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 浙江上市公司多元化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20世纪 50年代,美国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家安索夫 ( H. I. Ansoff) 首次明确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概念,随后,多元化经营被逐渐认为是扩大利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战略,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企业所广泛采用,通过对 1997 年全球 100 家最大的企业的分析发现,其中有 75%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的 105家企业的抽样分析也发现,79%的企业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针对浙江地区上市公司,进行相应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待 为浙江上市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选择提供有效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2、 多元化经营概念的界定 由于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多元化经营存在不同的定义,专家学者对多元化效应也颇有争议,在对多元化与公司的绩效研究以前,有必要对多元化经营的概念作一概述,并界定本文所采用的多元化经营的定义。 多元化概念最初由美国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安索夫 ( H. I. Ansoff) 在 20世纪 50年代在其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论文多元化战略首先提出的。在这篇论文中,安索夫根据美国 1909 1948 年间最大的 100 家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 它们成长的四种基本方向 :( 1) 在现有市场内的增长 ;( 2) 开发新市场 ;( 3) 开发新产品 ;( 4) 多元化。安索夫认为多元
3、化就是用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 1959年,女学者彭罗斯 ( E. T. Penrose) 在其专著企业增长理论一书中,对企业多元化经营含义进行界定,认为 :“ 企业在基本保留老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多种新产品的生产。于是,多元化就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生产领域数量的增加,而生产领域数量的增加对多元化的度量最为重要。 ” 美国第一个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 元化经营问题的学者戈特 ( Gort, 1962) 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 ( Heterogeneity) ,他强调的市场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因此,可以给企业多元
4、化下这样的定义,即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跨一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 在我国,多元化 ( Diversification) 又称多角化,多样化经营、多种经营。2 我国有关词典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 经济大词典把多元化经营定义为 :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策略。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的解释是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角化,是资本土义垄 断企业将其投资扩展到多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营方式。现在经济词典将多元化解释为一个地区产业的多元化或一个企业出售产品的多元化。我国学者刘翼生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者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 2 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分析
5、国外学术界对多元化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多元化程度与绩效、多元化类型与绩效两个方面。 2.1 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 2.1.1 国外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研究分析 对与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使用了不同的多元化程度的 衡量指标和绩效衡量指标,并得出了不一致的研究结论。 Gort( 1962) 最早通过企业的业务单元数量、专业化比率以及业务单元数量和专业化比率的乘积这二种计量指标来衡量多元化的程度,对美国 111家大型制造业企业 1947年 到 1957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企业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后续 Raverscraft( 19
6、83) 以 1975年的 258家公司为样本,用 Herfindahl 指数计量多元化程度,结果表明企业多元化程度与边际毛利率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Lang 和 Stulz( 1994) 利用 Compustat 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多元化对Tobins Q 值的影响,结果发现 Tobins Q 值与公司多元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Berger和 Ofek( 1995) 在 1986 1991年间对 3600多家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其研究发现多元化减少公司价值的 13%到 15%。 Lins 和 Servaes( 2002)对七个新兴业洲市场国家企业的多元化价值进行了验证,显示那些
7、附属于行业团体的企业以及那些管理所有权集中度在 10%和 30%之间的企业有一个显著的多元化折价。 Amit和 Livant( 1988) 、 Delios 和 Bearnish( 1999) 等也得出了多元化与绩效负相关的结论。多数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的程度越高,价值损失越大,并且多元化经营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多元化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绩效。 Rhoades( 1973)对 241 家公司在 1958 1963 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与企业绩3 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Cart( 1977) 研究了 374 家财富 500 强公司,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
8、与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Grant, Jammine和 Thomas( 1988)对 1972 1984 年间 304 家英国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成倒 U 型关系, Markides( 1995) 对 1985 年美国的250 家大型企业的多元化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绩效在于企业是否达到其最优多元化经营水平,未达到或超过企业最优多元化水平都将导致企业绩效的下降。 2.1.2 国内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学者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了研究但至今所取得的成果不算十分丰富,结论也不尽相同。 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与国外
9、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多元化程度与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刘 力 ( 1997) 以 29家家用电器企业和 21家纺织企业 1994年和 1995 年为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对他们的多元化水平同企业效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关系,朱江 ( 1999) 对 1997 年度 146 家上市公司分行业的财务数据,分别用经营单元数和收入 Herfindahl 指数衡量多元化程度,发现多元化经营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及营业毛利率等业绩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与利润水平的波动程度成正比,因此多元化战略能降低经营风险。 金晓斌等
10、 ( 2002) 利用沪深两市 379 家上市公司 1998 2000 年间多元化经营状况变动与公司价值变动的分析,探讨了多元化决策与公司特质和市场激励的相互关系,认为多元化经营本身是中性的,是竞争条件下公司价值最大化所要求的一种行为。 但许多研究却发现多元化程度与绩效是有相关关系的。李玲、赵瑜纲( 1998) 对 1997 年的统计数据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大小有负面影响。马洪伟、蓝海林 ( 2001) 以我国沪深股市 6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多元化水平和绩效的关系, 结果发现公司总体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
11、系,但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雷良海、杜小娟 ( 2003) 以 1998 2000 年我国沪深股市 232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室有相关性,且具有负相关性。姚俊、吕源、蓝海林 ( 2004) 以 593家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多元化程度、股权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他们用熵指数衡量多元化程度,用 ROE 和 ROA衡量公司的绩效,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程度虽然与 ROE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 ROA显著负相关。 4 2.2 多 元化类型与企业绩效 2.2.1 国外多元化类型与绩效的研究分析 对于多元化类型与绩效的研究文献中,多元
12、化类型分为相关性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 Rumelt( 1974) 最早进行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的比较,他采用单一化比率 ( Rs), 相关度比率 ( Rr) 和垂直一体化比率 ( Rv) ,将多元化类型细分为九类,并且利用这一分类体系,分析了 246家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发现实施一体化相关业务型、一体化主导型多元化的企业和单一业务型的企业绩效最好,实施非相关主导业务型和非相关业务型多元化企业的绩效最差。 Christensen和 Montgomery( 1981) 运用与 Rumelt相同的方法,研究了 128家企业,再一次证明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比实施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利润率更高。在 1
13、982年, Rumelt利用与之前不同的统计学方法重复了他以前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Capon( 1988) 对 112 家样本大企业按企业经营的产品专业化和市场专业化程度进行了分类,得出的研究结论均支持 Rumelt的观点。 Villalonga( 2004) 比较了美国商业信息跟踪序列 ( BITS) 和 Compustat 数据,发现 Compustat 企业 (大多数开展非关联 行业的并购重组 )存在多元化折价而 BITS企业 ( 大多数进行相关行业的并购重组 ) 则存在多元化溢价,同样支持了 Rumelt的观点。 小野丰广的日本企业战略与结构一书对日本的 102 家工业企业近
14、20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技术一市场双相关的多元化类型绩效最好,其投资收益率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成 凸 型曲线。 但是,也有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Michel 和 Shaked( 1984) 在对 51家财富 500 强公司在 1975 1981 年的股价表现的研究中发现,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要比那些基本上进行相 关多元化的公司获得较好的绩效表现。同样Luffman和 Reed( 1982) 以 496家英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也表明非相关多元化的绩效要优于相关多元化。 2.2.2 国内多元化类型与绩效的研究分析 尹义省 ( 1998) 对中国 292家大型企业多元化
15、与盈利、风险及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中国 36家股票上市公司以及 36家美国大公司的多元化特征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在中国大型企业中,低度多元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高度多元化,相关多元化企业的效益显著高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高度多元 化企业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之间经济效益差异不显著。 李敬 ( 2002) 在其多元化战略一书中,采取 Rumelt( 1974) 的分类方法结合业务数量方法对 1997 年中国 105 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5 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水平与企业的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 不同多元化类型企业的绩
16、效不同。发现高绩效公司包括约束主导型和约束相关型;中等绩效公司包括联系相关型、单一业务型和非相关收购集团型;最差的绩效是垂直主导型和被动非相关型。 段琼 ( 2008) 则以 2004 2006 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 熵指数测度企业的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其研究结果显示相关多元化企业的业绩优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并且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 中外学者研究结果的评述 总的看来,国内外学者们关于队员花程度影响公司绩效的问题虽然迄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但关于多元化类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学术界显然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多元化战略的程度和类型会影响到企
17、业的经济绩效,多元化程度越高的企业经济绩效越差,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的经济绩效普遍好于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 国内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证 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们按照 “ 理论归纳 实践检验 新的理论总结 ” 循环模式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每一位学者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应用或修正,使整个多元化战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应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对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 见。1 参考文献 1马洪伟蓝海林多元化战略、组织结构和绩效 J南方经济, 2001( 8) 2马骥,刘蕾和厉纯超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定量研究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8、版), 2007( 5) 3小野丰广吕梦仙译 ,日本企业的战略与结构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4尹义省中国大型企业多角化实证研究 兼与美国大公司比较分析 J管理工程学报,1998( 3) 5刘力多元化经营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J经济科学, 1997( 3) 6朱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 J经济研究, 1999( 11) 7李玲,赵瑜刚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 J证券市场导报, 1998( 5) 8李敬多元化战略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9沈红波我国上市公 司的多元化战略与公司业绩 J上海管理科学, 2007( 2) 10张翼,刘巍和龚六堂中国上市公司
19、多元化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 J金融研究, 2005,( 9) 11金晓斌,陈代云,路颖和联蒙珂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 J经济研究, 2002( 9) 12周杰,张子峰和张敬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机研究 J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 2007( 1) 13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 J管理世界, 2006( 5) 14洪道麟,刘力和熊德华多元 化并购、企业长期绩效损失及其选择动因 J经济科学,2006( 5) 15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2004( 4) 16雷良海,杜小娟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程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
20、证研究 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5) 17喻缨、霍国庆中国制造业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J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 2007( 8) 18Ansoff, H.I. 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7.( 8) 20Gort, Michael.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American Industry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22Rumelt R.P. Strategy, Structure
21、, Economics perforation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4Christiansen H.K. and C.A.Montgornery. Corporate economic performance: Diversification 2 strategy VS. market structur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1,1981( 2) 25Rumelt R.P.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Profitabilit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
22、ournal, 1982( 3) 27Raverscraft, D.J.Structure-profit relationships at the line of business an industry level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3( 65) 28Michel, A. and LShaked. Dose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ffects performance J. Financial Management,1984( 13) 30Grant, R.M., A.P.Jammine, H.Tho
23、mas.Diversity, diversification and profitability among British compan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 31) 31Billabong, B.,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or premium J.New evidence from the business info- Ration tracking series. Journal of Finance,2004( 59) 32Lang, L.H.P and R.E. Stulz. Tobins q,
24、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 102) 33Markides, C.C. Diversification, restrict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 16) 34 Berger, Philip G, Eli Ofek.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
25、omics,1995( 37) 35Amit, R and J.Livant.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risk-return trade-off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31) 36Delios, R. and P.W.Beamish. Geographic scope,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corporate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firm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 8) 37Lins, K. and H.Servaes, Is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eneficial in emerging markets J.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