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之二饥饿的启迪进入1960年,天灾人祸带来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一天中午,走出校门,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默默无声,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为这沉痛的现实而感到深深的不安!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三保“命根子”为实现禾下乘凉梦,他把实验种苗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付出了三次艰辛的努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