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台阶 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dng) 门槛(kn) 涎水(yn) 摔跤(jio)B泥浆(jing) 着落(zhu) 淌汗(tng) 烟瘾(yn)C旺盛(shng) 黏性(nin) 尴尬(gn) 胯骨(ku)D醒悟(xng) 晌午(shng) 嘎叽(g) 扁担(dan)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2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4 (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三、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
2、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四、阅读(一)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 。 “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 “刀”快,活做得去。
3、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
4、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1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 “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2如何理解下列语句。(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2)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3从第段中的加粗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4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5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二)我的母亲当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劳动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
5、考入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子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
6、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时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需自早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锅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
7、已入了土!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1文中加粗的“这样”一词,指代是什么内容?2节选的文章写了几件事?各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出来。3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这句话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选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5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三)我的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一点点火星儿了没有,我从灶门前拿
8、来一把柴,点燃放在火坑里,干柴越燃越旺,暗暗的小屋顿时亮了。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就是我的父亲?!黄得发黑的脸,就像一块没了水分的树皮;高高的颧骨,下巴显得有些尖,两眼陷进了眼眶。一身皱皱巴巴的衣服沾满了黑泥巴、灰土,光着脚拖着一双没有鞋带的破球鞋。他还没有醒,睡着了的脸上没有笑容,大概是累了吧。望着眼前的父亲,我心里酸得发疼,不禁又想起那难以让我忘怀的情景来记得那是快开学的时候,家里本来就十分困难,父亲还是硬要我去上学。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他怕我将来跟他一样。为了挣到足够的钱让我报名,父亲和几个大人去离河边不远的小坡上抬石头卖给船主。他们洪亮的号子震动着我的心,我知道那号子虽说洪亮,却也有
9、苦涩。那天,在树阴下,我看着他们干活。突然,父亲晃了几下,脚下一滑,重重地坐在斜坡上,哗的一声,父亲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坐着从斜坡上滑了下去,身后的小石头子纷纷向下蹦,一片烟尘。滑了约七八米,终于在一块大石头前停下,身后蹦来的石头撞在父亲的背上、膀子上。人们见了,一个个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也嘿嘿地笑起来,笑得像哭,笑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疼几天后,我从父亲手里拿走了所有的钱,只报了名,还欠着钱火很旺,大概把父亲的腿烤疼了,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他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瘪了的烟盒子,扔在火里,摸摸另几个口袋,什么也没有,便无精
10、打采地坐在那里,皱着眉,像在思索着什么。“爸,学校又催钱了。 ”“没钱!”声音又重又涩。屋外传来了几声喊声,叫父亲去上工,父亲又要到那危险的斜坡上开山卖石。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 “拖哒、拖哒”渐渐远了。父亲似乎真的老了。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1 “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句话中为什么用两个标点呢?体会其中的含义。2第5段的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概括本段的大意。3与朱自清的背影类似,本文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试加以分析。4 “父亲似乎真的老了” ,这里运用了“似乎” “真的”一对矛盾词语,如何理解?5结尾处“真的老
11、了吗?我的父亲” ,为什么对父亲的“老”又再次产生疑问?【参考答案】一、C二、1低眉顺眼: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2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3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4生机:生命力,活力。三、1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由于喜悦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因年老而挑水时有些吃力,可是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四、 (一)1 “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2 (1)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也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
12、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叫人羡慕。 (2)这一句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量,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3 “鸣叫三遍”出发, “黄昏贴近”归来,说明了父亲出外一天劳动时间之长;“很疲倦”描写父亲的神态,表现他劳累的程度;“磨穿了底”说明他走路之多、之远。 4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5根源在于农村的经济落后。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 (二)1指代考入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2节选的文章共写了三
13、件事,第一件事是“我”考上师范学校,母亲不辞劳苦,为“我”筹到十元保证金,含泪送“我”上学,为的是儿子有出息;第二件事是母亲割舍对女儿的疼爱,送女儿出嫁,为的是不耽误女儿的青春;第三件事是除夕时母亲送“我”返校,自己孤独地度过那凄惨的除夕。 3比喻;说明三姐帮母亲做了许多事情,是母亲的得力助手。 4表现出母亲疼爱儿女、深明大义、坚强、朴实的性格特点。 5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热爱、歌颂与赞美,并表达了“我”失去母亲的悲伤,对母亲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 (三)1此处先用“?” ,代表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在此处用问号,表示自己心中的疑问;用“!” ,代表他内心的吃惊,父亲的衰老,使他
14、由衷地发出内心的感叹。 2插叙;回忆开学时父亲为了挣钱让我上学,到山上去做开山卖石的危险工作。 3文章中第10段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 拖哒、拖哒渐渐远了” ,这几句描写,表现了父亲工作的辛苦与危险,衣着的破旧说明生活的艰辛,走路的声音说明父亲的劳累。通过这些描写不仅可以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上学,付出艰辛的劳动,其中蕴含着深深的爱子之情,同时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与深爱,这一切对生活贫苦的父子俩来说又显得是那么的无奈。 4 “似乎”表示好像,并不十分确定,其实在作者的心中是多么不希望父亲变老呀;“真的”又十分肯定地认为父亲老了。从文中可以看出, “我”看到父亲的容貌、背影,认为他已经老了,也是文章开头父亲自己认为老了的话的认可。 5文章开头就交代了“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 “才”说明父亲年龄并不老,结尾又对自己提问“真的老了吗” ,也是对读者提问。几次提到父亲的“老” ,说明作者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里有对父亲艰辛生活的理解,有对父亲为自己辛苦劳累的理解,也有对父亲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