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是 谋划未来五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也是各级政府履行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和编制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一、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一)发展基础“十一五” 时 期是我省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教育事业大投
2、入、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 十一五” 规 划确立的各项任务 ,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阶段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稳步进入大众化三大跨越,教育改革和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教育“五率 ”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 ,全省坚持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职业教育就业率、高等 3 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为重点,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2007 年通过国家验收。2010 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9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 98.74%,比2005 年分别提高了 0.92、4.69 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普及步伐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 2005 年的 60%提高到 76%,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之比为 47.4952.51,实现了大体相当的目标要求。普通高中建设得到加强,通过优质高中工程建设,全省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明显增加,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各项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我省加大了 对职业教育
4、的投入,全面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大改善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全省共有 41 所国家级重点、35 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 所国家骨干和 6 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职业教育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 96以上,高、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到 123.54 万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2005 年的 20.5%提高到 25.5%。全省新增 4 所普通本科高校和 6 所高职院校。新增博士学位立项建 4 设单位 3 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14 个。在教育部第一轮本科高校评估中,7 所高校获得“优秀
5、” 。“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共达 37.96亿元,比“十五” 期间增 长 3.4 倍。启动了高校科技创新“311 工程”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3项。全省高校获省自然科学奖 62项、技术发明奖 9项、科技进步奖 117项,分别占所设奖项总数的 98%、36%、30%。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为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免费“ 四个同步” ,即免除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步、农村与城市同步、民办与公办同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中小学生同步。建立了“大中小学
6、全覆盖,免助奖贷相结合” 的贫困家庭学生 资助体系,每年受益学生达 600 多万人。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制止,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阳光 ”招生工程 顺利推进,人民群众 对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教育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课程与岗位、基地与车间、师资与师傅”等多方面的对接,基本形成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育人、办学机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继南昌大学“211 工程 ”加快建设 并实现江西省与教育部共建之后,全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实现了省、部(行业)共建,共建高校总数达到 8 所。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依 5
7、 法治教有了新的进展,依法治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新增 2 所孔子学院,总数达到 3 所。教育经费保障更加有力。2010 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突破400亿元,达到 448亿元。 “十一五” 期间 ,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 1668亿元,比“十五 ”期间增长 1.4 倍,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 1114亿元,比“ 十五” 期间增长 1.9 倍。连续四年增加普通高校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增加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生均经费。提前一年达到中央要求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普九 ”债务得到化解,高校 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办学条件,
8、优化了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师数量得到进一步补充。从2010 年起,首次实施中小学教师招聘省级统筹,当年全省共招聘中小学教师达 6000 余人。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全省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 2005 年的 97.6%、92.98%、71.13%提高到 2010 年的 98.99%、 98.02%、 88.29%。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结构进 一步优化。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总数的 48.21%,比 2005 年提高了 21.42%。连续三年面向国内外共公开选拔了 60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副校(院)长,高校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
9、化。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开展向王茂华、蒋国珍等英雄模范教师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积极性。 6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最多的五年。回顾发展历程,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江西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教师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教育
10、创新,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坚持把中央的要求与江西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些经验,是新征程中宝贵的财富。展望未来,全省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专栏 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 2005 年情况 “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 年实际完成情况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01% 99%以上 99.93%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 94.05% 98%左右 98.74%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 58% 70%以上 7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60% 75% 7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
11、.5% 25% 25.5% 7 (二)机遇挑战“十二五” 时 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时期,是落实国家和江西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攻坚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重要机遇期。教育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从国际看,当今世界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民族兴旺、国家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地位,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
12、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省内看,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对科技、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教育发展的空间愈加广阔。人民群众对教育期盼更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民生的改善、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由“有学上 ”转向“上好学” ;就学途径由“ 单一”转向“多元” ;学 习由“阶段性”转向“ 终身性”;大中专毕业生由“能就业”向“ 就好 业 ”转变。人民群众 对教育供给 的个性化、多样化,为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13、,提供了不竭动力。教育发展后劲将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 8 十多年来的积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省各级各类教育已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省情教情的发展新路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民办教育发展、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教育经费筹措等方面创造了有益经验。教育发展的理念更加科学,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发展的保障将更加有力。未来五年,全省经济总量将跨越万亿元台阶,并向 2 万亿元迈进。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 4%目标的实现,教育投入将大幅度
14、增加。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正在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教育,全社会更加支持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氛围将更加浓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强大。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一方面,江西仍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有限的财力与不断增长的教育投入需求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我省教育现有发展水平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较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较弱,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不强。教育改革发展还需要应对许多新课题、新难题,东部地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
15、化,中部地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对江西教育形成新的压力。总体而言, “十二五” 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9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为主 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 优先发展、育人为 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的工作方 针,夯实教育发展基 础,优化教育结构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16、,提升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继续提升教育“五率 ”水平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办、社会乐助、家长乐意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做出更大贡献。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同时,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
17、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 10 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取向。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注重科学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发挥教育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效益。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的关系。强化质量意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
18、一,注重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积极开展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形成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紧紧依靠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推动全省教育科学发展,既需要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也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标
19、准的基础上,从自身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实际出发,合理定位,找准问题,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1 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关系。在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坚持改革方向,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同时,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四)主要目标“十二五” 时 期全省教育事 业发展的总体目 标是: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得到更明显的体现,教育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到 2015 年,全省教育整体实力在中部地区排位靠前,并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积极开展。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更加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3%。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职普比大体相当。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6%,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 125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 88 万人)。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面达标,职业学校“ 双 师型 ”教师所占比例达到 40%左右,高等学校 专任教师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