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72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分析一、前言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及时准确地给企业定位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并相应地调整整体发展战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生命周期战略管理。对企业的生命周期研究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所处的阶段,使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阶段特点,更能有效地对症下药,从而使企业能够长远生存。自由现金流量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它是公司价值评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外,其在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及投资价值上的表现更是优于净利润、市盈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自由现金流越多,意

2、味着公司用于再生产、再投资、偿债、发放红利、股票回购的余地就越大,能力就越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就会越好。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将公司的经营能力、短期长期的偿债能力和红利的发放能力综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的发展状态进行总体把握,并可据此分析企业利用自有资金经营扩大再生产、偿还短长期债务、支付股利、股票回购等几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由现金流量这个指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自由现金流量结合起来研究,为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理解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自由现金流量的特征,并做出相应的资金安排,帮助企业

3、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主体部分在进入企业生命周期和自由现金流量文献分析之前,我们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进行回顾。金涛(2007)发表我国中小企业板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一文,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现状,提出了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建议。中小板块集中于制造业,涵盖高新技术及传统产业,而且,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主板强。然而中小企业板块的市场表现却比不上主板,主要是由于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板的忽视造成的。我国中小板块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上市速度过快、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太合理以及中小企业板缺乏做空机制。杨其

4、静、李小斌(2010)发表中小板企业财务结构的决定一个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到,国内外对于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基本针对主板上市公司。由于中小板市场成立时间较短而可获得的数据有限外,学者们还认为主板和中小板之间不存在根本性差别。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与主板企业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中小板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成长性更强的企业,制度性历史包袱较少,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板上市企业融资结构的经验研究。侯莹(2010)发表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一文,文章中提到,中小板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主要通过风险投资和

5、有价证券来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板块促进了民企融资的同时,也加快了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振兴了民族工业。截止到2008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273家,发展十分迅速、其业绩表现超过了主板。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企业的抵押资产随之增加,企业信用也有所积累,从而商业银行的贷款会更容易取得,同时,企业将拥有更多的留存收益,间接缓解了民企的融资难问题。(一)国外对于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回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经济学对生产函数“黑匣子”现象的观察,而后的研究从多个学科切入,迄今形成四大分支。分别为企业生命周期仿生进化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和企业生命周期对策论。其中以企业生命周期

6、阶段论影响最为广阔,本文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企业生死现象的观察,首先可以追溯到卡尔马克思那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造性地区分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命题自然会引出生产者企业被淘汰出局的因果推论如果一个生产者企业生产特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长期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得到社会承认,价值就无法实现,价值补偿链条随之中断,无法进行再生产,因而最终会被淘汰出局。这个推论可以视为对企业生死因素的基础性分析。英国经济

7、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个产业就像一片森林,大大小小的企业犹如森林中参差不齐的树木,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有凋零枯萎的命运。将企业的运行过程与生物的生命规律联系在一起,即企业存在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每个阶段紧凑而有序地进行,从而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变化过程,也就是企业生命周期。七十年代中期,耶鲁大学的副教授金伯利JOHNKIMBERLY和米勒思ROBERTHMILES在给当时的耶鲁大学组织与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班开设名为“组织生命周期”课程的讨论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组织生命周期的概念。他利用生物类比的方法,认为“组织要经历产生、成长和衰退,其后要么复苏,要么消失”。组织生命周期的提出为今后企

8、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莫定了基础。马森海尔瑞MASONHAIRE(1959是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的学者。他指出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同时他还指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消亡等现象。之后,哥德纳JWGARDNER(1965进一步指出企业和人及其他生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当斯(DOWNS)(1967对企业系统观察后根据组织结构复杂程度将企业的成长区分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正式诞生前后,企业追求自治权,合法及争取环境中所需的资源达到生存阈限,第二阶段是争取快速成长和扩张,注重创新和改革,第三阶段则企业发展变得平缓,制度和程

9、序更加精细化和正式化,注重预见性和协作,由追求改革和扩张到追求正式化和控制。与当斯同时期的李皮特(LIPPITT)和SCHMIDT也把企业成长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诞生期,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创建运营系统,努力生存;第二阶段是青年期,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并努力获得良好的名誉;第三阶段是成熟期,在领域的扩张中达到公司独特性和适应性。斯坦梅茨STEINMETZLL(1969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成长过程,发现企业成长过程呈S形曲线,根据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方式将企业的成长划分为直接控制、指挥管理、间接控制及部门化组织等四个阶段。比如,当企业经过初创期后就会考虑规模扩张,此时就需要引入管理者。为了

10、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企业所有者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授权,并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斯考特(SCOTT)(1971)根据组织结构复杂程度提出了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几乎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单一产品,个人控制,家长式的奖励;第二阶段功能专业化,机构研究,非个人的奖励系统;第三阶段组织有多条产品线,多元产品市场,公司从非正式个人表演到正式的制度,再到多元化的集团。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LARRYEGREINER教授发表组织的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标志着生命周期理论走上一个更加成熟的台阶,他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葛瑞纳认为,企业的成长是由一个非正式到正式、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

11、杂、由幼稚到成熟、由应变能力弱到应变能力强的发展过程。整个发展过程由数个发展阶段组成,每一个发展阶段由两个时期组成,一个是稳定发展时期,另一个是变革时期。当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条件的需要,结果就会从内部产生一些新的矛盾,现行组织结构不再适应环境的要求,组织就会发生不稳定,进入变革时期。在采用适当的方法,变革现行组织结构,危机将得到解决,组织结构又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进入了下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如此循环往复。日本明治大学经营学部的藤芳诚一教授于1978年在其所著的经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蜕变的经营哲学”观点,他认为企业要做好战略经营和生产率经营,充分满足人的需要,而且企业在变态生

12、存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藤芳诚一教授的企业蜕变理论是很有新意的,初步阐述了企业生命的特性和起伏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对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1983年,美国的奎因ROBERTEQUINN和卡麦隆KIMCAMERON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效益标准一文中根据管理风格,组织结构把组织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阶段、整合阶段、正式化和控制阶段、结构精细化和适应阶段。1983年,邱吉尔CHURCHILLNC和刘易斯(LEWISVI从企业规模和管理因素两个维度出发描述了企业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根据管理风格、组织结构,运营系统和战略提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五阶段成长模型,将企业的成

13、长阶段分为创业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在每个成长阶段,企业都会面临健康成长和经营失败两种选择,而很少有企业能够长期维持现状,有不少企业会在生存阶段、发展阶段和起飞阶段之间发生战略性转变。伊查克爱迪思ICHAKADIZES(1989在GREINER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其标志1989年出版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并在企业管理咨询的实践领域有极大开拓。爱迪思把企业成长与生物有机体类比,认为企业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他根据这两个指标把整个生长过程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和老化阶段,并根据风险偏好、期望值、资金、主导部门、目标

14、导向等因素把这两个阶段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与死亡期等九个阶段。爱迪斯的这一模型被称为古典模型,其理论框架在之后的诸多文献中被沿用。美国的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LDAFT(1999在总结葛瑞纳、奎因及卡梅隆等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企业组织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并在其所著的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一书中对这四个阶段的组织特点作了详细描述。(二)国内对于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回顾国内最早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学者是陈佳贵教授,1988年就曾发表了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探讨,1995年发表的题为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

15、业蜕变的探讨的文章,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按企业的规模扩张将企业成长方式概括为欠发育型、正常发育型、超常发育型三种类型。欠发育型是指在建立时是小企业,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始终没有成为大中型企业;正常发育型指小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素质提高,实力增加,进而成长为一个大中型企业的过程;超常发育是指企业诞生时就是大中型企业,成长的起点高、实力强。陈佳贵以正常发育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规模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或衰亡期)六个阶段。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存在两种前途一是衰退;二是蜕变。蜕变理论的提出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在发展了藤芳诚

16、一的蜕变理论的基础上,他认为蜕变期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经济实体、实物实体和产品劳务要发生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获得新生,有助于解释少数长寿企业。该理论在企业规模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成长方式进行了划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开创了中国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先河,但该理论并未对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缺乏对企业规模的具体界定。相比较而言,还是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沦的影响更广泛一些。唐海滨1993的企业生命论一书中以时间来划分企业生命成长阶段,他认为生命周期对每个企业都存在,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企业都面临死亡的可能,都存在一定的规模,面临增长的问题。他将企业发展的头1

17、0年称为幼稚期,然后将这个时期分为三个小阶段孕育期投资建厂15年、开业期一般13年、成长初期23年。近年来一批国内学者如杨杜1996从规模与业务范围探讨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是一个有原始多元化、小规模生产到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再到多元化持续成长的过程;周三多、邹统钎2002将企业成长历程总结为专业化、多元化和规范化三个阶段等等。2002年,单文、韩福荣在发表的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中,将爱迪思强调的“灵活性、可控性”及“企业规模”这三个与企业生命体征息息相关的指标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与以往模型均不同的三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THCL,为探讨发展生命周期理沦提供了创新性思路。赵炼钢200

18、2在其发表的企业生命周期及战略应用中,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他同样以时间为划分企业阶段的标准,将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归结为三种普通型、起落型和晦暗型。普通型的周期运行规律是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低潮期3年。起落型的周期运行规律是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晦暗型的周期运行规律是下落期3年、低潮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孙建强、许秀梅和高洁(2002)在其发表的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其阶段分析一文中,选取了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与规模扩张率这几个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划

19、分标准,建立加权平均周期计算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以一定的标准划分判定企业处于何种生命周期。他们的划分标准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选取的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运用这一方法对海信所作的实证分析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但问题在于,其标准系统中各因素的权重是假定的,用这一假定的数据去实证海信,显然缺乏严谨,研究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三)国外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成果回顾1958年,美国学者弗兰科莫迪格利尼(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RMILLER提出的MM理论。MM理论重新诠释了企业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并非新古典经济学所述的

20、“利润最大化”。另外,他们还在1961年首次阐述了公司价值和其他资产价值一样也取决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思想,为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国西北大学的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ALFREDRAPPAPORT)(1986)教授受到MM理论思想影响,在其著作创造股东价值企业业绩新标准中提出股东价值分析概念,将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目标企业在履行了所有财务责任,如偿付债务本息、支付优先股股利并满足了企业再投资需要之后的净现金流量,并构建了拉巴波特价值评估模型,通过预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和估计贴现率的方法来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詹森(JENSEN)(1986)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文章自由现金流

21、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在文中,他正式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企业在满足了相关的资金成本折现后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即为自由现金流量。自詹森教授提出这一概念后,学术界由此拉开了有关自由现金流量讨论的序幕,并且这类讨论在近年来得到不断地升温。尽管詹森又在并购争论分析与证据、并购原因与结果、褪色的上市公司、公司控制与财务政治学等文章中,不断地重申这一概念,但近十余年来人们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描述并不统一。然而,学者们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基本认定是扣除必要的运营资本和长期资本投资之后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即为自由现金流量。美国标准普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是税前利润减去

22、资本性支出。其相应的计算公式是自由现金流量税前利润资本性支出。汤姆科普兰(TOMCOPELAND)和蒂姆科勒(TIMKOHLER)(1990)更是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是公司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可以提供给公司资本的所有供应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布瑞德福特康纳尔BRADFORDCORNELL(1993)在公司价值评估一书中使用了“净现金流量”这一名称,并将其定义

23、为由公司新创造的现金流入量减去公司所有的支出,包括在工厂、设备以及营运资本上的投资等,所形成的净现金流量,这种净现金流量是可以分配给投资者的。即自由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股利收入利息收入X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增加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康纳尔教授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实际上为企业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量,也即利息支出。另外,投资性的股利收入在科普兰教授的定义中没有纳入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原因在于企业持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已经包含了现金流量的价值,在评估企业价值时直接加上即可,而无需按照贴现现金流量方法进行估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科普兰教授所定义

24、的自由现金流量更符合这一概念的本意。美国金融家肯尼斯汉克尔(KSHACKEL)和会计学教授尤西李凡特(YOSSILIFANPOINT)1996在他们合著的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一书中则提出,自由现金流量是除了在库存、厂房、设备、长期股权等类似资产所需的投入外,企业能产生的额外现金流,并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的三个计算方法(1)根据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后盈余折旧资本性支出;(2)根据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随意性资本支出(3)根据现金来源和运用的平衡关系,自由现金流量期末相对期初的现金增加额支出的现金鼓励通过举债受到的净现金通过发行股票受到的净现

25、金随意性现金流出随意性投资。汉克尔和李凡特教授对自由现金流的研究比较详尽,他们考虑了折旧和税收因素的影响,并引入了随意性资本支出因素。但他们提出的计算方法不够精确,第二和第三种方法都是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一比较精确的指标出发的,但问题在于计算中没有考虑营运资本增加的资金需求。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税后投资现金流出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运营现金的流入来自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出是为增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投资。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詹姆斯C范

26、霍恩JAMESCVANHORN(1998)在述及这一概念时也指出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为所有经内部收益率折现后有净现值的项目支付后剩下的现金流量。换个角度说,自由现金流是经过从预计收益减去预期经营成本和为了提高现金流而花的费用之后剩下的现金流。阿斯瓦斯达姆达兰(ASWATHDAMODARAN)(1996)参照了汤姆科普兰和蒂姆科勒的观点提出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在扣除经营费用、偿还债务本息和为保持既定增长率所需的资本支出、营运资本支出之后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X(1所得税率)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格里芬GRIFFIN1988采用19791985年之间的25家大石油公司为检验样本,设计了

27、若干专门用于石油行业的评价指标,比如油田的“租赁面积”等,以衡量这些公司在发展前景上的差别,其检验结果证实了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的存STEVENBPERFECT199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是否存在不能一概而论,并且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是否有效与托宾的Q值有关,对于短期的托宾Q值,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是成立的,而对于长期的托宾Q值,支持其成立的证据并不充分。LANG、斯塔兹(STULZ)和瓦尔克林(WALKLING)1991用TOBIN的Q值来代表公司的投资机会,发现拥有高自由现金流量、低TOBIN的Q值的公司在发布收购公告时,其股价的非正常收益与现金流负相关,从而证实了自由现金流量

28、假说关于并购亦是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的表现的理论预期。SERVAES1994以美国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19721987年间的700起收购事件中的目标公司和非股份化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其股票价格平均收益率与资本支出比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并不符合詹森提出的目标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的论断。卡普兰(KAPLAN)和津加莱斯(ZINGALES)1997对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显示,在相当一部分的主动并购事件中,并购方企业的价值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较并购前有所降低,这一结论支持了自由现金流量理论对于企业并购行为的解释。(四)国内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成果回顾从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研究出发,陈伟(199

29、9)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和广义自由现金流的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揭示隐藏在会计报表中的有用信息。狭义的自由现金流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减折旧,折旧表示企业所需的重置性(维持性)资本支出;广义的自由现金流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投资活动所需的资金。陈良忠,余伦2002发表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应用一文,将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企业在不影响其成长前景的前提下,可以分配给股东的最大现金流量,或者说是留用以便将来增值的最大自由现金流量。他们认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企业的市场价值就越高。因此,自由现金流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符蓉,黄继东,干胜道2007在其发表的“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及

30、计算方法分析一文中,从不同的定义者所处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对自由现金流量概念认识上的分歧,提出了管理者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在股东自由现金流量的基础上,当企业支付了优先股和普通股股息之后,可供管理者“自由”使用的剩余现金流量。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角度分析,川傅依、张平2001在其发表的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农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一文中,指出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真正的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加上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业流动资金、厂房与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投资的差额。即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税率)折旧资本支出净流动资金变动。何荣天、林国春(2001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扣除维持

31、其现有生产能力的全部资本性支出的差额,而且,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用于扩大投资、支付利息和回报投资者的源泉。即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股利购买长期资产支出出售长期资产得到的现金。宋健和刘艳2005在基于自由现金流的证券投资组合分析一文中,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追加的营运资本和在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资本支出,并对税后净营业利润、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以及资本支出等几个重要概念作了详细地解释。从自由现金流量的意义角度,汤谷良、朱蕾(2002)发表浅析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一文,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具有强大的功能

32、,作为财务指标也有巨大的优越性,它贯穿了整个财务运行体系。因此可以建立以自由现金流量为逻辑主线重构财务运行体系,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分析投资政策、融资政策、股利政策的思路,并希望以此说明三项的紧密的关联性。袁立、侯泽平(2008)在其发表的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优越性探讨一文中,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指标的优势在于这一指标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产物,不受会计准则和盈余操纵的影响,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由于考虑了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能够更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基于企业未来价值的评价。邵春伟,石晓军,王立杰2005根据科普兰教授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在其发表的基于自由现金流

33、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分析一文中,提出了以自由现金流量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的思想。他们以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到期债务之比来考察公司的信用风险,随机抽取了9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证明了该指标确实能够较好地区分公司的信用风险。伍迎春,李曦2005发表文章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优越性,探讨了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优越性,他们认为,与传统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相比,自由现金流量不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操纵,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并能有效地衡量和控制企业风险,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姜秀珍、陈俊芳、刘德强(2003)等在其发表

34、的自由现金流量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财务命题一文,以及试析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所具有的共同点在于在会计报表中,它主要属于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密切相关的概念,非常接近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去必要的资本性现金支出的数值。同时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充分考虑到公司的持续经营或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流量的要求。拥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对债权人实施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财务基础。从自由现金流量引发的问题角度,沈洪涛,沈艺峰,杨熠2002的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有序融资假说一文中,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对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出现“公告效应”的现象进行解释,发现

35、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增长率”公司公告期市场表现显著不佳,这是由于增发行为增加了管理者滥用企业资源的机会。丁丽华、傅昌銮2004发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自由现金流量一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的确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特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公司进行并购并不一定是为了提高股东利益,特别是那些持有大量现金流量但有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公司往往会进行一些低效率的扩张行为。刘翰林,丁丽华2005负债及自由现金流量与审计收费一文和肖作平2006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检验审

36、计收费视角一文研究假设认为,高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代理成本问题更严重,企业的管理层更有可能通过会计操纵来掩饰对企业价值最大化无益的支出,审计工作的固有风险就高,审计人员会索取更高的费用以对更大可能的会计异常性做出反应。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验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但债务控制效应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五)基于生命周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分析目前国内对于企业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较为浅显,具有代表意义的是邓玉英(2009)在其发表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自由现金流量对投资的影响一文。文中,作者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自由现金流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其对企业

37、投资行为的影响。她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需求就会不同;自由现金流量不同,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就会不同。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自由现金流量一般为负值,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企业在成熟期和衰退期,自由现金流量一般为正值,会出现“投资过度”问题。由于现金流量相对于自由现金流量而言较为容易计算,目前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的研究较为普遍。谢获宝、严昌盛、陈玲(2009)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管理策略一文中,通过探讨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现金流的状态和特点,揭示出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企业陷入现金断流的财务危机,促使企业健康发展。认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现金流量安

38、排不当是企业呈现短命现象的重要原因。诸耀琼(2009)在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生命周期评估分析一文中,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财务特征的基础上,对四川长虹的现金流量进行了组合分析和结构分析以评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为企业战略选择和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他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沿着生命周期轨迹运行,现金流量是整个企业财务运转的关键因素。从现金流量变化视角研究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相志(2006)在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分析一文中,在论述现金流量表目的与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经营特征以及现金流量的具体表现

39、,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他认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不同的,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三、总结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若想要长久生存,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应根据各自企业所处的独特环境和条件,研究企业生命周期,掌握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动规律,从而实施与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相适应的不同管理行为,并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样有助于克服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弱点,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判定企业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企业风险,使企业具有健康的生命力而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自由现金

40、流量指标的计算采用了收付实现制,避免了赊销款项的回收风险,考虑到了资本的连续运动过程,体现了资本的时间价值,也反映了企业实际节余和可以动用的资金,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反映了股东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红利数额和企业对股东的真实价值。同时,自由现金流量以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为前提,在计算时考虑了这两部分需求,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涵盖了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的关键信息,比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将自由现金流量作为分析工具是财务界盛行的方法。国外学者对自由现金流实证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方向也不再局限于股利政策方面,拓展到资本结构、并购和过度投资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我

41、国虽然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也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自由现金流量的介绍层面上。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研究领域很少。这与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政策和经营上都不够完善有关,再加上我国企业投资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就现金股利能否起到缓解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功效的实证研究相当少。本文建立在上市公司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的自由现金流量的特征来评价企业的发展经营概况,为企业的筹资、投资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并为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了帮助,

42、考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的长远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参考文献1金涛我国中小企业板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商场现代化,2007P2582592侯莹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商业经济,2010(3)P60623孙建强,许秀梅,高洁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其阶段分析J商业研究,2003(18)P12144符蓉,黄继东,干胜道“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J会计之友,2007P15165袁立,侯泽平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优越性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P3673686邓玉英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自由现金流量

43、对投资的影响商业会计2009(17)P45467谢获宝,严昌盛,陈玲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管理策略今日工程机械,2009P1001038诸耀琼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生命周期评估分析财会通讯,2009P92959李相志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分析财会通讯,2006P626410苏志炯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企业经济,2008(8)P111311徐慧琴,龚道新企业家经营能力与企业生命周期工业技术经济,2006(6)P3839,P5612张寒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浙江大学理学院,2008P101813李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J南方经济,20002475014王

44、鲁捷,韩志成企业生命周期界定方法探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P556115周可,顾立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法综述及其划分依据与成长因素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2)P11916刘文静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硕士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6P3717程亚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硕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P111518杨添龙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应用A公司成长分析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7P13,P61819熊义杰企业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212363920张伟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万科股份有限公

45、司为例河海大学,2008P2321春燕,陈小英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网络财富,2008P616222汤谷良,朱蕾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运行体系会计研究,2002P323723王婉瑛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09P6924魏双来自由现金流量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7P141525MAURIZIOLAROCCA,TIZIANALAROCCAANDALFIOCARIOLA“CAPITALSTRUCTUREDECISIONSDURINGAFIRMSLIFECYCLE”,SMALLBUSINESSECONOMICS,ONLINEFIRST,24AUGUST2009PAGES12426DEBORAHLGUNTHORPE,1993,“STOCKREPURCHASESAFURTHERTESTOFTHEFREECASHFLOWHYPOTHESIS”REVIEWOF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VOLUME3,NUMBER3,PAGES353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