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88791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宁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宁德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6 年 11 月- 3 -目 录前 言 .5第一章 发展基础 .7一、发展现状 .7二、存在问题 .10第二章 发展环境 .11一、发展优势 .11二、发展机遇 .13三、面临挑战 .14第三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4一、指导思想 .15二、基本原则 .15三、战略定位 .16四、发展目标 .18第四章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19一、一环 .19二、一带 .20三、四区 .21第五章 重点领域与任务 .23一、新兴临港工业 .23二、船舶工业 .24三、港口物流业 .25四、现代渔业 .25- 4 -五、滨海旅游业 .26六、海洋新兴产

2、业 .27第六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0一、加大海洋科技投入 .30二、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30三、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31四、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31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1一、加快港口码头建设 .32二、开辟内陆腹地通道 .32三、海岛基础设施建设 .32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3五、推进“数字海洋”建设 .34第八章 保护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 .34一、加强陆海污染防治 .34二、搞好海洋生态保护 .34三、合理开发保护海岸带和河口资源 .35四、着力加强海岛保护 .36第九章 完善保障措施 .37一、完善海洋经济投融资机制 .37二、推进海洋经济

3、体制机制创新 .38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 .39第十章 “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项目 .405前 言随着“建设海洋强 国”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施,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宁德市海洋经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宁德市“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是全面深化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全面建设海洋强市,跻身全省第二方阵,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此特编制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 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利于推进环三都澳核心区沿海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

4、进海陆联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海洋经济聚集区;有利于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新增长极,凸显宁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蓝色产业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以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 福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福建省“ 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和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结合宁德市涉海部门和沿海区县市的相关规划,并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规划的重点涉及临港工业、船舶工业、港口物流业、现代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海洋产业。

5、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政府引导和推进海洋经济开发的行动纲领,是制定海洋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范围 宁 德 市 行 政 区 所 辖 沿 海 地 区 ,包 括 全 部 海 域 、海 岸 带 和6陆 域 。规划期限 2016-2020 年。图 1 宁德市海洋经济区位示意图与规划范围图7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二五 ”期间,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环三都澳区域作为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海洋经济集聚区已初具规模,沿海蓝色产业经济带正在形

6、成,海洋综合管理与海洋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加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海峡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一)综合实力增强实现新跨越“十二五”期间全市海洋 经济总产值由 2010 年的 422.86 亿元到2014 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为 1095.7 亿元,2015 年达到 1289.85 亿元,增长为原来的 3 倍;海洋经济增加值从 2010 年的 179.25 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 444.01 亿元,增长到 2.48 倍,年均增长 1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2.47 亿元,以海洋渔业为主,增加值 91.98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202.4 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业 4

7、4.41 亿元,海洋船舶制造和修理业 21.00 亿元,临海火电和核电 47.66 亿元,临海冶金工业79.90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39.10 亿元,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 24.24亿元,滨海旅游业 24.84 亿元,海洋电信和信息服务业 18.13 亿元,海洋金融保险业 18.34 亿元,海产品加工品批发零售贸易业 26.56 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 2011 年的 27.4:28.2:44.4 调整为 2015 年的23.1:45.6:31.3,形成以第二 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以海洋渔业为主, 稳步增长,产业结构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比重加大,水产 品加工业发展加快

8、,临海工业以核电和冶金的规模壮大和增速拉动,大大提升了二产的比重;第三产业,以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金融业发展较快,推动三产的协调发展。“十二五 ”期间,海洋经济明显高于全市 GDP 的增速,占全市8GDP 的比重由 24.3%提高到 29.8%,海洋 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崛起。形成以新能源、冶金新材料为先导、港口物流和船舶修造等临海工业、滨海旅游、现代渔业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海峡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二)项目带动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突出 项目带动,高起点策划、运作和建设一大批临海重大项目,推动港口和临海工业的发

9、展,目前临海工业已汇集有冶金新材料、核电、 锂电 池、新能源、船舶修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产业园区,并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 “十二五” 未以临海工 业为主的海洋第二产业的总产值 828.96 亿元,增加值 202.44 亿元。推进重大项目 38 个,总投资 268.56 亿元,其中霞浦核电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些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组织申报一批省级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和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积极推进临海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综合实力,促 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三)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增产增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加快传统渔业 向高效现代

10、渔业转 型升级,积极发展现代海水养殖新模式。湾外深水大网箱、塑胶网箱、高位池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和蕉城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远洋捕捞和船队组建也有较大进展。建立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开展无公害养殖产品认证,全市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 12740 公顷。可追溯品种扩大到大黄鱼、鲈鱼、对虾、海参等优势养殖品种。2015 年全市海洋渔业的总产值达到 166.85 亿元,实现增加值 91.98 亿元。强化质量管理创建渔业品牌的成效显著,已获中国驰名商标 8 个,9省级名牌产品 17 个,省著名商标 43 个。渔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精深加工能力得到加强,

11、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利用鱼卵、鱼鳞等废弃物提取卵磷脂、胶原肽等海洋生物医药得到突破。2015 年,全市水 产品加工量达 32 万吨,加工产值 105 亿元,实现增加值 44.41 亿元,出口创汇 13 亿美元。(四)加大建设力度推动港口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围绕着海西发展大局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为龙头的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沿海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纵贯南北,沈海高速复线、宁武高速、漳湾疏港公路、盐溪疏港公路、白 马铁 路支线等相继开工建设,一批深水泊位陆续建成投产,三都澳港

12、区城澳、沙埕港区和白马港区7 个万吨级泊位,以及沙埕港区进港航道工程,总投资 27.58 亿元。目前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 54 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7 个,货物通过能力约 2100 万吨(含集装箱 3 万 TEU),2015 年 货物吞吐量达到 2606 万吨,年均增长 12.9,全年实现增加值 24.24 亿元。(五)滨海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充分发挥山海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力度,创新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培育滨海休闲旅游新业态;推进宁德(霞浦)国际滩涂摄影基地、海峡(霞浦)摄影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嵛山岛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渔家海岸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滨海旅游、

13、海岛观光、体验度假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三都澳、东冲半岛、福瑶列岛( 嵛山岛)三大滨海旅游圈,福鼎嵛山岛、三都岛入选中国十大最美的海岛,台山入选福建省十大美丽海岛, “闽东北亲水游”入选中国十佳旅游线路,海上仙都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屏南白水洋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特色鲜明的滨10海旅游成为亮点。2015 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 1837.36 万人次,比增14.8%,旅游总收入 150.29 亿元,比增 17.9%。“十二五” 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长 2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 长 23%,均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以上。(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建立海域使

14、用监视监测系统,不断创新海域管理和服务新模式,依法开展海域使用确权发证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确权发证 8369宗,总面积 15905 公顷。加强渔港建设共投入 8.148 亿元,推广海洋北斗工程,建立海上安全应急系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严格资源开发环境监管,重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实施“ 碧海银滩” 工程,启动三都澳、沙埕港海域网箱养殖区 进行重点海域环境整治,改善养殖区海洋环境质量。常态化开展海上养殖业综合整治,强化执法治理力度,维护海洋环境。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

15、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分别投放人工鱼礁 5184 和 3645 空方,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促进了我市渔业水域资源的恢复和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存在问题(一)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海洋的开发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不够,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岸线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仅为起步阶段,初级产品比重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精、深、细产品少,海洋 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在渔业经济中以滩涂浅海养殖和近海捕捞为主,远洋渔业生产能力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层次,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还11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聚集

16、度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海洋科技投入不足,缺少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企业为 主体的海洋高新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平台的支撑,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领域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海洋产业园区建设滞后不利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产业集聚。大型涉海企业、龙头企业尚未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创新链,带动力不强,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陆海联动效应不明显。(三)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减,渔业发展主要靠养殖业的发展,大量的滩涂、浅海、港湾开发利用,养殖方式粗放,无序、无度用海比较严重,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造成养殖水域污染,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水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近海尤其是内湾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海洋环境的压力加大,城市和工业废水排放成为导致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第二章 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宁德市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凸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和支撑条件日趋成熟。与此同时,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与周边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处在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一 、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