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05824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部发展能力研究十个重大项目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 部 发 展 能 力 研 究 ”十 个 重 大 项 目 选 题建 议 表一、研究方向说明:“西部发展能力”的研究领域(方向)设置应与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建设目标宗旨具有一致性;研究方向应加以凝练,原则上设立三个研究方向,三者有明显的区分度、形成互补、共同支撑建设目标的实现。每个研究领域说明控制在 1500 字以内。研究领域之一本研究领域的特色和意义一、特色二、意义研究领域之二本研究领域的特色和意义一、特色二、意义研究领域之三本研究领域的特色和意义一、特色二、意义二、重大选题说明:重大选题应结合“西部能力发展研究”主题未来五至十年(重点结合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等西部文件和关于加快构建

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智库建设文件精神)发展趋势,拟定 10 项各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选题,选题应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与“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主题和贵州大学“前期研究成果、优势与特色”相一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形成标志性成果。每个选题说明控制在 1000 字以内。选题之一选题说明选题之二选题说明选题之三选题说明示例一:研究方向描述研究方向之一 西部山区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和意义一、特色本研究方向依托贵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我国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的

3、山区大都处于欠开发、欠发达地位,并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构筑“两江”生态屏障,直面山区绿色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约束和障碍等现实难题,是本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特色所在。本方向在该研究领域已具备较扎实的研究基础,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重在整合与应用,以解决山区绿色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以下领域:1、将制度、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与山区绿色发展联系起来,注重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整合及其关联,为山区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2、特别强调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制度移植的整合关系、制度实施机制对山区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内

4、生性制度的演进规律、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矛盾、冲突与融合,形成一个对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有解释力的分析工具。3、山区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制度体系研究。研究发展绿色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关注各类主体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保障、激励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提出加快推进山区绿色发展的制度及运行机制建设建议。本方向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并完成了西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结构与效益比较研究、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创新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分别于 2011 年、2012 年立项),同时还主持了教育部、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

5、课题、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省软科学基金、省长基金、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课题等省部级课题 60 余项,主持并完成地方政府委托研究的横向课题 100 多项。在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00 余篇,近 30 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转摘。100 余篇论文被 SSCI、CSSCI 收录。出版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专著近 20 部,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著作)1 项、省社科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12 项。二、意

6、义理论意义:对山区内性制度演进机制、不同制度的共时关联和历时关联等的研究对于完善现有制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现实意义:对山区制度、制度变迁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探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有效机制,可以为山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示例二:重大选题描述重大选题之一 山区县域农地流转的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协同演进机制研究选题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方面形成了城镇用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和以往相比,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老龄化特征十分突出,在不少山区因为无人耕作,甚至出现成片的撂荒农地。这样一来,即便是

7、考虑到空间分布的约束,我们仍然可以概括地认为:农地产权的流转既有着巨大的需求,也不乏充足的供给。这从当前山区农地自发流转既有不同的形式、也存在大量撂荒土地、以及城镇用地需求大灯现象便可以得到验证。同时,山区县域由于地形的天然分割,农地适度规模流转存在更大的市场风险,习俗产权的影响,也使得农地流转主要局限于本村宗亲之间的流转。但是,在少数资源富集山区,在内生制度的作用下,也出现了外生制度没有约束的产权流转形式,比如旅游山区县出现的小产权房现象。因此,可以发现,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县的农地流转在内生制度的作用下,一方面因为市场发育不足,农地流转的适度规模低,另一方面,在市场力量对山区优势资源的开发

8、过程中,内生形成一些不被当前农地制度认可的产权形式。与其他地区相比,山区农地分布破碎、水土易流失,由于山区县域经济整体落后,二、三产业不发达,依赖土地发展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山区农地资源是更为稀缺的重要资源。探索建立山区农地流转的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协同演进机制,理论农地产权关系,最大化农地收益,是事关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将在我国选择若干山区县,就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运用产权理论分析工具,探讨建立山区县域农地流转的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协同演进机制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对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是基地的优势和特色所在。长期对该问题的跟踪研究,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团队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也相当了解。前期的研究基础使得本课题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农地资源仅仅是山区众多资源中的一种,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持续关注该课题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形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在内的研究体系,并根据研究进展,将相关研究成果集成建设为山区资源绿色开发数据库,形成基地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