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1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我市充分把握国家“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战略和湖南省长株潭“ 两型” 社会建设、长岳一体化等政策机遇,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经济新常态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举措,是“十三五”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 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3第一章 坚定信心 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节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十二五” 以来,面 对错综 复杂的国内外 经济环境和“四期叠加”的困 难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
3、下按照建设“ 幸福汨 罗” 总体部署,认真落 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努力建设平安汨罗、创业汨罗、文明汨罗、宜居汨罗,基本完成了“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形成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1、 “十二五”奠定的坚实基础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15 年全市 GDP 达到 319.2亿元,年均增长 14.1%;人均 GDP 达到 50967 元,年均增长13.82%;财 政总收入 17.4 亿元,年均增长 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1.5:60.3:2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06.9 亿元,年均增长 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94
4、元,年均增长 5.8%;农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14 元,年均增长 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3 亿元,年均增长 14.4%;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9%。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农业生产稳步提升。粮食持续五年丰产,油料、茶叶、瓜果、蔬菜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4优质稻、 “双低 ”油菜、无公害蔬菜等 农业连 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超过 68 万亩;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达 210 家,农机合作社达 65 家,水稻种植大户 1306 户、养殖大户 315 户;主要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农业龙
5、头企业达 27 家。工业发展快速推进。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170 亿元,年均增长 15.5%;成功列入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7 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36 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9 家。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壮大,规模企业达 69 家,年产能达 241.7 万吨,五年创税 37.4 亿元,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验收。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成功列入全省首批“飞 地经济” 试 点园区,建成标准厂房 22.95 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两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累计完成自营外贸进出口 9760 万美元;改造城区和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 8 个,新增商业网点 91
6、0 个,市区大型超市达16 家,专业大市场达 11 个,快递公司发展 13 家,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 7 位。举办 5 届汨罗江龙舟节,屈子文化园稳步推进,新市古镇启动建设,玉池山入选省级风景名胜区。引进光大银行,银行业机构发展到 4 大类 10 家,营业网点达 74 个,金融环境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 10 行列。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一是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取得成效。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 25.34 亿元,提质改造汨新大道、建设路、高泉路、劳动路、城西路、大众路、归义路、人民路、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5体育巷等城区主次干道和特色巷道。新建沿
7、湖路,建设汨罗江大道西延线,完成高泉路、大众路、劳动路北延对接沿江大道,拓展了城区框架;完成汨罗江沿江风光带、西湖公园一期、友谊河休闲绿化带、龙舟路、龙舟竞渡中心、燎家山广场、政府广场和山塘路小游园、大操坪人民广场、罗城路绿化提质,城区绿地覆盖率达 37.33%。商品房开发面积 79.94 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 39.49 平方米。城建规划愈加完善,城市管理愈加规范。二是秀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乡镇规划编制,加快秀美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 “四大” 绿化工程,五年累计造林 16.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46.99%。累计投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 1.5 亿元,全市乡镇场实现了生活垃圾村收集、
8、乡集中,城区周边及 G107 沿线乡镇实现市集中处理,乡村环境明显改善。白水镇、桃林寺镇、黄柏镇被评为岳阳市美丽乡镇,白水镇西长村、黄柏镇神鼎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岳望高速启动建设,汨杨公路、十古公路、G107 与 S308 跨线互通立交、G107 弼时镇区改线、大渡线磊石至红花公路(一期)等干线公路基本完工,建设农村公路 210 余公里。搬迁中心汽车站,建成星火、长乐汽车站。水利设施。加快汨罗江综合治理,除险加固小型水库 38 座,小型水库 253 座,清淤山塘 7350 口,建设山塘 3350 口,建设渠道 1418 公里,整治沟渠 8405 公里,新建和
9、维修改造机埠 290 处,维修改造河坝 204 处。治理水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6土流失面积达 46.53 平方公里。引兰入市工程完成投资 2.6亿元并启动二期建设,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 42.75 万人。能源保障。新建 110 千伏变电站 3 个、35 千伏变电站 3 个,改造 220 千伏变电站 1 个,改造 10 千伏线路 66 公里、低压线路 105 公里,升级改造 238 个行政村电网。稳步推进天然气入市工程,建设农村沼气池 10260 口。通讯网络。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加快,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大幅增加,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 ”。环保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建
10、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环保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全面完成“ 十二五” 节能减排任务,环境总体质量有效改善。大力实施再生资源一号议案,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划行归市。铺设污水管网,建成重金属污水处理一期,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向家洞、兰家洞等水源地实施“六禁 ”保护,汨罗江汨 罗段实现全线禁采。持续开展矿山整治,关闭麻石开采、加工企业 8 家,关闭取缔小砖窑、小瓦窑 30 余家。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达标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义务教育继续保持“双高” 水平,获评全国“ 两基” 工作先 进单位、国家级职业 教育和成
11、人教育示范市。新增乡镇文化站 31 个,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405 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成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7楼,改造乡镇卫生院 18 家。继续保持计生工作“省优” 、“国优”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6.5以内。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 6513 套,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5241 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6166 户,发放补贴资金682 万元。初步建立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为主,城乡大病救助、边缘救助、临时救助为辅的“五位一体” 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 3.
12、3 亿元,优抚资金 9600 万元。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平均达 95%,社保基金总收入突破 4 亿元大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24757 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5957 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 4.1%以内。社会管理持续优化。完善总体应急预案,修编专项应急预案 22 个。未发生恶性信访案件,连续三年被评为岳阳信访工作先进县(市)。餐饮服务和涉药涉械单位检查覆盖率100%,保障了 “舌尖上的安全”。严抓安全生产,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稳定的突发事件。严查超限超载、醉酒驾驶、无证驾驶、乱停乱摆等交通违章行为。严抓治安防控,建立全天
13、候、网格化巡逻体系,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涉黄涉毒涉赌、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持续下降。对外影响持续扩张。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平安渔业示范县(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8教育“两基 ”工作先进县 (市)、知识产权试 点示范县(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首批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县(市)、粮食生产标兵县(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市)、非公经济先进县(市)、旅游强县(市)、扶贫工作先进县(市)、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市)、
14、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广播“村村响 ”经验全省推介。粮食系 统建设、水土保持监管、人口计生控制等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表 1:“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型编号 指 标单位“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 年预计完成年均增长( %) 属性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00 319.2 14.1 预期性2 人均 GDP 元 42700 50967 13.82 预期性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25 17.4 9.6 预期性4 城镇化水平 % 55 54.3 预期性5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25 1042 24.5 预期性经济发展指标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84
15、.5 77.3 14.4 预期性7 总人口 万人 69 69.45 约束性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33000 24594 5.8 预期性9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11300 14114 15.4 预期性10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人 15000 24757 预期性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 4.1 约束性社会发展指标12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100 99.2 约束性13 森林覆盖率 % 42 46.99 约束性生态建设指标14 单位 GDP 能耗降低率 % 20 20 约束性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915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减少 % 10 10 约
16、束性16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5 7.5 约束性17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70 82 约束性18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85 约束性2、 “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区域战略调整,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国家出台“一 带 一路 ”、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市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产业分工协作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获得重大利好。湖南省的“一 带 一部 ”战略定位,提出“发挥岳阳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 堡 作用,将其 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把岳阳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 区域融合势不可挡,借港出海、形成开放型经济正逢其
17、时。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战略提出加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环湖公路建设,我市作为环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顺势而为,加大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加强环湖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交流,建设环湖区域的明星城市。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助推发展转型升级。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将为我市加快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带来机遇。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推进“互联网+”行 动计划,促进形成经济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10发展新动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可趁此
18、机遇,推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并发展新产业,使其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 发展” 理念,与我市 “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建设山清水秀天蓝的绿色汨罗这一发展思路不谋而合,要求我市采取扎实行动,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长岳辐射带动增强,区域合作添加动力。随着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建设的深入推进,汨 罗面临要素流动的聚集机遇、产业调整的升级机遇、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随着 “十三五” 全省 “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空间格局形成,长岳一体化必将加速。通过联手长沙经开区共建汨罗产业园,全力加强与长株潭产业对接。通过建设公路口岸,与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 的城陵 矶港形成串联,汨罗作为长岳中点、岳阳南部融长区域中心,必将成为长岳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在深化长岳区域合作中获得实质性利好。经济发展总体偏好,面临挑战不容忽视。一是宏观经济放缓与我市迫切需要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增长明显趋缓,进入宏观经济继续深度调整的新常态。未来几年,全市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资金短缺的压力日益突出,因此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前所未遇。二是加快产业发展与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新环保法的出台和实施意味着政府和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