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02797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丹阳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 年)丹阳市国土资源局二一一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第二章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3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 .9第四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12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17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20附件:1、附表2、附图3、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 年)编制说明1第一章 总 则一、目的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是为了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的意见 (苏国土资发【2011】216 号)文件精神,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

2、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以及特殊类土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依据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94 号令)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的意见 (苏国土资发【2011】216 号) 、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 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镇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 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 江苏省丹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其它

3、相关行业规划;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4、丹阳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三、适用范围本规划的适用范围为丹阳市,总面积 1059 km2。2四、规划期限和基准年本规划以 2010 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 20112020 年,规划近期20112015 年,规划远期 20162020 年。3第二章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一、地质灾害现状丹阳市环境地质条件相对较为简单,但是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以及特殊土体(附图 1) ,主要分布在访仙、后巷、埤城、界牌、陵口以及皇塘等乡镇。(一)滑坡、崩塌受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降雨作用的影响,丹阳市已发生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

4、布在访仙、后巷、埤城等镇的低山丘陵区;已发生地质灾害在人类经济活动及降雨的作用影响下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由露天开采矿产资源引起的。根据丹阳市滑坡和滑崩隐患点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滑坡、崩塌隐患 22 处,其中 17 处为岩质滑坡、崩塌隐患,5 处为下蜀土滑坡、崩塌隐患。(二)特殊土体丹阳市内特殊土体主要有膨胀土(下蜀组) 、淤泥质软土和砂土。1、膨胀土主要分布在丹阳市山前岗地区,普遍堆积有厚度不等的下蜀土。下蜀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即遇水膨胀、脱水收缩的特性。据区域资料,下蜀土的自由胀缩率在 4065之间,具有中弱胀缩潜势。下蜀土垂直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入渗,在其与下伏基岩之间的结

5、构面附近或内部不同岩性结构面之间易形成滞流,软化土体,并加大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滑坡。若在施工中不注意这一工程地质特性,则可能造成工4程建筑因膨胀收缩而产生裂缝、挤压或地基下滑。在斜坡地带,下蜀土的胀缩性还常导致斜坡失稳。2、软土丹阳市 30m 以浅软土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埋深一般在 2-5m 之间,厚度一般在 2-7m,主要分布于云阳镇、司徒镇、陵口镇以及导墅镇等,其它低洼平原地区呈片状分布。厚度大于 7m 的软土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的后巷镇、新桥镇和界牌镇(附图 2)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具有流变性、触变性的特点,工程地质性质差。工程建设中,极易

6、引起地面形变而对诸如路基、建筑物等造成危害,特别是当软土在基础下厚度、埋深不同,受外荷载作用下排水条件各向不同,以及各部位的荷载不同,常引起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倾斜、开裂,甚至损坏、倒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3、砂土丹阳市 30m 以浅砂土发育较少,岩性为粉土,主要分布于陵口镇-吕城镇、导墅镇-皇塘镇、新桥镇和界牌镇。顶板埋深一般在 4-10m,厚度一般 2-12m(附图 3) ,其中界牌镇、新桥镇的张家村-钱家湾、陵口镇区以及皇塘镇被分布厚度大于 12m,顶板埋深一般大于 6m。砂土的特点是沉积时代新,沉积速度快,颗粒细且均匀,压密程度低,连接性差,饱水,且潜水位埋深浅,在地震和动

7、荷载强烈作用下,砂性土的内部结构遭受破坏,容易产生砂土液化,在基坑和地下工程开挖中,易引发涌水、流砂及基坑壁坍塌等问题,影响到附近已有建筑物5的安全,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首先是受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的,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因素,后者激发了地质灾害或者说加速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进程和规模,当然包括危害程度。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变化,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规划区地质环境脆弱点表现

8、在多个方面,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条件。(二)已发现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成灾。(三)丹阳市长江沿岸和局部的低洼冲湖积平原区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砂土,易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灾害和砂土液化,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四)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6丹阳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展较早,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了区域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自 2000

9、年开始,丹阳市先后完成了全市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勘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丹阳市地质灾害隐患、掌握了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分布状况、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并划分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扎实依据。(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落实了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并帮助当地政府建立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制度、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等。(三)推行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

10、性评估工作中,按照“一门式” 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受理-评估-认定- 备案程序。(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从 2000 年以来,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和成绩。对于分布在市区的滑坡、崩塌危险点,基本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组织政府落实群众参与(先由专业队伍指导) ,由上至下的群测群防体系。丹阳市一些位于景区、重要道路、重要开发区的露采矿山亦已关闭,根据轻重缓急对关闭宕口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并对部分停采宕口7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恢复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取得了初步成效。(五)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得到宣传普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台等

11、多种媒体,在每年“4.22 地球日” 和汛期,多次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并结合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对群众义务监测员及受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识灾、防灾、避灾等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广泛宣传,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保护地质环境和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得到了增强,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四、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是,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的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使得一些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防治工程无法得到及时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二)工程建设设防重视不够,减灾基础设

12、施标准低工程建设设防至今尚未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在场地选址、设防标准上,由于忽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而留下不少隐患。(三)工程建设中,防灾工作力度不够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工程经济建设规划前期论证工作中有时忽视了地质灾害这一因素,经常出现次8生灾害,加剧了地质灾害的损失,所以,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是当前以及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四)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导致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手段落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五)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群众的防灾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不够,资料还未实现完全共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能全面展开。群众对特殊类土(膨胀土、软土、砂土)灾害的危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