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校”20152016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科试题24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作城郭” (世本作篇 )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早期国家诞生 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25 汉书记载:“春正月丁亥,诏日,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 ”材料最能反映出A古代统治者重农抑商 B皇帝亲自参加农田劳动C汉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D汉代农业得到大发展26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
2、使用。历史学家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变成铜金属。对于这个现象,如何理解较为恰当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C当时发生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的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D “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它物,如同现代人不可能将纸钞变成纸浆,是历史学家误信史料27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 1800 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这一观点,18 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长安 B北京 C上海
3、 D广州28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 ,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 。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292014 年 1 月 5 日,河北省隆化县发现了一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地图正面详细标记了中国各地的交通运输、矿产、农副产品等信息,背面则印制了中国多处名胜古迹的照片。就民主革命而言,该地图的主要研究价值在于A发现当地历史变迁规律 B为文物古迹复原提供重要依据C了解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4、D揭露日本对华经济文化的掠夺30甲午战争后, “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311970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这说明A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B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中美关系
5、实现正常化 D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32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被控告。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2A直接泛滥的民主 B集体的非理性 C少数公民的民主 D多数人的暴政3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 (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 18 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这主要反映了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C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D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
6、化和低效率34从 1973 年开始到 1982 年,苏联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 27%左右。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 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35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
7、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40 (25 分)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某学习小组以“社会转型期”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课题。课题一 历史观问题的反思1、孔子厚古薄今,向往尧舜禹的时代和西周的礼乐文明。他不满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反对违背周礼的行为以及改革旧制度的举措。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为:“周朝的礼仪制度依据夏商两代,丰富多彩,我主张周的礼制”) 。这种政治立场和历史观,深远的影响了后世的儒家。2、王夫之认为:尧舜之时“国小而君多,而暴君横取,无异今川广之土司(指的
8、是西南地区尚处于原使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吸龁其部民,使鹄面鸠形,衣百结而食草木。 ”“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以蔑生人之性。 ”(1)请指出以上两段材料中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材料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6 分)课题二 对社会思想、政治制度的反思1、明清时期,我国历史也进入到了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 “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 天崩地解 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
9、“新民本”思想研究2、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 “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 “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 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 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2)结合材料 1 比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内容及主要目的有何不同。 (7 分) 依据材料 2 和所学知识比较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君主统治与秦统一后的3不同。 (4 分)课题三 对经济、科技的反思1、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
10、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2、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对下图内容进行解读并评析。 (要求解读准确,评析合理充分。)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元明清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由中央政府指定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充任少
11、数民族聚居区的各级官吏,以统治少数民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统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土司的世袭性造成割据4势力的事实存在,土司间为争夺领地、承袭权而仇杀、内讧,于是明朝廷在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流官的任免、升迁、调遣均由中央政府决定,不能世袭。同时丈量土地,额定赋税,设兵防守等。但明朝在推行这一政策时,由于受到土官的抵制而不断反复。清雍正帝时,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张广泗
12、、哈元生等督抚提督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1730),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湘、鄂、川地区,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亦告完成。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土官与流官的区别。(9 分)(2)简析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6 分)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密尔(1806 年1873 年)认为,代议制民主中,民主的一面有其正面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依靠自己保护自己的权利,提高个人的尊严、独立性、自觉意识与公共精神。但是,代议制民主只应该体现于选民对其代表的选举和代表对政府的监督上面,至于政府的实际运作则应该交给那些专门知识的政治精英进行密尔思想中的精英
13、主义倾向是非常强的。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根据代议制理论,定期参加议会选举是人民参与国家决策的一种理想形式,经人民定期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原则上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他们的决策权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但这种理论遇到了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挑战,选民通过选举只能确定决策者,而并非参加实际的决策过程。摘编自欧美学界对公民投票制度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密尔的主要观点。(6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代议制民主”中的“民主”。(9 分)47.(15 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我军装备虽远不如敌,但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兵力优势,英勇善战,能吃苦耐劳,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朝鲜
14、虽为狭长半岛,便于敌之海空进攻,但因是山地,树木多,稻田多,矿洞也多,亦难发挥其现代装备的作用。虽然敌人兵力不足,士气不高,攻击力不强,但因其有优势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防御力还是强的。同时朝鲜为狭长的半岛,限制了我军的广泛机动而敌凭借其海空优势,给我之侧背以很大的威胁,使我处于战略内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邓华(志愿军)“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史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有同感。”1953 年 7 月 27 日,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朝鲜中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
15、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后来回忆。(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原因。(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朝鲜热战对主要参战国家的主要影响。(6 分)548.(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观应(1841-1921 年)年谱节选1858 年,在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1878 年,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82 年,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1891 年,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1894 年,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材料二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据材料一、二概述郑观应经世取向的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些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