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666386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两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一、问卷调查展示1.问卷调查的目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英语,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2.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以富县初级中学 2019 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学

2、生座谈,及听课的方式进行。在本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发放 100 份调查表,问卷回收后,有效率为 100%。之后,和相关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探讨交流,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课验证。3.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 13 个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a, 是否喜欢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b,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c,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d,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解决。d,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 (详见问卷调查表)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以及师生座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深入师生教和学的实践中

3、。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有充分认识;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便设计出更好,更受欢迎的课,更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次调查研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以下特征:1.有 81%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13% 的学生认为一般,6%的学生不喜欢。喜欢的学生相对英语程度较好,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认为一般的学生通常个性内向或学习被动的孩子;不喜欢的学生一般程度较差,无法溶于小组活动中。2.有 96%的学生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自己比传统教学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 4%的学生认为变化不大。3.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 76%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

4、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和导学测评,完成学习任务;有 17%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完成,有 7%是通过教师指导的方式。4.合作学习中探讨的问题 80%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导学,查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完成;20%由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完成。5.有 82%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收获更多友谊;有 10%的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一般;有 8%的学生收获较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三、思考与建议1.小组合作的建设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进行小组合作的建设,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全面

5、了解,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如: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组织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其次,各小组之间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形成公平的良性竞争。最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要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小组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2.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尽可能多设计集体展示的活动,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小组活动。3.善于激发学生合作互助的热情。首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目标紧密结合;其次,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强项和弱项,能够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互相帮助,相互提高的良好风气。最后

6、,教师不仅要善于更要乐于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之间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浅谈“数学交流”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交流” 是数学合作学习的一个环节,其实质是信息沟通、思想共享和意义生成, 其根本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数学理解。目前课堂教学中比较多的是浅表层次的数学交流。这种徒具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交流, 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实际上,数学交流只有建立在个人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并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认知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交

7、流”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服务,在平等的互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归纳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推理认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品质。每一个学生由独立思考,再发展为多角度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集体改进,最后全班讨论,总结提高。以下以人教版“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为例,我设计了如下“数学交流”的教学过程,力求在“交流”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等腰三角形”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大胆采用“数学交流”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

8、认识、思考、讨论、表达、提问、倾听、寻求帮助等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方式,力争全方位暴露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出分歧,引发争鸣,再辅之以必要的实验、讨论和总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一阶段:形成问题意识。思维是解题的基础,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新课标要求“数学交流” ,必须目标明确,让每个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了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教师让学生观察含有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并回顾小学所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由已知的知识出发,通过一定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产生疑问,集体讨论,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等腰三角形及其性质。学生沿着自

9、己制定的目标学习,自然是兴趣百倍。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阶段:发现认知矛盾。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就能实现这个过程效果最优化。数学交流能诱发学生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透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数学交流教学中,要着眼于发现并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或扩大视野,或转换视角,展开对话、问答、争论,促进集体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思考要求:“什么是等腰三角形?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你能通过剪纸这一过程验证你的结论吗?”通过学生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

10、垫,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活跃思维,每个同学都尽力的去思考如何剪出等腰三角形?并且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剪的理由。教师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借题发挥。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第三阶段:设定共同问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资料提供者、问题的激励者、兴趣刺激者、假设的支持者及顾问,而学生则是问题的分析者、探究者、假设的分析者、提出者,在验证的过程中扮演分析者和探究者的角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

11、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这种模式的优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一起来思考给出的几种剪法哪种最简单?突出“最简单”三个字,并思考为什么?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与一般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给出一组变式图形,通过变式训练,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同时加深对等腰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对等腰三角形的分类也有一定的印象。第四阶段:共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基本策略在于:让学生领会视角不同的解答所具有的价值,并适时的补充一定的思想资料或语言资料,以便有助于共同问题的解析,创造教学的高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是先由学生剪纸得到的等腰三角形,再自己动手折纸游

12、戏,演示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变换,大胆猜想,合情推理,教师给出一定的问题引导,接着小组交流统一认识思想,学生先后给出等腰三角形三种不同的剪法,接着全班一起评价出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同时考虑到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让创造性思维在每个同学那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全班一起进行演绎推理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由定义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4、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在“求证: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时,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作辅助线的思路:第一种作顶角的平分线,第二种作底边上的中线,第三种作底边上的高线。最后让学

13、生用多种方法证明猜想,形成性质。第五阶段:学法指导,开拓思路。本阶段着眼在于业已解决的问题为契机,在确认、总结和评价中,引出新问题:已知一角一邻边,如何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学生在上面讲的三种作折纸作法的基础上,就能得出以下方法:1.公共边是重要的隐含条件;2. 构造另一邻边相等,形成SAS,3. 构造第二对角相等,形成 ASA 或 AAS,另外,要防止出现 SSA 的错误作法。4. 总结一般等腰三角形问题作辅助线的基本思路和办法。评价及效果:课堂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达到 98%以上,学生的知识观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创造能力特别是协同合作下的创造能力有所提高,每个学生通过数学交流,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更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整个过程中学生从感知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应用,从应用到反思,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顺利完成,从而使新旧知识的同化和转化过程稳定而有序,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提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