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69241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学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是依靠其具有准确、全面的信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的财务报告。随着会计盈余重要性的提高,盈余成为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等关注的中心,公司也想尽办法对盈余进行修饰,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是现代企业、现代市场经济,尤其是证券市场发 展到高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切。 通过本文的研究,并

2、以宁波企业上市公司为例,希望能够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正确、全面地认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价值,并且希望能够对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有效的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检验上。要想断定盈余是否被管理,首先要对不含盈余管理影响的盈余做出估计,在这方面, Healy( 1985)从 1980 年美国前 250 名大工业公司中筛选出 94 家样本公司,探讨如果公 司红利计划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那么管理当局是否尝试由可控制性应计项目及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以求增加自身的红利。结果显示,当原始盈余高于红利计划上限或低于下限时

3、,管理当局倾向采用降低盈余的应计项目方法,利用应计项目可以在未来回转的特性,留待以后提高盈余增加红利;当原始盈余介于上下限之间时,则倾向采用提高盈余的应计项目方法。 国外学者将可操纵的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表征。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项应计项目,建立起计算模型,以此来检测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Mcnichole Wilson( 1988)最早采用这一方 法,证明了坏账准备这一应计项目确实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Tech, Wong 和 Rao( 1998)就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坏账准备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相对于非初始发行股票公司的对照样本而言,样本公司在初始股票发行的年份和随后几年中更

4、可能采用致使收益增加的折旧政策和坏账准备计提比率。 Healy 和 Wahlen( 1999)指出会计准则制定者很可能对哪些具体应计项目或会计方法被用来盈余管理感兴趣;通过检1 验特定应计项目,研究者可以为准则制定者提供直接的证据,用以说明在哪些领域准则工作富有成效,哪些准则有待完善。 虽 然国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刚刚起步,但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研究结论,这些研究集中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在特殊监管政策下的盈余管理现象。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将国外的计量模型按照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正,并从沪深股市抽样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存在、配股行为、保牌行为和会计准则变动前后对盈

5、余管理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周晓苏( 2004)以 2000 年 52 家微利上市公司组成微利样本组,筛选出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10 个重要的财务比率,利用数据挖掘手段对财务比率之间的关联规则进行了测试。通过对照 控制样本的数据,周晓苏得出了微利上市公司存在着盈余管理的结论,并指出微利上市公司更多的采用非应计利润手段来增加利润。 田艳( 2006)以 2004 年 98 家微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微利上市公司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专门研究。通过检验微利样本销售收入增长的真实性和对比微利样本与控制样本的经常性应计利润指标,证实了经常性应计利润不是微利上市公司调增其会计盈余的主要

6、手段,而采取调整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盈余管理手段具有更强的运用偏好。同时指出微利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处置确认收益及收取资金占用费仍是微利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微利上市公司还存在利用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等盈余管理的迹象。 林舒、魏明海( 2000)对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IPO 过程中的盈利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作者考察了同一时期 A 股上市公司的收益表现,发现在整个考察期内,样本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 IPO 前两年或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在 IPO 当年显著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工业类公司在 IPO 前后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 蒋义宏( 1998)对 1994 年 1

7、997 年我国上市公司为达到 ROE 不小于 10%而进行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 的结论是:从 1995 年起, ROE 在 10% 11%之间出现了高峰值,而且一年比一年高,这表明存在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陈小悦、肖星、过晓燕( 2000)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检验,发现具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非临界公司,意味着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于海燕、李增泉( 2001)通过考察沪市 A 股上市公司 1999 年度对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他们以仅发行 A 股且上市日期早于 1999 年 1 月 1

8、 日,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在 1999 年度发生了变化的非金融类上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两样本总体差异比较和回归分析进行2 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扭亏企业和亏损企业在提取存货跌价准备的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瓦茨和齐莫尔曼( 2006)认为于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和业绩分解困难,会计盈余通常作为企业业绩的良好衡量而经常被运用于激励机制中。马莹莹( 2008)认为,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不统一。另外,从会计角度来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 方法是分不开的。段绪梅( 2007)认为,

9、产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是管理者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有动机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目的。如果净收益低于奖金方案下限,管理者就会进一步降低净收益,下一年奖金就会增加。如果净收益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就会减少净收益,因为上限部分得不到奖金。另外在管理者变更期间也存在多种盈余管理的动机,管理者在即将退休之际会选择会计收益最大化的政策;业绩较差的公司管理者任期将到时,为了防止或推迟被解聘,也会进行使会计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陆建桥( 1999)认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 动因很清楚,即“在限期内消除连续亏损三年”,以免监管部门终止其股票上市资格。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会竭尽全力采

10、用种种盈余管理手段,避免出现亏损或连续亏损三年的情况发生。 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潜亏挂账;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 资产减值与转回。赵春光( 2006)以 2002年到 2004 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 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 上市公司通过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孙志国( 2006)以

11、 2004 年沪深上市公司 A 股中,披露重大关联交易并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 330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即使被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 上市公司中依然明显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出售进行盈余管理。刘星、安灵( 2007)选取了 2003 2004 有资产出售行为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具有显著的年末特征,从而获得了通过资产出售进行盈余管理的初步证据。回归结果证实和表明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包含着调整资产负债率,平滑盈余,以及扭亏的动机。 债务重组。王建国、周兵( 2008)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和上

12、市公司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我国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盈3 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达到证券法规的制度性规定以获得 IPO 与配股资格及保持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目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人员会更加关注股票价格,可能为了影响股票价格而进行盈余管理,这也是我们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3参考文献 1周晓苏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微利企业利润质量评价研究 J会计研究, 2004(2) 2田艳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D成都:四川 大学, 2006 3马莹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J当代经济,

13、2008(2) 4段绪梅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策略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25) 5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J会计研究, 1999(9) 6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 J会计研究,2006(3) 7孙志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2) 8刘星,安灵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出售 实证研究 J当代财经,2007(1) 9王建刚,周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研究评述 J鲁东大学学报,2008(10) 11林舒,魏明海中国 A 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 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14、, 2000(l2) 12蒋义宏上市公司研究论丛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13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J经济研究, 2000(1) 14于海燕,李增泉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 J公司金融, 2001(1) 15瓦茨,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16Healy, Paul M and Wahlen James M 1999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J Accounting hor

15、izons, 1999 17McNicholes and Wilson Evide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from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8 18Teoh , S H Welch and T J Wong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under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19Healy, Paul M

16、and Wahlen James M 1999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13)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盈余管理的概述及成因分析 4 1.1 盈余管理的概述 1.2 盈余管理成因的分析 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 2.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 2.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3 宁波上市公司盈余管 理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样本选取 3.3

17、 问题假设 3.4 实证分析 3.5 分析结论 4 规范宁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对策 5 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论文 研究重点是针对宁波市的实际情况,研究盈余管理的成因以及对上市公司决策的影响 。 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和学校图书馆等地方查找相关的文献;关于文中上市公司的一些数据资料主要通过统计年鉴、相关税务局、相关新闻报道获得。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 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学期第 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18、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 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