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 9月份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定坡 2. 设计交通量 3. 竖曲线 4. 设计通行能力 5. 合成纵坡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的高程为 66.770 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 3.68%和 +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 米。试进行: (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 2)用确定的竖曲 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2. 已知两相邻平曲线: JD50 桩号
2、为 K9+977.54, T=65.42 m,缓和曲线长 =35米,切曲差 J=1.25m; JD51 桩号为 K10+182.69, T=45 .83 m。 试计算( 1) 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 2) JD50 JD51 交点间的距离; (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3.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5+030.00,高程为 427 68m, i1=+5%,i2=-4%,竖曲线半径 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 K5+000.00 和K5+100.00 处的设计高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道路平、纵线形
3、组合设计原则。 2. 绕城线或城市出入口的公路选线应着重论证哪些影响因素? 3. 坐标放线的具体操作步骤。 4. 多年冻土地区选线原则。 5. 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你是如何理解自然因素对公路选线的影响? 2. 平原区选线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25分,共 5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定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 AADT)(辆日)。 解题
4、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用一段曲线缓和,称为竖曲线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4. 参考答案: 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 合成坡度是指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坡度。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二、计算题( 30 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 (米) 68.560-66.770=1.79 由 =2.06% -( -3
5、.68%) =0.0574 和 有得 R=4346.3(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 R=4400(米) (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L= R= 4400 0.0574=252.56 (米) T=L/2=126.28(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 =( K15+450) -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 =( K15+450) +126.28= K15+576.28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 1) JD50 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 由 J=2T-L有: L=2T-J=265.42 -1.25=129.59 ZY50=JD-T=K9+977.
6、54-65.42=K9+912.12 YH50=ZY+LS= K9+912.12+35=K9+947.12 QZ50=ZY+L/2= K9+912.12+159.59/2= K9+976.92 HZ50=ZY+L= K9+912.12+132.09= K10+041.71 YH50=HZ- LS= K10+041.71-35=K10+006.71 ( 2) JD50 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 交点间距 =JD51-JD50+J=( K10+182.69) -( K9+977.54) +1.25=206.40(米) 或 =JD51-HZ50+T50=( K10+182.69) -( K10+04
7、1.71) +65.42=206.40(米) (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 =交点间距 -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三、简答题( 25 分,共 5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和判断失误的线形,必须尽力避免。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视线,是衡量平 、纵线形组合优劣的最基本问题。 (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
8、的平顺性,面且与工程费用相关。对纵面线形反复起伏,在平面上采用高标准的线形是无意义的,反之亦然。 (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行车安全和路面排水。 (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绕城线或城市出入口的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有: ( 1)拆迁的影响; ( 2)阻隔出行、交往的影响: ( 3)交通噪声的影响; ( 4)环境空气污染的影响; ( 5)与环境敏感点的距离的影响。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坐标放线的具体操作步骤: ( 1)在置仪点 Ti安置仪器,后视 Ti-1点
9、; ( 2)键入置仪点和后视点坐标 Ti(X0,Y0)、 Ti-1(Xh,Yh),完成定向工作; ( 3)键入待放点坐标 P(X,Y); ( 4)转动照准头使水平角为 00000” ,完成待放点 P 定向; ( 5)置反射镜于 P 点方向上,并使面板上显示 0.000 米时。即为 P点的精确点位。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4. 参考答案: 多年冻土地区选线原则: ( 1)路线通过山坡时,应尽量选在平缓、干燥、向阳的地带。 ( 2)路线通过山岳丘陵地区时,宜选择在融冻坡积层缓坡的上部。 ( 3)路线宜选择在岩石,卵石土,砾石土,粗、中、细砂和含水量小的粘土,粘砂土,砂粒土等少冰冻土地带。 ( 4
10、)路线应尽量采用填方,尽可能避免挖方、零断面或低填浅挖断面。 ( 5)大、中桥宜选在大河的融区地段或基底为少冰冻土的河段。 ( 6)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过地下水发育的地层。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 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 ( 1)建设依据和目的意 义; ( 2)建设规模和性质; ( 3)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 4)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 ( 5)设计阶段及各阶段完成时间; ( 6)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对分期修建项目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 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 ( 8)附路线示意图。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四、论述题( 20 分,共 2 题,每小题
11、 10 分) 1. 参考答案: 公路不仅承受汽车载重的作用,而且要经受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水文和植物覆盖的影响。对于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应通过详细调查与分析自 然条件对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影响,并综合地研究各项自然条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进行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设计工作。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地面水数量和状况、地下水位、路基水温及积雪程度、施工期限和条件等。 地形条件最显著地影响公路的选线。特别是山区,常常是峰岭交错、崎岖曲折、高低起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线的技术标准、线型的平顺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 地貌、地质构造是决定路线及构造物基础是否稳定的条件,同时
12、也是筑路材料来源及其性质优劣的决定因素。对地质不良地区(如泥沼、滑坍、碎落、崩塌等),在选线不能 避开的情况下,应采取保证路基稳定的措施。 河溪水流情况对桥位选择及路线线型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排水系统、桥涵孔径、防护工程等的决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它决定了路线选定沿溪河安排的可能性。 土壤是修建路基的基本材料,它影响着路基的稳定以及路基高度、边坡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类型及宽度的确定。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着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以及建筑木材的供应,因而也就影响着桥涵及排水构造的布置与设计。 由上可知,自然因素对公路选线有密切的直接影响,并且在修建公路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
13、等自然情况 。因此,选线时要细致调查、实地观察、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并注意到今后的自然变化和修建公路后的影响,保证公路工程在复杂自然条件下的坚固稳定与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1、 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选线时,首先在起、讫点间把经过的城镇、厂矿、农场及风景文物点作为大控制点;在控制点间通过实地视察进一步根据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选择中间控制点,一般较大的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范围以外以及其它必须绕过的障碍物均可作为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无充分理由一般不设转角 点。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路线布设要注意支援农业,少占农田,紧密与农田
14、水利建设相结合。平原地区新建公路占用一些农田是必要的,但要尽量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要从路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对支农运输效果、地形条件、工程数量、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使路线既不片面求直而占用大量良田,也不片面强调不占田而使路线弯曲过多,造成行车条件恶化。布线要注意了解灌溉渠道的分布情况,使路线尽可能少和灌溉渠相交,布置在灌溉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者布设在渠道的尾部。当路线和水渠走向基本相同时,可沿渠堤布线,堤路结合,以减 少占田和便利灌溉。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的关系。路线穿过城镇居民区时,有直穿和绕行两种方案。路线原则上不宜穿过城镇内部,因为由内部穿过不仅降低过境交通车速,增多交通
15、事故,而且给城镇居民在生产生活上造成干扰。公路等级越高及其经过的城镇越小,则路线定在城镇外围恰当;但不宜偏离城镇太远,要做到靠城不进城,利民不扰民。联系的支线要既方便运输,又保证安全。对于沟通县、乡、村队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支线公路,经地方向意也可穿过村镇内部,但要有足够的路基宽度和行车视距,确保交通安全。 4、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平原区河渠湖泊较 多,桥涵工程量较大,路线在跨越水道时,无论在平面或纵断面上,都要尽可能不破坏中线的平顺性。大中桥位是路线的控制点,应将路桥综合考虑。桥位应选在河床稳定、河道顺直、河面较窄、地质良好和两岸地形有利于桥头路线布设的河段,尽可能使桥位中线与洪水主流向正交
16、。不应片面地强调桥位,以至造成路线过分迂回,或过分强调正交桥位,出现桥头急弯,影响行车安全。也不应只顾线形顺直,造成桥位不合适或斜交角度过大,增大工程投资或增加施工难度。 5、注意土壤水文条件,确保路基稳定。平原区土壤水文条件较差,容易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当路线遇到湖 泊、水塘和洼地时,一般应绕越通过。如需穿越,应对其进行调查钻探,了解淤泥深度及基底情况。路线应选在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地方通过,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保证路基稳定。当路线走向与分水岭走向基本一致时,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该处土壤干燥,地下水位低,路基稳定,借土方便,桥涵工程较少,对农田、灌溉沟渠干扰也比较小。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