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10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 分,选错或不选得 0 分,1115 题每小题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cosmgtangcos/gtan/g2如图为“高分一号” 卫星与北斗导航系统中的“G 1”卫星,在空中
2、某一平面内绕地心 O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已知卫星“G 1”的轨道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 )A “高分一号”的加速度小于卫星“G 1”的加速度B “高分一号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G 1”的周期为 gr2D地球的质量为 G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 和 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 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 和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b 和 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 的角速度比 c 的大Dc 的线速度比 a、b 的大4设地球自转周期为 T,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
3、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 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A B32GM324RTC D4T5如图所示,两物体 A、B 通过跨接于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处于静止状态( ) ,以下说09法不正确的是( )A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A 的重力,且与 的变化无关B 越大,绳对滑轮的作用力越大C可能出现 B 对地压力为零的情况D 改变时,B 对地压力也随之变化6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A,若将小球 A 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A 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h.若将小球 A 换为质量为 2m 的小球 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
4、,则小球 B 下降 h 时 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 )A B C D02gh ghgh27如右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 ,c 的电势最高B该点电荷通过 P 点时的电势能较 Q 点大C该点电荷通过 P 点时的动能较 Q 点大D该点电荷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较 Q 点大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 A、B、C ,A 与天花板之间、B 与 C 之间均 用轻弹簧相连,A 与
5、B 之间用轻绳相连,当系统静止后,突然剪断 A 上方的弹簧, 则此瞬间 A、B 、C 的加速度分别为( 取向下为正)( )A3g、0、0 B2g、2g、0Cg、2g、0 D1.5g、1.5g、09两电荷量分别为 q1 和 q2 的点电 荷放在 x 轴上的 O、M 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 随 x 变化的关 系如图所示,其中 A、N 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 段中的 C 点电势最高,则( )A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Bq 1 电量小于 q2CNC 间场强方向指向 x 轴正方向D将一负点电荷从 N 点移到 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0如图所示,小球 B 放在真空容器 A 内,球 B 的直径恰
6、好等于正方体 A 的边长, 将它们以初速度 v0 竖直向上抛出,A 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A 对 B 作用力向上且越来越小B上升过程中,A 对 B 作用下向上且越来越小C下降过程中,A 对 B 作用力向上且越来越小D下降过程中,A 对 B 作用力向上且越来越小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牛顿用“月 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D库伦第一个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 1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 1 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0.5m,则第 2 秒内通过
7、的位移可能是( )A 1.0m B1.5m C2.0m D 2.5m13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14. 将力传感器 A 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
8、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 F-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2.5 s 前小车做变加速运动B2.5 s 后小车做变加速运动C2.5 s 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D2.5 s 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15将一物体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以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则下列反映物体的机械能 E、动能 Ek、重力势能 Ep 及克服阻力做的功W 随距地面高度 h 变化的四个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二、 实验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
9、应的横线上)16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_。 (填入相应的字母) (2) 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
10、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17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 m1、m 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1、2、3、4、5、6 为纸带上 6 个计 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 50Hz(1)实验中两个重物的质量关系为 m1_m2(选 填“” 、 “=”或“”) , 纸带上打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T=_s;(2)现测得 x1=38.40cm,x 2=21.60 cm,x 3=26.40cm,那么纸带上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 v5_ m/
11、s(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3)在打点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表达式 Ek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Ep_(用 m1、m 2、x 1、x 2、x 3、T、重力加速度 g 表示) ;(4)若某同学作出的 v2h 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12g_(用 m1、m 2、a、b 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在答题卡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 值和单位。 )18(10 分)如右图所示,直杆长 L1=0.5m,圆筒高为 L2=3.7m。直杆位于 圆筒正上方 H=0.8m 处
12、。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 g=10m/s2)(1)由 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 t1(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t.L1=0.5mH=0.8mL2=3.7m19(10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形轨道,其中圆弧部分光滑,水平段长为 L,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紧靠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的最右端,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突然释放小物块,小物块被弹出,恰好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A,弹簧长度忽略不计,求:(1)小物块的落点距 O的距离;(2)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20 (12 分)如图所示,
13、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2 m/s 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下端相切一质量为 m1 kg 的物体自圆弧面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圆弧面轨道的半径 R0.45 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不计物体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10 m/s 2.求:(1)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2)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 体做的功及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年级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
14、分。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115题每小题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2 3 4 5 6 7 8B C B A C B C D9 10 11 12 13 14 15D B BC AB BD BD BCD二、 实验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6 (1)C(2) F B17(1),0.1;(2)2.4 ;(3) ; ( m2 - m1)g(x2 + x1) (4)2318)(Txm)(12mab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在答题卡
15、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1)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 t12gtH (2 分)t1=0.4s (2 分)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 t221gtL (2 分)t2=1s (2 分)t=t2-t1 (1 分)由上式联解得 t=0. 6(s)(1 分)19(1)小物块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mv 32/Rmg (2 分)小物块由 A 射出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 律有xv 3t (1 分)2R gt2 (1 分)12解得:x2R (2 分)(2)Ep 2mgR mv32+mgL. (2 分)
16、12Ep mgRmgL (2 分)5220. (1)沿圆弧面轨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物体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v1,则 mgRmv /2,21得 v13 m/s, (1 分)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加速度 a g2 m/s 2, (1 分)mgm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时间 t1v 1/a1.5 s, (1 分)向左滑动的最大距离 sv /2a2.25 m ,21物体向右运动速度达到 v 时,向右运动的距离 s1v 2/2a1 m,所用时间 t2v /a1 s, (1 分)匀速运动的时间 t3 0.625 s, (1 分)s s1v所以 tt 1t 2t 33.125 s.(1 分)(2)根据动能定理,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mv2 mv 2.5 J, (2 分)12 12 21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的位移 x v(t 1t 2)6.25 m, (3 分)v2 v21 2a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Qmgx12.5 J.(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