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及躯体神经系统及躯体-中枢-内脏编组关系的数学机制初探王维兵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基本数据及躯体-中枢-内脏编组关系的数学机制。方法 根据神经解剖学 、 胚胎学中的基本数据,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推演、计算。结果 全身躯体-中枢- 内脏编组计算由左、右两侧躯体-中枢-内脏编组计算拼合而成,包括 6、5、5、4 与 9、11、9、11 和5、4、6、5 与 9、11、9、11 计 16 种进制各自相应的皮区、神经、交感、模数编组计算,分别由自变量 m1、n1 与m2、n2 同各自相应的常量之积决定,m1、n1 与 m2、n2 分别取自 1 递增至皮区 54、55 与神经 45、44 的连
2、续自然数。主要数据还包括由基本模数 3 与 5 之积决定的脑神经-交感神经编组 15,9 与 11 进制相应的脊神经编组 29 与 31,前两组、后两组进制分别形成的积制编组与和制编组。结论 神经系统基本数据及躯体-中枢-内脏编组关系由数学计算机制决定,编组数据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引言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也”的观点告诉我们,生命一定符合某种数学形式。笔者认为, 神经解剖学12中阐述了神经系统的基本数据,但对为什么进化成这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阐释,生理学中也未就神经系统数据在躯体-中枢-内脏编组中的作用予以阐明,揭示生命奥秘的突破口或许就在于此。因此,在“神
3、经系统基本数据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机制假说”3(以下简称“假说” )一文中,根据解剖结果提出了神经系统信息编组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进制编组数据,通过分析、归纳、推演得出了大脑皮质-周围神经-交感神经系统之间 6、4、5、5 进制与 9、11、9、11 进制阴阳两种动静两类编组数据计算,取得了初步成果。经深入研究认为,其中尚存在瑕疵,本文拟结合胚层分化、脑泡分化情况,对神经系统基本数据及躯体-中枢-内脏编组关系的数学机制予以修正完善。本研究对于修正神经系统及经络系统的基本数据,定量描述躯体-中枢-内脏整体关系,乃至揭示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1 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以“1”为梯差接力传递1.1 每对神经皆
4、可构成神经信息传输回路在迄今为止的解剖学教课书神经传导通路的章节里,有关描写给予人们的印象是:感觉性的传导束总是上行的、传入的;运动性的传导束总是下行的、传出的。似乎传入就是纯粹的传入,传出就是纯粹的传出。然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在所有感觉传导路的全程或一段都含有传出的、下行的纤维。同样在一些运动传导路中也存在有传入的、上行的纤维4。依据上述资料,认为每对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皆可构成神经信息传输回路。1.2 整体控制神经信息通路编组符合数学计算机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人体实现整体控制躯体-中枢-内脏控制所对应的神经系统基本数据,主要是指神经系统中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的中枢部和周围部。
5、众多研究证实人体存在生物钟。笔者认为,所谓生物钟主要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躯体-中枢-内脏整体控制网络(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脉管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组成。前者为生物钟的振荡源;后者则是生物钟的齿轮系统与表盘,因此其各种编组犹如时钟齿轮齿数与表盘的刻度是符合数学计算机制的。1.3 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以“1”为梯差接力传递脑脊神经间以“1”为梯差的接力传递是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型式存在。相邻两条皮神经的分支分布区域相互重叠是显性,脑神经之间丰富的交通支或交通纤维联系属隐性。交感神经链的存在证明神经信息在其中以“1”为梯差接力传递。将大脑皮质从中央沟打开,可见其两侧壁上有一些铰链回,大脑皮质各分区之间存在着的
6、复杂往返联系等,证明在中枢也存在以“1”为梯差接力传递的形态学基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论是周围神经系统,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信息传递均存在以“1”为梯差接力传递的形态学基础。2 躯体-中枢- 内脏编组计算2.1 胚胎发育决定了躯体-中枢-内脏相关胚胎发育理论表明:从二胚层胚盘中上胚层迁移出的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全部置换了下胚层细胞,形成一层新的细胞层即内胚层;从上胚层迁移出的另一部分细胞则形成上、下两胚层之间的第三层细胞即中胚层;在内胚层和中胚层出现之后,上胚层改称为外胚层。至此形成一个三胚层胚盘,且这三个胚层都来自一个上胚层。源于外胚层的神经沟在愈合为神经管的过程中,神经沟边缘与表面外胚
7、层相延续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游离出来,形成左右两条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表面外胚层分化为皮肤表皮,神经沟衍化成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5 。不仅表明皮肤表皮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同源,就功能而论都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推测皮肤表皮与中枢神经大脑皮质具有对应关系,相当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在部分,在皮肤真皮、皮下组织与神经系统建立联系中起着“定位”作用。因为外胚层与中胚层毗邻,所以皮肤表皮编组与中胚层生皮节分化的皮肤真皮编组存在对应关系皮肤表皮编组代表皮肤编组,生肌节分化的骨骼肌、生骨节分化的骨、软骨和纤维性结缔组织,与皮质下中枢存在隐性对应关系。即体表皮肤-大脑皮质对应和皮下躯体-皮下中
8、枢对应,叠加为躯体-中枢对应关系。由离外胚层相对较远的部分中胚层分化的内脏和由内胚层分化的内脏,与神经系统和躯体形成隐性对应关系。躯体神经与脑神经与脊神经(以下简称“脑脊神经” )对应。皮下躯体与皮下中枢对应,它们的编组数据用躯体神经与脑脊神经代表。内脏神经不仅分布于内脏器官,而且伴随躯体神经分布于躯体简称“躯体交感” ,还伴随脑脊神经与中枢联系简称“脑脊交感” 。总之,三胚层皆源于上胚层和三胚层分化对应关系决定了躯体-中枢-内脏编组对应关系。就编组数量而言,体表皮肤分区(简称“体皮分区” ,隐性存在)与大脑皮质分区(简称“脑皮分区” )相应,二者可合并简称“皮区” ;皮下躯体的编组数据用躯体
9、神经代表,皮下中枢的编组数据用脑脊神经代表,二者可合并简称“神经” ;“躯体交感”与“脑脊交感”可合并简称“交感” 。这些编组数据中共有的因子称“共有模数” ,简称“模数” 。2.2 模数编组脑皮分区-体皮分区、脑脊神经-躯体神经、脑脊交感-躯体交感编组中的模数,分显性模数编组和隐性模数编组。显性模数编组是指在中枢、躯体、内脏各部神经系统通过解剖发现的基本数据。隐性模数编组则是解剖难以发现的基本数据,它们由显性模数合成。2.2.1 显性模数编组2.2.1.1 显性模数编组与脑泡分化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神经管前孔尚未闭合时,神经管(板)前端便已经开始膨大,在神经管完全闭合后分化为 3 个脑泡,进而分
10、化为 5 个脑泡,最后分化为包括大脑半球、丘脑、中脑、脑桥、小脑、延髓 6 部分。4 个脑泡用 1 次、5 个脑泡用 2次、6 个脑泡用 1 次,组合成显性模数编组 6、5、5、4;4个脑泡与 5 个脑泡合成 9,5 个脑泡与 6 个脑泡合成 11,分别使用 2 次,组合成隐性模数编组 9、11、9、11 与显性模数编组相应。脑泡分化数量与模数对应关系见表 1。2.2.1.2 显性模数编组与胚层分化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5中“三胚层的发生和分化”内容,参照神经单位的分化数量,整理出胚层分化数量与模数对应关系,见表 2。其中,每个体节又分为生皮节、生肌节、巩节 3 个,进而分为真皮、皮
11、下结缔组织、骨骼肌、骨(含软骨)和纤维性结缔组织 5 个层次。2.2.1.3 显性模数编组与大脑皮质-体表皮肤编组数据的关系解剖发现大脑皮质呈三级编组机制,大级脑叶、中级脑回、小级脑区。笔者推测在神经信息计算中脑回起中级编组作用,故将 Brodmann 分区中位于中央前回的“6 区后部”编为 54 区,位于额上回的“6 区前部”编为 6 区,位于额上回的“12 区一部分”编为 12 区,位于眶回的“12区一部分”2编为 53 区,其它不变,则总数由 52 区增至54 区。当 3 区分成 3a 与 3b 或 7 区分成 7a 与 7b1时多出1 区后,总数为 55 区。表面暴露的额、顶、颞、枕、
12、边缘5 叶为一整体单位;再加上岛叶总数为 6 叶,构成另一相对整体单位。额上回辖 6、8、9、10、12 计 5 个分区、中央后回辖 1、2、3、43 计 4 个分区、扣带回辖23、24、31、32、33 计 5 个分区2等。可见,大级脑叶 5与 6、中级脑回 4 与 5 是显性存在。推测 5 与 6、4 与 5 是脑叶与脑回的共有模数,则脑叶中 4 与 5、脑回中 5 与 6 是隐性存在。可见,显性模数编组 6、5、5、4 不仅是脑叶、脑回的模数,而且是脑皮分区 54 与 55 的模数。根据前述体表皮肤与大脑皮质呼应关系,可以推断体表皮肤与此相应也为三级编组机制,其显性模数编组 6、5、5、
13、4 与大脑皮质相比较而言,是以隐性形式存在。2.2.1.4 显性模数编组与脑脊神经-躯体神经编组数据的关系与上肢和下肢相关的主要神经皆由 46 对神经根组成:臂丛前置型由 C5T1 加 C46 对、后置型由 C5T1 加 T26对、正中神经由 C5T15 对1 或 C6T14 对6 、桡神经由 C5T15 对、腰丛由 T12L45 对1或 T12L56 对7 、骶丛由 L4S46 对1 、坐骨神经与胫神经由 L4S35 对、腓总神经由 L4S24 对2 脊神经根组成,表明显性模数 4与 5、5 与 6 在躯体神经同样存在。皮下躯体编组与躯体神经编组相应。因为躯体神经与脑脊神经是躯体与中枢联系的
14、纽带与桥梁,因此脑脊神经编组与躯体神经编组对应相等,也是不言而喻的。2.2.1.5 显性模数编组与内脏神经编组数据的关系内脏神经中的胸主动脉神经主要由 T15 神经节 5 节、内脏大神经起自 T5(或 T6)T9(或 T10)神经节 5 节、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纤维起源于上部胸髓 56 节、胃的交感神经来源于脊髓 T6105 节、腰内脏神经起自 L144 节、肺丛由 T25 神经节计 4 节的分支组成等1 ,表明显性模数编组 6、5、5、4 同样是内脏神经的显性模数编组。2.2.2 隐性模数编组隐性模数编组是笔者通过分析脑皮分区和脑脊神经编组数据的因子发现的。脑皮分区编组 54 和 55 分别是
15、由因子 6 与 9 和 5 与 11 之积决定的,脑脊神经编组 45 和 44 分别是由因子 5 与 9 和 4 与 11 决定的。其中的 6、5、5、4即是显性模数编组,而与之相应的 9、11、9、11 则是隐性模数编组。隐性模数编组之所以呈隐性存在,是因为其中的 9 与 11 分别是由 4 与 5 和 5 与 6 之和形成的。就是说,在隐性模数编组 9、11、9、11 中,实际上相当于显性模数编组 4、5、5、6 循环使用了两次。在脑泡分化编组、胚层分化编组、脑脊神经编组和内脏神经编组数量中都包含隐性模数编组。特别说明因博客系统不支持纯数字文件,故文中所有表格无法上传,请感兴趣者移驾针灸中国网站(http:/ 中枢经-躯体经-内脏经- 整体经中枢阴阳经对数由进制 6 决定,中枢阴经辖 27 穴(每经所辖穴数皆不含并列穴,即 1 对并列穴合为 1 穴,下同) ,中枢阳经辖 45 穴,共 6 对中枢阴阳经,简称 12 经;躯体阴阳经对数由进制 9 决定,躯体阴经辖 18 穴,躯体阳经辖30 穴,共 9 对躯体阴阳经,简称 18 经;内脏阴阳经对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