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730163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科学万花筒”: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尝试廿三里二小 何芹【摘 要】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不同于基础性科学课程。它的宗旨是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因此在基础性课程的保驾护航下,科学拓展性课程不仅要体现科学基础课程的精髓,还要延伸科学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科学拓展性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的,让喜爱科学的孩子学的开心,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本文笔者就“科学万花筒”课程建设的经验,探讨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拓展性课程开发和使用。【关键词】拓展性课程 科学 系列化 一、拓展性课程的由来拓展性课程是第二期课改下的产物。第二期课程改革,构建了基础

2、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这三类课程结构。拓展性课程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拓展性课程的学习中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二、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存在的问题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提出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科学的潜能,但课程实施以来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时候科学拓展性课程只是流于形式,变成了视频课、作业课、疯玩课等,推及出现问题原因有三点。1、增加教师工作量不同于基础性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可提供老师进行教学,拓展性课程必须要老师另辟蹊径

3、,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点来展开教学。这就需要老师自编教材,教学内容的编写是一项繁重而且需要大量创新的任务,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加重老师的负担。2、课程缺乏系统化科学拓展性课程到了后期,很多已经都开展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老师自编的拓展性课程没有系统化,都是想到什么上什么,没有主题、缺乏可持续2发展。3、教学过程缺乏评价拓展性课程,没有基础性课程那样有教学质量检测和教学评价。教师、学生都是在缺乏评价的情况下开展拓展性课程的,因此就有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出现,教师和学生教学中都缺乏动力和活力。三、“科学万花筒”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原则如何在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中如何规避以

4、上三个问题?让孩子们不仅能在一个宽松、和谐、明主、融洽的环境中学习,还能体现出科学学习的的实践性、探究性,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在开发和使用“科学万花筒”拓展性课程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由于教学内容是教师通过考虑后确定下来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进行科学拓展性课程时就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实施拓展性课程教学时目标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如果一个实验的开展存在科学性的问题,不仅不能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会误导学生。(2)系列化原则“科学万花筒”拓展课针对的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至少是 2 节课。有些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此社团到六年级为止,就要

5、参加四年。如何让参与到此课程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此课程时站在高处纵览全局,而不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如何让科学拓展性课程系列化?就要找能系列化的教学内容,如 24 节气。24 节气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它的三候特征的归纳非常具有针对性、还有一些 24 节气的农谚也非常实用。同时,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频发生,我们在介绍 24 节气时就可以有目的的穿插,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的科普性教育。例如小暑、大暑是台风频发的节气,我们就可针对性的介绍台风和如何进行台风天避险。(3)探究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

6、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3途径。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也离不开科学探究。在设计课程时我们要充分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科学万花筒”中提供的系列化的探究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快乐,收获了自信,并且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4)安全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每个喜欢科学的孩子,更是如此。在实验课上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动手亲自进行操作一番。因此活动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不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如

7、用凸透镜取火的实验开始前,就需要老师进行安全教育,并选择空旷不利于产生火灾的地点开展活动。(5)多样性原则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展形式应该具有多样化。经常性的知识内容讲解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味的开展实验课苦了老师玩累了学生。小学阶段选择的实验内容一般都是操作性比较强,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实验,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忙于设计实验和准备实验器材,学生往往几分中就完成了实验的操作,准备的实验过多过杂也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因此,在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展要围绕一个主题,以多种形式开展。如现在已经是春天,我们以寻找春天为主题带孩子先参观校园,感受校园春天的美好,记录下哪些植物已经开花或将要

8、开花。桃花和垂丝海棠的花学生经常混淆,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对这两种花进行解剖,用实验的方法观察这两种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除了开设观察课、实验课、探究课以外我们还可以穿插阅读课、种植课、养殖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既然孩子学的丰富有趣,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四、“科学万花筒”拓展性课程的设计方法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拓展的主要目的是对个性不同的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上的强化和开发其存在的潜能,为学生今后终生学习打基础,并兼顾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设计“科学万花筒”拓展性课程的时候,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自学4能力和探究方法的培养,针对课程开发的内

9、容要有弹性、可变动。(1)有效利用科学教材内容进行课程拓展小学科学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载体。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十分的丰富,但仍然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科学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如:教材中的建高塔这一课“怎么样的高塔不容易倒?”的问题上,学生不用老师说就已经能根据生活经验就能清楚的说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不容易倒,但是学生很难把不容易倒跟物体的重心有关联系起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拓展课上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重心和不易倒高塔不得不说的秘密”的探究课,帮助学生理解重心低物体不容易倒的原理。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原则:系列化。既然我们已经在拓展塔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性课程研究的更透彻

10、,玩的更深入。如在科学拓展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牙签和萝卜来搭一座不易倒的框架结构的塔,让孩子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三角形框架结构更坚固,风阻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扑克牌搭创意塔,看看谁的塔不仅高而且更有创意。学生在一列的造塔活动中,不仅玩的开心,而且学的有兴趣。这非常符合杜威先生提倡的“从做中学”这一理念。(2)有效利用科学阅读材料进行课程拓展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只有每个单元后面附有少量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拿到书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已经开始阅读后面的资料库。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知识的获取老师的讲授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更愿意通过书本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因此在“科学万花

11、筒”拓展性课程中,可以穿插大量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具有综合趣味性、简练性、广泛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如:生命教育系列中,我穿插了“我从哪里来”、“我的消化系统”、“我的呼吸系统”等等相关的阅读资料,帮助孩子们建立对生命的认知,培养孩子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3)有效利用大自然、生活进行课程拓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在“科学万花筒”拓展性课程中,经常会有弹性的改变教学内容,因为很多学生问题会带来更多更有意义的探究。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到不同环境下的樱桃树开花时间不同的现象,这激发了孩子探究的欲望,5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尽可能的满足

12、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因此利用“科学万花筒”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樱桃树、桃树和黄馨等同一植物不同环境下的开花情况。学生发现在阴暗、凉爽的地方比在向阳、温暖的地方开花时间要晚,但晚的时间不多,并没有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五、“科学万花筒”的教学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反馈出教师在拓展性课程中教的怎么样,学生学的怎么样,还能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立自信的桥梁。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评价的主体包含教师、同学和学生自己,使评价更为公正公平。评价的方案要体现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让评价尽可能的发挥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实时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及时

13、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教学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方面。在实施科学拓展性课程的评价过程中要尽可能把评价内容具体化,使之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的行为指标。六、总结与反思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延伸教育的外延,还让我更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学生通过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动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科学万花筒”课程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校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2袁运开.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6-283蔡清田著.教育行动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364方明著.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1-1065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