的认识。(2 分)10. (13 分)历史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 历史变革”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 你参 与。【中外变革】材料一 1435 年之后的半个世纪,西方迭连出现了几位探 险家,他们的事业从地理上沟通了欧、

8、美、亚、非之 间的关系。而1756 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次年,他正式下令“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并申明: “嗣后口岸定于广东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不同的对外政策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材料二 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 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这一类的变化,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于是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与这种“ 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陈旭麓近

9、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小变”与“ 全变”的含义及其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4 分)【政治变革】材料三 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环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 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实验”的具体表现。依据材料漫画,指出“ 最后的结局并不 成功”的原因。(3 分)【全面改革】材料四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 20 年(19571977 年) 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 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

10、场调节为辅” ,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 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 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到 90 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新机制。(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3 分)(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谈谈“ 历史变革”在社 会发展中的地位。(1 分)11.(9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

11、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尽管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 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斯塔夫里阿 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形 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的抗战。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相反的,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中央关于目前形 势与党的任务的决

12、定1937 年 8 月材料三 “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如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 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日】毛里和子 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世纪后半叶中国发生的变化。(3 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指出中共与国民党各自的抗战理念。(3 分)(3)

13、材料三中“ 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开始于何 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的背景及影响。(3 分)12. (11 分)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以“中日两国历史地位的演 变”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甲午之殇】材料一1862 年 , 高 杉 晋 作 乘 千 岁 丸 号 船 到 达上 海 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 “清国之覆辙 ”。 这 就 加 强 了 他 要 为 日 本 民 族独 立 斗 争 的 决 心 。 他 于 1862 年 8 月 归 国 , 立 即成 为 长 州 攘 夷 派 的 急 先 锋 。 日本刚刚开国,吉田松荫 就 说 过 :

14、“ 养 国 力 、 割 易 取之 朝 鲜 、 满 洲 ( 中 国 东 北 ) 、支那(中国 ) 。 ”(1)依据材料一,简述晚清局势对日本的影响。19 世纪末,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国以“养国力”的?(3 分)【全面侵华】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金冲及二十世 纪中国史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2 分)【辉煌胜利】材料三 义 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的

15、时候” 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 年)9 月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 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 重大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觉醒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 分)【中日换位】材料四 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有过两次“ 换位”。第一次是 1894 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 2010 年,日本国内生产

16、总值被中国超过 ,失去了连续保持 40 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第二次“ 换位”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 响中日两国历史地位演变的因素有哪些?(3 分)13.(11 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始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 农结合、土洋结合从而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艰难曲折的工业化】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

17、产生影响。许纪霖、陈 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3 分)材料二 在这 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 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 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 1912 年到 1920 年达到 13.4 。吴晓波历 代经济变革得失(2)依据材料二,概述“ 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 分)【焕发生机的工业化】材料三

18、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 1956 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 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 代经济变革得失(3)材料三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分 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2 分)【相互学习的工业化】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 原有社会治理模式

19、不完美”问题的?综合上述材料, 你对工业化道路有什么认识?(3 分)14.(9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于 19 世 纪 40年代,从 1843 年在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 100 多年的时间。旧中国工业一直受着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控制,民族资本力量薄弱,并且摆脱不了对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依赖,开创不了自己的工业局面。 高中地理(95 版)(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4 分)材料二 全国人民同声歌唱,歌唱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真正好,

20、要把祖国引向工业化。工业化,工业化,哎嘿嘿, 工厂电站密如林,铁水奔流闪红花,拖拉机要犁尽荒原土, 推土机要筑起拦洪坝摘自活页 歌选(1955 年)(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历史意义。(4 分)(3)综 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1 分)(10 分) 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 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 者亡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土地改革是 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2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1947 年在解放区 颁布中国地制度。改革法大纲图 A图 B材料三 建国后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 1958 年的人民公社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1978 年后,新的土地政策极大的 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1)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3 分)(2)依据材料二图 A,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 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依据图 B,结合所

22、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5 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1958 年后中国土地政策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导致土地制度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17.(12 分)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以“中美关系”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侵略伤害】材料一 美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 世纪中期)执行的是“小舢板” 政策,即跟在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既占到了中国的便宜,但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中国人怎 样看美国一个 历史的考察1899 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

23、会。 主要内容是: 美国在承认列强 在华“ 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 要求“利益均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9 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说明到 19 世纪末美国 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3 分)【对峙敌视】材料二 1949 年 10 月 3 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 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

24、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2 分)【关系缓和】材料三 1969 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 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 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基辛格论 中国(4(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欲与美国“ 打开关系”的战略意 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 2 分)【合作时代】材料四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

25、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 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 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 月16 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 40 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土 地 改 革 法 规 定 : “ 废 除 地 主 阶 级 封 建 剥 削 的 土 地 所有 制 , 实 行 农 民 的 土 地 所 有 制 , 借 以 解 放 农 村 生 产 力 , 发 展 农 业 生 产 , 为 新 中 国 的 工 业 化 开 辟

26、 道 路 。 ” 同时规定保存富 农经济的政策,以 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阮宗泽习 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 年 2月 10 日)(4)依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3 分)【历史感悟】(5)综 合上述材料,有人说,美国对中国的心态可归结为两句话“ 无可奈何要合作,情不自禁想遏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 分)(13 分) 某校九年 级五班同学以“资本主义的扩张”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扬帆起航】材料一 16 世纪的航海探险 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对东方

27、贸易的严密的和狭隘的垄断已经彻底被打破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事实上,几乎要在五十年以后,从美洲运来的财富的影响才发挥出它们的威力。(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对外贸易变化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外贸易对欧洲社会的影响。(3 )【大英帝国】材料二 1618 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起主要作用。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 动者, 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这些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特权,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这些活动是英国进行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钱乘旦、许洁 明英国通史(2)

28、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早期海外活动的特征,并指出其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 分)【全球扩张】(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世界经济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征的原因。以 19 世纪的中国为例,谈谈你对“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投降了、崩溃了”的理解。 (4 分)材料四 19 世纪 60 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词汇里多了一个新 词:“ 资本主义”。这段历史是一出进步的戏剧。“进步的戏剧”是个 隐喻说法,但是对下列两种人来说这也是毫不夸张的现实。另一种是资本主义世界以外的各国人民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解并掌握西方的进步。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4)依据材料

29、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 60 年代“资本主义” 这个词汇在世界盛行的政治、经济 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扩张的认识。(3 分)(9 分)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断扩展的市场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材料二 19 世纪是工业化进 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19 世纪的 历史是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的,经济革命和政治

30、变革的互动爆发出巨大的历史推动力,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材料三 1996 年 12 月 30 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 概念。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7 大高科技 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通过发展新经济,美国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大调整。(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4 分)(2)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经济革命和政治变革的互动”在 19 世纪欧

31、洲的表现。(2 分)(3)对 于“ 新 经济”,有人 认为新经济给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有人 认为它加剧了社会危机。你赞成哪一观点,并简述理由。(3 分)(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 美国南北 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摘自阿尔温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材料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 ,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

32、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 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张宗华苏联时 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材料三 1872 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 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 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 3 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摘编自明治 维新以来日本的农

33、业和农村政策(1)材料一中说“ 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2 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是什么,并分析其对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3 分)(4)综 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工业的关系。(1 分)(9 分)有学者 认为,“就 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或政策 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 为新经济政策时 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图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

34、,并说明理由。(2 分)材料二 对于罗斯福新政,当时的美国、中国都颇有看法, 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中国罗斯福的经济控制主张,实际上并未离开美国的传统政策,其结果是“不会有几分收成的 ”“ 是不能 乐观 的 ” 。 它 恐 怕“ 连 许多经济 的坏 习和制度的缺点 ”都无力或 不敢加以改革。 刘觉民:罗斯福的经济复兴计划与美国的 经济 控制政策 ( 1933 年)(2)以 罗斯福新政中“ 新东西”为出发点,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局限性。(4 分)美 国 这 样 的 一 天 总 会 到来 : USA, 再 加 上 一 个 S,变成美 利 坚 苏 维 埃 。 土 地 归 农民 所 有

35、, 工 人 是 工 厂 的 主 人 ,我 们 掌 握 了 大 权 , USA, 变 成 USSA。 美国某艺术家的 歌曲( 1934 年前后)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从一种半统制半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次转型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促成我国两次经济 体制转型的主要原因。(2 分)(4)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或经济体制转型)的认识。(1 分)(7 分)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世界结束于 1945

36、 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 、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材料二 欧洲合众国是欧洲人对历史向他们发出的挑战所能作出的唯一回答。建立欧洲联邦实际上就是对未来的呼唤和回答,这种呼唤要求欧洲各国人民变成一个单一的欧洲人民。(意)斯皮内利欧洲联邦主 义者宣言(1957 年)材料三(1)材料一中“ 北大西洋的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概括 指出自 19 世纪初到 1945 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2 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皮内利呼吁建立“ 欧洲合众国”的历史背景。西欧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怎样回应这一呼唤的?(2 分)(3(材

37、料三中的漫画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不少人认为此事件会使欧洲一体化出 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此事件渡过后一体化将得到加强,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 分)1.(1)根据功劳决定官员 的爵位;(1 分) 根据才能大小选拔官吏;(1 分)图 A。(1 分)(2)特点:以军功大小授爵,按爵 级享受相应待遇。( 1 分) 评价: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世袭官职的特权,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加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重视武力,对秦统一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 分)表现:政府统一组织,分科考 试,定期举行,公开选拔, 择优录取,打破考试人员的身份地位限制;考 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诗赋和时务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 分) 评价:中央掌握了官吏的选拔任用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开放选官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激发了社会活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 分)借鉴:不断拓展干部队伍的选拔渠道,实行选拔方式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