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南安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二历史(文科)试卷杨金莲命题 2016-2(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第卷(选择题 74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空白处应依次填入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2、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2.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3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 , 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 , 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
3、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4东方网曾载文评价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说:历史证明,维新派的“兴民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不受到口口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口口的思想对天下观与法治观、社会公仆观、权力制约观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口口口中的内容应该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5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 ”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6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 使民间封
4、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2 页共 10 页7 “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经营乎其内。 ”这段文字有可能出自A.诗经 B.离骚 C.宋词 D.汉赋8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政府制定“输籍定样” (划分户等标准) ,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
5、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9唐代服饰多浓艳鲜丽之色,宋代则趋向保守拘谨。当时许多士人提倡服饰要简洁、质朴,反对奢靡豪华。南宋高宗甚至强调:“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华,已戒中外及下令不许入宫门。 ”唐宋之际服饰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A宋代国家积贫积弱 B理学思想的浸染渗透C统治者的喜好决定 D城市工商业高度繁荣10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对古代封建制、郡县制的评论说明他( )A具有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 B.大力提倡个性自由C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D猛烈抨击
6、君主专制制度11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2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3 页共 10 页13下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 B这一作品属文人写意画C. 直斥社会不合理现象 D是心学
7、的代表人物之一1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15公元前 4 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 ,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財)者,倍其赋”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6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 “
8、重农”思想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17.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 )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改革的坚强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C入主中原的愿望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18.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宋明理学 D.信仰得救;致良知19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
9、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4 页共 10 页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 想自由 D主权在民20.根据1791年国民会议制定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 (King of theFrench) ,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 (King of French) 。此改变彰显的政治理念A.民族主义 B.君主立宪 C.主权在民 D.平等主义21中国近代史中经
10、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B C D221916 年,有人在某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若夫别尊卑,
11、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作者属于( )A维新派 B马克思主义者 C民主主义者 D洋务派2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A B C D241978 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12、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25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表示:“在中国消灭资本主义似乎过早,还要实行一段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5 页共 10 页新经济政策 ,保留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个谈话出现在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C “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6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 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开辟农村包围城
13、市的革命道路C.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D.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27.孙中山发展实业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而是“要四万万人都可以享福,把中国变成一个安乐国家和一个快活世界” 。孙中山为此提出的方案是A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B节制资本C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D “联俄、联共”28下面是 18502000 年全球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固体燃料的消费开始于 1850 年 B2000 年液体燃料完全取代固体燃料C. 科技进步带动燃料的发展更新 D蒸汽时代人类使用液体、气体燃料29某一科学理论问世后曾被评价为“亵渎圣灵” 、 “触犯君权神授天理” 、 “有失人类尊
14、严” ,这一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30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列出下列讨论课题:狄更斯的文学创作、 人间喜剧赏析、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据此确定,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 )A异彩纷呈的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31、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 、袁隆平) 。 ”这句话说明:A.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B.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6 页共 10 页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32关于“双百”方针,毛
15、泽东指出:“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是A.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C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确定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3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34 “中国关闭了 11 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 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对这次高考的正确认识是A全面贯彻了“双百方针”精神 B认真落实教育的“三个面
16、向”要求C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时代拐点 D招收了大批“工农兵学员”35 “l0 月 16 日 14 时 59 分 40 秒,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启动电钮蘑菇云腾空而起。 ”这是50 多年前发生在中国西部戈壁滩罗布泊地区的一幕场景,这一事件A使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C成为中国核电工业里程碑 D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主要理论来源36苏联 1957 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又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送入太空。很快,美国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1962 年探索者卫星发射成功,1969 年 7 月 20 日阿波罗飞船号在月球着陆。材料表明,在现代科技发展中 ( )A应用科学明
17、显领先于理论研究 B航空航天技术居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C军备竞赛与科技发展互为因果 D科研成果从取得到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371819 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A.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D.对科学发展的期盼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7 页共 1
18、0 页第卷(非选择题,共 4 大题 76 分)38.阅读下列材料(18 分)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 )认为,中国 传统文化在春秋 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 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请回答:(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由此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4 分)(2)
19、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 “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6 分)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 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 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 (6 分)指出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 (3 分)高二历史期初
20、考试试卷第 8 页共 10 页39.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分)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 (904 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 针盘而行。南宋梦梁录(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4 分)
21、材料二 :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 的小国,却在 历史性的转变 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至 19 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成果。(2 分)材料三: 瓦特发明前,英国生 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 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筒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蒸汽机的创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 分)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
22、卷第 9 页共 10 页材料四:二战期间和战后的新兴科学技术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69 美国 “阿波罗 11 号”登月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重组 DNA 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47 美国 晶体管问世 1977 美国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1960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 DNA 分子(4)从材料四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请
23、分析说明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4 分)40 (24 分)世事在变化,历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和阐释这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 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 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中“代代相承,变化微渐”的说法是否准确?试以古代社会主流思想为例说明你的依据。 (6 分)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 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
24、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从材料看,中国社会“亟变”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各有哪些,作者比较推崇哪一变化?为什么?(10 分)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 高二历史期初考试试卷第 10 页共 10 页1949 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 代化的蓝图,是先建 设社会主 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 义、 1956 年后中国的 乌托邦主义和 1977 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 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 认为
25、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美 吉尔伯特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 据材料说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特点?概括说明这些特点怎样促成了中国在新时期的“巨变” 。 (6 分)(4)三则材料展示了哪些史学方法?(2 分)41、阅读下列材料(16 分)材料一公元前 6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 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 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 280 麦斗,跻身于第三等 级。(1 )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 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
26、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 分)(2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 分)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 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 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是 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 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