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三语文摸底考试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 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所谓“春秋笔法” ,也叫“ 春秋书法 ”或“ 微言大义” ,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
2、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 ,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 “褒贬惩劝,各有义例” ,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
3、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 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最终完成“春秋笔法” 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 ,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
4、。春秋笔法由写史“ 义例” 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 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
5、和理想。孔夫子写春秋 ,本来是要用“ 直笔” 来使“ 乱臣贼子” 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 ,可见写“ 直笔 ”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 春秋笔法” 的一项是A.林黛玉进贾府 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 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C 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
6、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 ”用了一个“ 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人,斜穿心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人,穿胸偏右出”。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编写春秋 ,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 ,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 “褒贬惩劝,各有义例” ,形成了所谓的“ 春秋”笔法。B.左丘明最先对“ 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 实例解说了“ 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但行文多附会
7、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 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来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B.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 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C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 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D.春秋笔法除了
8、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笔,孔子 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 ,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
9、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 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
10、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解释,不正确韵-项是(3 分)A试作六论 ,援笔而成 援笔:提笔,执笔。B世颇谓偃蹇不偶 偃蹇:骄横,傲慢。C
11、巩视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无欲貌。D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斟酌:仔细地比较。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 “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 ”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 语 诗经 尚书 礼记 乐经
12、 周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 论 ,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
13、集,师去,市里不知。(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小题。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 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范停: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悴,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8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5 分)9词的下阕表
14、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
15、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倒插门 赵新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立春问道:爹,好吃?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
16、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凑合说: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
17、事么?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
18、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 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凑合想,亏你说
19、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
20、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深层含义。这个名字暗示了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同时反衬了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B小说题目是“ 倒插门”,但全文主要情节 与“倒插门” 没有关系,这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故意为之,他是要借这样奇异的题目吸引读者;C “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这一细节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 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D小说写立秋出场,是“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 ”, “忽然”说明他的出现令凑合老汉感到意外
21、, “闪”字则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E小说人物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凑合老汉说的“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一连三个“记”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2)小说 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3)凑合老汉在听了两个儿子的游说之后,反应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6 分)(4)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 (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2 月 8 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王运熙
22、1926 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从 1978 年到 1996 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 6 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1983 年到 1996 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
23、批评通史 (七卷本) ,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 ”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 ,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 ”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
24、,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
25、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流行的学说认为“风骨”代表“文章的内容”、 “纯洁的思想”、 “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 等。王运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
26、,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 ”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
27、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 48 平方米的旧房子中,从 1978 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节选自 2014 年 2 月 22 日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B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
28、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地位。C “从 1978 年到 1996 年”“1983 年到 1996 年”“从 1978 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D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 ”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E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2)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6 分)(
29、3)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 (6 分)(4)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你怎么理解“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分)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当一种起码的道德被当做标准来要求甚 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B “海归 ”中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回国创业的梦想,不愿意向优越的生活条件俯首低眉,他们摒弃周遭的闲言碎语,毅然回国发展。C经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功的,所以不
30、能因噎废食,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D石景山区开办的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第一年就招收了 126 名新生,但是这对 8万多名打工子弟们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 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 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 12%至 19%。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D好多部门
31、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 “小手拉大手 ”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32、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A B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_,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 “读薄”需要开掘、 “蒸馏”,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 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 。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如此循环往复,则
33、境界全出。17.以人生为对象,依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相近,字数与结构相同。 (5 分)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季节,那么,便会有寒暑往来,草荣草枯,花开花谢;(1)_;(2)_。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了。 ”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
34、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1(周朴园的话是说谎,是歪曲,不属于春秋笔法。)2(董仲舒是第一个结合春秋解说春秋笔法的人,左丘明只是做了精当的概括,并未解说。另外原文说的是“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选项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3(使“乱臣贼子”害怕,是孔子写春秋的目的,而不是“春秋笔法”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4 B(偃蹇:不顺利,困顿。)5 D(论语不是“六经”)6 A(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强加因果。)7(1)其他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
35、(急于敛财),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筹划安排(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暴诛亟敛、堪、区处、市里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2)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守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俾、推择、识、以次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8. 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5 分)描写了想象中朋友在旅途品尝美食、回家后享受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的情景。(2 分)运用想象与列锦的手法(众多的名词意象组合),强化了江上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由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含蓄地表达了情感。
36、(3 分)(意思对即可,共 5 分。)9.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激励友人奋进,称赞他的才能,希望他得到重用,到玉殿为皇帝起草制诏;壮志难酬的苦闷,自己不能去朝天,依然愁肠满怀,借酒浇愁。杀敌报国的渴望,有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而梦中才有执弓弦驰骋战场的场景。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1)选 A 给 3 分,选 C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B 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
37、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 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 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11(2)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38、。共 6 分)11(3)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2 分)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2 分)作用: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11(4)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
39、形象更鲜明。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 1)选 A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选 C 给 1 分。(B 项 “王运熙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不准确,与另外几位学者做对比,是为了体现王运熙学术观点见解独到,自成一家。C 项“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的说法不准确。前两个,可以说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后一个则是说他居于 48 平方米的旧房子时间很久。D 项这句话表明王运熙专心学问,甘于淡泊,
40、他认为学术研究比物质享受更重要,但他并不认为“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12(2)用王运熙自己的话能从正面直接体现王运熙的学术观点和人生追求;引用詹福瑞、杨明等人的话,借其他专家教授之口侧面体现王运熙高贵的人格和治学精神,;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使评价更具权威性。(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12(3)对学术创新的理解:求实即是创新,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2 分)主要学术创新:对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对刘勰所谓的“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对“建安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学术创新理解 2 分;后面三个例子及解说各 2 分,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12(4)“平淡”指王运熙先生 的为人和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