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小学礼仪教育实践与研究结 题 报 告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在“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来自家庭的过分溺爱现象严重,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另一方面,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存在,学生耳闻目睹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因此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不懂礼貌、做事不认真、不计后
2、果、自私任性等现象。第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追求“高、大、全”的教育目标,没能遵循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礼仪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也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然而,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正因为这样,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未来公民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
3、高。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从 2009 年开始着手开展“小学生礼仪实践与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成长规律,探索小学生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
4、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 2 -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礼记说:“经礼三百,典礼三千。”礼仪:礼节和仪式。小学生礼仪:小学生应知道和做到的礼节和仪式。小学礼仪教育实践与研究:对小学生应知道和做到的礼节和仪式,进行实践与研究。(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长期以来,礼仪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这一狭小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忽略了更为广泛的社区生存环境。礼仪教育途径、手段的单一性,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学生懂得善恶美丑,并且在学校里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他未必能够把它转化为行为。停留于意识层面的礼仪可以拿来训
5、人,但不一定能律己。虽然国内外教育界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已普遍达成共识,但很多地方、学校的礼仪教育往往停留在宣传、号召的层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礼仪教育内容没有完全纳入课程体系,学校礼仪教育,其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没有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科学、系统、规范的操作体系,导致学生学习的礼仪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礼仪实践行为,导致道德教育的“知行分离”现象突出。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
6、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只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但在学校礼仪与社区文明进行整合的研究上普遍都还不够深入,对各类社区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探究都还缺少清楚的认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操作性的困难,理论认识也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的模式,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是内容、主体、环境、资源、知行悟从、外在
7、与内在相互转化、学校礼仪新时空的科学研究,需下功夫。- 3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1、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养道德感。小学阶段是儿童逐渐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阶段。本阶段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打好基础。这是德育工作的价值所在。礼仪行为习
8、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可能影响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形成的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状况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将由学科渗透逐步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层面,确定了以“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
9、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二、理论基础(依据)1、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理论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原则有三个: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按严格的等级
10、组织起来的,系统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层次,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三,动态- 4 -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依据系统化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小学生文明礼仪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这些子要素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文明礼仪是由小学一年级礼仪、二年级礼仪、三年级礼仪、四年级礼仪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礼仪系统的整体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
11、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等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叫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能适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他们的一切才能和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和合理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谈到,“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
12、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使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礼仪教育对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点,为小学礼仪教育与实践培养目标的定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勒温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被破坏时,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说,实施集体教育的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场所,对培养孩子的各种文明礼仪习惯是非常有利和必要的。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13、用过程中逐步建构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只有通过主动的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不断形成和建构自己的智力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 5 -5、陈鹤琴的儿童观陈鹤琴的儿童观指出:“对成人的一言一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校园礼仪。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读
14、每一条的要求,用心理解、落实到位。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结合班队活动、晨会、思品课等时间,通过礼仪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尊重老师 、尊重同学、学会请教 、学会商量、学会倾听 、学会劝阻、学会合作 、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家庭礼仪。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礼仪不容忽视,学生要养成彬彬有礼的行为习惯,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建立上、下辈
15、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在家孝敬父母,学会自理,对人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懂得感恩,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学会做客礼仪 、迎宾礼仪、待客礼仪 、祝贺礼仪、邀请礼仪 、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等等。(3)社会礼仪。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懂得问路礼仪 、乘车礼仪
16、、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6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一、加强培训学习1、课题开题前,针对各个研究专题进行分别动员、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学习、讨论。2、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及时聘请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1)2009 年 11 月 30 日,学校请东湖中学高凤花副校长作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讲座。(2)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陆昌勤主讲校本培训讲座平衡你的生活。(3)全国著名教育学者、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校本培训讲座。(4)2010 年 5 月,学校请来青少年教育专家宋承昊老师作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 讲座。(5)2010 年 3 月,我校请来了著名心理学
17、专家华海晏老师作学习沟通艺术,促进师生心理健康成长讲座。(6)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静波校长主讲校本培训讲座教育智慧(7)中国整体成长教育专家宋成昊老师讲座能量与能力。3、外出观摩学习、培训 先后派出课题实验的骨干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各种研讨会,考察、学习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1)广东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2009 年 3 月)(2)德育骨干上海复旦大学培训(2009 年 5 月)(3)第一届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论坛(2009 年 5 月)(4)北京“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研讨会(2009 年 6 月)(5)珠海广东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EPD)研讨会(2009 年 6 月)(6)广州自育课
18、题研讨会(2009 年 6 月)(7)广东省绿色学校复查培训(2009 年 7 月)(8)北京家校互联信息化网络研讨会(2009 年 8 月)(9)深圳市第五届中小学心理健康研讨会(2010 年)二、制定各个专题研究方案课题组为每一位研究教师设置了一本工作手册,可以从其中的一项“工作备忘录”- 7 -定期了解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促进了研究成员自我管理的常规性。并制定了三职专尊重型课堂教学常规、“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实习活动指南、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定;创建了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德育学生多元评价改革、小组实践活动、礼仪教育实验方案、星级评价改革实验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
19、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等等实验方案。学校积极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的背诵和知识竞赛等,并通过电视台开设相关礼仪讲座。三、分工负责,具体落实组织保障(一)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房佩副组长:张文晋 组员:叶梅 黄宇 李黎(二)课题研究组组长:张文晋副组长:叶梅 黄宇 李黎成员:王宏源 韩青 钟秀 张静 董丹阳 孙丹婷 刘彩云 陈慧 涂曼俐 四、积极开展各种研究活动(一)创设德育评价整体环境,为学生礼仪教育奠定基础。我们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为了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的进步,取消“三好学生”评比,实行“星级学生”评比。以“多元评价”为核心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改“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充分
20、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按德育、学习、特长三大类,评出“铜质翠竹之星”、“银质翠竹之星”、“金质翠竹之星”三个层次,让学生“摘下满天星”。采取过程跟踪评价与学期末总体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科任老师评、班主任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发掘每一位同学的每一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在学期末对每个学生都颁发争星奖状。奖状分为两种:得星数在 25 颗以下的学生获得的奖状除反映他的得星内容和得星数外,还有一句“请加油!继续努力!”的话语,鼓励他在下学期中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得星数在 25 颗以上的学生将根
21、据上述规定,评为一定级别的翠竹之星,以资奖励。- 8 -奖状中德育教育占主要地位,在这方面,我们将学生日常的表现细致分类,从各个层面来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操行。德育星共分为 20 个类别,包括“守时星”“守信星”“守纪星”“奉献星”“孝敬星”“助人星”“礼仪星”“合作星”等关系到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在这样整体的教育背景下,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人为争星而努力,从而创设了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为礼仪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营造良好知礼学礼氛围,创建礼仪校园1、学校礼仪文化的硬件建设学习礼仪,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氛围,让学生生活在一个礼仪之校,让他们感受到一个良好的、文明的文化氛围,这
22、将对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步入校园,我们的学生如同进入一个百科图书馆,涵含着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化在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园地一一呈现,千字文、弟子规、先贤圣人的至理名言,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礼仪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些温馨的、富有童趣的礼仪提示,那洁白墙面上的“静”,楼梯上行下行边上的小脚丫, 洗手间水笼头上节水话语等,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学生要做一个知书达礼的好少年。总之,学校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2、落实评比考核,激励学生知礼学礼。为将养成教育落在实处,我校打破传统
23、,对班级评比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四星班级评比制度”,分别是:守纪星、仪表星、卫生星、出操队列星,分别用不同韩国的颜色表示,每周公布一次,展示牌上各班的情况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大家面前。守纪星和仪表星将学生在校纪律和礼仪上的表现都包括在内,切实又有力地督促学生做好每天的校园礼仪和衣着礼仪方面的工作。对班级的考核分为每周考核与学期考核。学生及所有任课教师对班级课堂礼仪常规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分,根据检查结果颁发优胜奖牌。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定期评出班级礼仪标兵,开辟文明礼仪标兵表彰专栏,学校学年末举行“文明班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与表彰。3、学校先行,树立礼仪榜样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升省级学校,我校发挥优势
24、,先后与省内、省外、市内、市外及香港多间建立手拉手兄弟学校,其中既有深圳小学、香港马头涌官立小学(红勘湾)- 9 -等强校,也有与罗湖凤光小学、宝安区楼村小学、下十围小学、宁夏固原德隆县杨河乡红旗小学等薄弱学校,既有多次送课上门的技术扶持,也有捐赠图书及捐款的物质帮扶,为学生树立礼仪教育、爱心教育的榜样,让学生从小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怎么样做到知书达礼。(三)实施全员育人教育策略,开展礼仪教育在我校礼仪教育中,班主任是第一支得力的队伍。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带头人,他们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抓住各种教育契机,逐步建立班级礼仪教育阵营,形成了各富特色的班级礼仪文化。如一年级的“校园礼仪我知
25、道”活动,帮助新入校的小朋友在礼仪教育养成方面完成过渡,健康成长。中年段的“课堂礼仪大比拼”系列活动,形成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规范;高年段的“老师您好!同学您好!”活动和“我为父母敬杯茶”活动,在学生人际交往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调整了学生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困惑。班队会更是班主任实施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在礼仪认知、行为方面得到普遍提高。与此同时,科任老师也担当了礼仪教育的引领者角色。他们撰写的有关论文和心得体会都收入我校论文集。校园里人人讲礼仪,处处见礼仪,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礼仪教育文化。一入校园,见到微笑致意的脸庞,听到亲切热情的话语,就能真切感受到我校礼仪
26、教育的成果。(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成为明礼少年1、营造良好礼仪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小星星电视台,拍摄礼仪教育系列片,每月一个主题,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学习,坚持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 同时,抓好校园建设。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2、整合各项德育资源首先,礼仪教育渗透课堂。学校开设礼仪课;学校要求教师、学生自编礼仪用语,开展学“小眼睛看大运,礼仪知识知多少”等活动。其次,走出校园,在活动中实践。学校适时与社区居委会联系,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
27、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礼仪实践。3、落实评比考核,注重榜样作用。- 10 -对班级的考核分为每周考核与学期考核。学生及所有任课教师对班级课堂礼仪常规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分,根据检查结果颁发优胜奖牌。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定期评出班级礼仪标兵,开辟文明礼仪标兵表彰专栏,学校学年末举行“文明班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与表彰。为将养成教育落在实处,我校打破传统,对班级评比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四星班级评比制度”,分别是:守纪星、仪表星、卫生星、出操队列星,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每周公布一次,展示牌上各班的情况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大家面前。【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本项研究以教
28、育行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期间同时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通过抽样和现场检查、考核、问卷、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查阅相关理论资料进行理论思考,撰写理论文章;在实际操作中、在专家的指导下以校为本,创造性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对研究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典型经验,完善研究设计,推广研究成果,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加强研究指导、检查,定性分析研究工作。2实验要点:(1)认知导行“知”是“行”的先导。学生的行为又受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能左右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学生了解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内容。 (2)知行合一对多数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时,注重两个转化: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条条杠杠的规范条文,但愿不愿意遵守,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存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3)行为训练 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而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飞跃,如何完成,离不开训练,在训练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