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补偿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补偿的问题由来已久,我国有关翻译研究的记载始见于佛经翻译,至 今已有多年。多年来有关翻译补偿的理论研究却少之又少。而由于翻译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性,正如奈达所言“既然任何两个会话者对相同的音系,词汇、语法和语篇特征都没有完全相同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在语言交际中总会有一些损失或扭曲。补偿便成了翻译时不可或缺的翻译手段。 其次,对补偿的少有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定义模糊,分类不清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补偿仅为弥补翻译过程中意义上的损失,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声音、效果、修辞和意义皆属补偿范围。在分类中,有的研究者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将补偿划分增义,注释等,甚至于将归化和直译也划分为补偿中的一类,而有的研究者则从补偿的位置这个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同位补偿及异位补偿等。最后,建立完整的翻译补偿研究理论体系,对于我国翻译学的建立也有着重 要的意义。 我国早在1951年就由著名翻译家、翻译通报主编董秋斯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主张。他在一篇题为论翻译理论建设的文章中写道:“早就有人说过,翻译是一种科学。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