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00646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20 世纪 30 年代初,德、意、日法西斯兴起并先后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进行了英勇抵抗。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苏联、共产国际和国际社会进步力量积极支持弱小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主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西方大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一节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战争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部,是个古老的农奴制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位于北非东部,扼红海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就

2、是西欧列强掠夺的对象。只是由于地处英、法、意 3 国在非洲进行殖民掠夺尖锐矛盾的包围点,3 国都不愿它成为某一国的单独殖民地,因此直至 30 年代还保持名义上的独立。1930 年 1 月,代表保守势力的女皇扎娣图病死,由“青年埃塞俄比亚派”领袖塔法里马康南即位,称海尔塞拉西一世。这一派代表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巩固国家独立和统一。1922 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希望扩张领土,妄图独霸地中海,重新分割东非和北非的英、法领土。1929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阿比西尼亚,但想达到目的

3、,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使意大利得以成功侵占埃塞俄比亚。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 年1 月 7 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 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牺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为实现称霸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野心,把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意大利便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埃塞俄比亚(当时名“阿比西尼亚”)。1934 年 12

4、月 5 日,在意属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有争议的埃国奥加登省瓦尔瓦尔地区,意大利挑起了边境冲突 。1935 年 10 月 3 日,经过长期准备的意大利军队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两线出击,向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进攻,意埃战争爆发。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塞拉西一世 的率领下,以“与其生为敌奴,不如死为埃鬼”的豪言壮语 相激励,英勇抵抗意大利侵略者。1936 年 3 月,意军在阿珊古湖击溃了埃正规军,才取得进展。5 月 1 日,塞拉西携眷流亡英国;5 日,意军进入亚的斯亚贝巴;9 日,意大利国王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自兼“埃塞俄比亚皇帝”号。不久,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为意属东非。意大利侵略埃塞俄

5、比亚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意大利的战争目的。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并加紧侵埃准备。选择埃塞俄比亚,主要基于一下几个原因:首先,埃塞俄比亚位于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中间,占据埃塞俄比亚可以打通两块块意大利殖民地的联系,使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而且在地理上还可以将英埃苏丹和英属肯尼亚之间的联系切断,

6、为将来占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提供便利。其次,埃塞是意大利人心中的一个心结。1896 年 3 月 1 日,埃塞国王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杜瓦战胜意军。意大利政府被迫于 10月 26 日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 ,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作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其作为主权国家的完全独立,并赔款 1000 万里拉。发动对埃塞的战争容易得到意大利人对于复仇的渴望,因而获得支持。最后,则是基于转嫁国内危机的考虑,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意大利也深陷其中。而且出于转移国内不满以及转移公众视线、提高法西斯党及他本人威望的目的,也驱使墨索里尼发动这场战争。1934 年 12 月 5

7、日发生的“瓦尔瓦尔”事件,使意大利找到了发动战争的理由,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意大利于 1935 年 10 月 3 日,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1936 年 5 月 5 日下午 4 点,占领了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最终沦为意大利殖民地。英法美及国际联盟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态度: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 年 1 月 7 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 。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牺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

8、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 1935 年10 月 3 日,发动了侵略战争。1935.8.31,美国会通过“中立法” 。规定:美国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军火。1935.10.5,美国务院发表公告:对意阿双方实行军火禁运,但不限制原料和战备物资输出。英法操纵国联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国联不得不在 10 月 7 日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接着于 10 月 19 日决定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最怕的就是封锁苏伊士运河和石油禁运。但英国根本不想封锁苏伊士运河,让意大利军队源源不

9、断的运到埃塞俄比亚。美国作为意大利的主要石油出口国,源源不断的给它输血。经济制裁固然也使意大利受到一些损失,但这不过是象征性的。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尽管有这些措施,同时世界舆论也普遍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为,但是除了道义上的支持以外,并没有给予埃方更多的实质性援助,而意大利发动战争急需的石油、煤、铁矿石都没有予以禁运,因此国联的决议看似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实质上则是对意大利的纵容。但是,埃塞俄比亚人民没有屈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二战爆发后,在盟军的支持下,于 1941 年 4 月光复亚的斯亚贝巴。同年 5 月 5日,塞拉西回到首都复位,年底,埃军将入侵者全部赶出了国土。二、共产国际

10、第七次代表大会随着法西斯的兴起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各国共产党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列。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总结反法西斯斗争的经验教训,剖析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时指导各国共产党和人民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35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25 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 65 个国家和地区的 510 名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大会上作了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统一、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任务的报告,指出法西斯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

11、开恐怖独裁” ,德国法西斯“已经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主要挑拨者” 。报告指明了反对法西斯的方针与方法,强调必须建立工人阶级的统一战线来努力制止法西斯夺取政权,推翻法西斯政权,认为工人行动的统一,是当时具有头等意义的大事。报告也特别强调了建立反法西斯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建立起反法西斯人民阵线,这一阵线在工人阶级的基础上,包括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所有进步力量。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是在法西斯兴起的阶段,无产阶级和城乡劳动群众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报告号召各国共产党制定能够代表各阶层人民利益的纲领,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战线,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所提出的建立广泛

12、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张,也是对世界已经开展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经验总结。季米特洛夫还充分肯定了法国、西班牙等国建立人民阵线及人民阵线政府的做法与经验,赞扬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示“坚决地支持中国人民争取从一切帝国主义强盗及其中国走狗那里完全解放出来的斗争” 。大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 ,进一步揭露了法西斯的阶级本质,呼吁各国人民行动起来反对法西斯,制止战争的爆发,要求各国共产党建立起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会议决定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一般不直接干涉各国党内部组织的事务” 。这样,大会体现了共产国际在策略方面的重大转变,纠正了以往“左”倾宗

13、派主义的错误,不仅有利于最广泛地团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从事反法西斯战争,而且也有利于各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世界上法西斯兴起并开始发动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在对世界形势的准确分析、反法西斯斗争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各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世界主要矛盾,采取正确路线和方针反对法西斯势力和法西斯侵略,提供了及时的引导。同时,大会也对各国共产党通过反法西斯斗争,将民族解放战争与社会革命结合起来,争取社会主义前途有着重要影响。三、西班牙内战1930 年,西班牙开始实行民主共和制,遭到国内各种保王派与右翼势力的激烈反对和破坏。1936 年,西班

14、牙人民阵线政府建立,推动各项改革。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为首的西班牙反动势力策动叛乱,企图以武力推翻政府,西班牙内战爆发。人民阵线政府领导西班牙人民开展了捍卫民主共和的英勇斗争。德、意法西斯支持西班牙反动势力并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共产国际与国际正义力量积极支持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而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则推行“不干涉”政策,纵容和支持以佛朗哥为首的叛军。西班牙民族解放与反抗外敌侵略的正义战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1、西班牙内战与德、意武装干涉20 世纪初,西班牙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衰败的半封建性质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班牙社会矛盾尖锐。从 1917 年到 19

15、22 年,西班牙更换了 11 届政府。1923 年 9 月,普里莫德里维拉将军通过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遭到西班牙人民的强烈反抗。1930 年,德里维拉被迫辞职,继任的贝伦格尔将军组织的新政府仍然无法平息广大民众要求共和的呼声。2 月 12 日,贝伦格尔政府辞职,新组成的阿斯纳尔政府于 4 月 12 日颁布举行市政选举的法令,并举行全国选举,共和派在选举中获胜,国王阿方索逃离西班牙。1930 年 4 月 13 日,西班牙自由共和党领袖阿尔卡拉萨莫拉组成临时政府,宣布共和国成立,并于 1931 年 12 月 9 日通过新宪法,规定实行普选制,设立一院制议会,政府对议会负责,实行政教分离,推行教

16、育世俗化,保证言论、出版自由,允许加泰罗尼亚享有地方自治权等。1932 年 9 月 9 日,临时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法案,规定在大地产集中的区域进行局部重新分配地产。9 月25 日颁布了加泰罗尼亚自治宪章。西班牙共和国进行的改革遭到各种保王势力的破坏和反抗。1933 年 2 月 28日至 3 月 5 日,西班牙各右翼党派在马德里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天主教行动党为核心的西班牙自治权利同盟,简称西达党。10 月 29 日,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普里莫德里维拉之子)建立了法西斯政党即西班牙长枪党,其纲领以墨索里尼主张的法西斯理论为基础,与德国纳粹党性质相同。12 月 3 日,西班牙举行议会选举,

17、右派联盟和中派获胜。12 月 16 日,以亚莱鲁斯为首的新政府组成,该政府与其后的历届政府从 1933 年 11 月起到1936 年年初,都采取了反改革的政策。西班牙右翼政府的政策遭到共和联盟、左翼激进社会党等左翼势力的反对。1934 年 10 月 5 日,工人社会党发动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马德里、巴斯克、莱昂等一些城市从罢工发展到起义,史称“十月起义” 。尽管起义失败,但推动了西班牙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建立。1936 年 1 月 15 日,共和联盟、共和党左翼、社会党、共产党等党派组成人民阵线,其纲领是:大赦 1933 年 11 月以后被捕的政治犯;降低赋税和消灭高利贷,减少地租,普遍发放农业

18、贷款,废除现有的租佃法,分配土地给农民和佃农;提高劳动者工资。在 2 月 16 日的大选中,人民阵线获得胜利,组成了以曼努埃尔阿萨尼亚为首的左翼共和党一共和联盟联合政府,并立即实施人民阵线纲领,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西班牙反动势力在选举失败后,决定以武力推翻共和国。金融资本家、大地主贵族、教会上层教士、军队上层反动将领是武装叛乱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法西斯组织西班牙长枪党、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雇佣殖民军、西班牙国民警卫军是叛乱的基本力量。叛乱的发动者还向墨索里尼求援获取军事装备。1936年 7 月 17 日,武装叛乱从西属摩洛哥开始。18 日,西班牙各城市爆发叛乱。19 日,佛朗哥从西班牙加那

19、利群岛飞抵西属摩洛哥德士安,成为叛军首领。叛乱迅速向西班牙全国蔓延。针对武装叛乱,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号召并领导人民进行武装反击。7 月19 日,马德里武装警备队、巴塞罗那和加泰罗尼亚地区以及多个城市的叛乱被平定,佛朗哥率领的叛军仅控制着西班牙北部和南部的部分省份。佛朗哥叛军在未能取得叛乱成功的情况下,急于从摩洛哥增派军队到西班牙,由于海峡被西班牙共和国军队所控制,遂向德国与意大利求助。德、意立即插手西班牙内战。德国快速介入西班牙内战有几个原因。首先,德国认为可以将英法的注意力从德国重整军备方面引开。其次,西班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扼制地中海西部的通道,如果控制了西班牙,就可以使法国腹背受敌,还能

20、切断英国通往中东的交通线。德国还企图获取西班牙的铁矿与铜矿。再次,德国希望通过与意大利共同介入西班牙内战,拆散英、法、意因埃塞俄比亚问题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另外,德国还将最新研制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运到西班牙,将西班牙内战作为新式武器的试验场。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主要是企图控制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从而获得东地中海霸权。7 月 28 日,德国派飞机将叛军 14 000 多人和大量军需物资从摩洛哥运往西班牙。在此前后,德国将几批德国的机枪、大炮、坦克和军事技术人员运到葡萄牙的里斯本以及其他港口,为直接干涉西班牙内战做准备。1936 年 11 月,德国秃鹰军团以及 600 多架飞机、约 20

21、0 辆轻型坦克和 700 门大炮运达西班牙。德国在柏林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叛军的特别参谋部。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向佛朗哥叛军提供了总计约 5 亿马克的军事援助,派出军队约 5 万人。1936 年 8 月,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武装干涉西班牙委员会。整个西班牙内战期间,意大利投入兵力达 15 万人,消耗军费约 140 亿里拉,提供近 1 000 架飞机、2 000 门大炮、700 辆坦克、12 万辆汽车,还有数目巨大的各种军械装备等。正当德、意直接参与西班牙叛军叛乱、大肆干涉西班牙内战之时,英、法却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6 年 8 月 19 日,英法互换照会,宣布对西班牙实施武器和战争物资禁运, “

22、不干涉”政策开始生效。到 9 月 3 日,共有 27个国家签订了“不干涉协定” 。9 月 9 日, “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在伦敦成立,由英国财政大臣摩里逊担任主席。德、意两国也参加了“不干涉协定” ,打着“不干涉”旗号继续向佛朗哥叛军输送武器和派遣干涉军。而未参加“不干涉”协定的美国尽管宣布“中立” ,但同时又是佛朗哥叛军所需燃料的主要提供者,美制武器弹药也经过德、意源源不断地送到叛军手中。因此,所谓的“不干涉”或“中立” ,实际上只是对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的扼杀,对佛朗哥叛军非常有利。英、法等西方大国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对西班牙人民阵线的敌视,将其归咎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操纵,并担心其蔓延至欧

23、洲其他国家,希望德意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成为“德国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十字军进军的第一个战役” ;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绥靖德、意,缔结新的洛迦诺公约。因而不愿在西班牙内战问题上与德、意冲突。2、苏联和国际纵队的支援西班牙内战一开始,共产国际就号召各国共产党和进步组织与人士声援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苏联起初也参加了“不干涉委员会” ,力图阻止佛朗哥叛军得到外来援助。苏联旗帜鲜明地支持西班牙共和国,1936 年 8 月 3 日,莫斯科十多万群众高举“不许干涉革命的西班牙!”的标语牌在红场举行游行示威,声援西班牙共和国。当看到“不干涉”的情况完全相反时,苏联政府于 10 月23 日正式宣布支持西班牙人民阵

24、线政府。到 10 月底,苏联人民自发为西班牙人民募集了 4 700 万卢布。从 1936 年 10 月至 1938 年 8 月,苏联向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各类武器,组织约 3 000 名志愿人员直接参加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其中包括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及各类专家。据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统计,从 1936 年 10 月至 1939 年 1 月,苏联向西班牙提供的武器有:飞机 648 架、坦克 347 辆、装甲车 60 辆、火炮 1 186 门、机枪20 486 支、步枪 497 813 支。1937 年 5 月 15 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写信给西班牙共产党

25、,表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的热情支持。国际社会进步团体也在巴黎成立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国际委员会,募集援助捐款、医疗以及各类生活物品。罗曼罗兰、萧伯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欧内斯特海明威、约里奥居里等世界著名人士,呼吁国际社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反抗法西斯野蛮行为的斗争。1936 年 10 月 22 日,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批准建立国际纵队,来自世界 54个国家的共产党员、社会民主党员、无党派进步人土通过公开和秘密途径汇集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国际纵队的誓词写道:“我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鲜血。 ”国际纵队总共有七个,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团

26、体,如法国的“巴黎公社百人团” 、德国的“台尔曼营” 、意大利的“加里波第旅” 、美国的“林肯大队” 、白求恩率领的加拿大医疗队、旅居欧美的 100 多名华侨组成的“中国支队” 。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曾送锦旗给支队战士,上面写着:“中国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整个内战期间,国际纵队的人员达到近四万人,其中近一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参加国际纵队的苏联军事顾问帮助西班牙共和国建立共和军,训练飞行员、坦克手、步兵,参加制订军事行动计划。国际纵队在保卫马德里和其他一些重大战役中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国际主义的英雄篇章。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奔赴前线报道战

27、事。他根据西班牙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写作了第五纵队 丧钟为谁而鸣等优秀的战地作品。1938 年 10 月,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根据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决议,决定从西班牙撤出志愿军。国际纵队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1936 年 10 月,西班牙共和国军队和国际纵队进行了著名的马德里保卫战。11 月 7 日,佛朗哥叛军在德国军队的支持下向马德里发动总攻,但未能向前推进。西班牙共产主义第五团各营,国际纵队“巴黎公社百入团”等部队坚守在前线最艰苦的地段。马德里 25 000 名共产党员有 2 000 人在前线作战,妇女儿童也参加到战斗之中。苏联的 50 名坦克

28、手驾驶坦克,100 多名飞行员驾驶飞机加入到保卫马德里的行列。从 1936 年 9 月至 1937 年 3 月,叛军四次大规模的攻势被击溃。1937 年 3 月 8 日,有四个师的意大利正规军在瓜达拉哈拉地区发动进攻,德国提供飞机、坦克和大炮支援。十天之后,共和国军队转入反攻,击毙击伤意军数千人,俘虏意军 1 000 人。此后,共和军与佛朗哥叛军形成了较长时间的对峙。马德里保卫战开始后,1936 年 10 月 7 日,以左翼社会党人拉哥尔卡瓦列罗为首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颁布法令,宣布没收共和国敌人的一切财产,把 542 万公顷土地以及大地主的财产分配给 38 万户雇农和农民。10 月,又颁布了

29、一系列改革法令,如劳动保护、提高工资、限制童工、男女平等、八小时工作制等。11 月,共和国政府迁到巴伦西亚。1938 年后,社会党人胡安涅格林组成第二届人民阵线政府,并于 4 月 13 日发布了“十三条纲领” ,宣布战争的目的是保证西班牙的绝对独立和完整,将领土从外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尊重各地区自由而不损害西班牙统一,重申保留社会改革的各项举措等。人民阵线政府继续推行民主改革,极大地鼓舞了西班牙人民,是马德里保卫战能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西班牙共和国军队在进行了近三年的顽强抗击后,最终在佛朗哥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的联合绞杀下失败。1938 年 3 月 11 日,德国法西斯

30、军队侵入阿斯图尼亚。6 月,叛军对巴伦西亚发动猛烈攻势,被共和军击溃。7 月 25 日,共和军发动埃布罗河战役,佛朗哥叛军投入最精锐的部队,战斗持续达四个月之久,共和军主力在此役中遭受重大损失。1939 年 1 月 26日,共和军放弃巴塞罗那。2 月 11 日,叛军占领了整个加泰罗尼亚。2 月 27 日,英、法撕下“不干涉”面具,承认佛朗哥政府,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3 月 6 日,共和军中央战线新任司令卡萨多上校发动军事政变,请求与叛军谈判,但佛朗哥坚持共和军无条件投降,卡萨多逃亡英国。3 月 28 日,马德里陷落于叛军之手。西班牙人民的抗争既是阻止法西斯独裁势力上台、捍卫民主共和的

31、斗争,也是反对德、意武装干涉,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的正义战争。西班牙共和国坚决抗击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的战争,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尽管最终失败,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军民就对日本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西方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奉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以 1937 年的“七七”事变为开端,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中华民族团结抗日,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粉碎了日本短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开辟了对日持久作战的广阔战场。1、 “九一八”事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32、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法西斯国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就开展了局部抗战,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早在明治年间,日本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开端,日本对华侵略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占领中国山东,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日本法西斯势力兴起,其侵略中国的活动更加猖獗。中国东北东连朝鲜,北邻苏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日本向中国全境扩张的必经之地,也是日本占领中国进而北攻苏联西伯利亚以及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的前沿。1927 年 6-7

33、月,日本田中义一内阁(19271929)在东方会议上就表露出用武力占领中国东北的野心。1931 年 1 月,日本“满铁”副总裁松冈洋右(18801946)就公开叫嚣“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 。6 月,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会议制定了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 ,准备用武力占领中国东北。同月,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18851948)等人制定了在沈阳柳条湖爆破铁路、进攻沈阳进而占领东北的计划。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按预定计划在中国东北柳条湖炸毁了南满铁路一段,并污蔑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悍然大举进攻中国东北。1932 年 2 月,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3 月 1 日,日本炮制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策应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进一步向华北扩张,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1933 年 3 月上旬, 日军攻占热河全境并向长城一线推进,继而突破中国军队防线,进入河北滦东地区。1936 年 8 月 11 日, 日本内阁在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中提出全面掠取华北战略资源的计划,9 月向中方提出开发华北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