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和白鹿原的比较红旗谱是50年代、60年代中国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它出版后便被称为“史诗式的作品”,是以概括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伟大历史图景”,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白鹿原是9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与当年的红旗谱一样,它面世后便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也获得“史诗式作品”的评价。这两部重要长篇有着惊人的可比性,而且通过这两部历史叙事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个时代中国文学不同的创作风貌,进而去探讨当代历史叙事的变化及其精神结构的变动。两部作品的题材范围相近,都是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生活。更耐人寻味的是,小说艺术的出发点也惊人地相似:梁斌遇到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这位老人的三个儿子都为革命牺牲了,他“个儿不高,额部很宽.说话腹音很大,腿脚矫健,给人的印象非常精干、智慧”。这就是朱老忠的原型。陈忠实酝酿白鹿原时,有一位老人向他介绍了一位族长式的人物,“这人高个子,腰总是挺得端直直的.”这是白嘉轩的原型。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审视历史的艺术视角也有所不同,创作风貌也自然很不一样。从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