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献综述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技术与产业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成为继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又一次浪潮, 降低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行动 。我国在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碳排放迅猛增加,在国际上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本文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对碳排放现状及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碳排放交易机制及减排途径研究及发展低碳产业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 1 碳排放现状及趋势 1.1 碳排放形势 近年来我国面临 GDP能源强度
2、呈上升趋势 ,能源消费及相应 CO2 排放增长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何建坤、刘滨( 2006) 从长远发展角度分析 ,认为 我国当前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急剧增加引起的 GDP 能源强度阶跃性增长将随产业结构的稳定而平缓 ,并且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高而再度呈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 并指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等特殊国情 ,我国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能源消费和 CO2 排放的增长会对全球的碳排放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这将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1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各地生活习惯差异大等原因,我国碳排放呈现出地区碳
3、排放存在着明显区位差异的特点。曲建升等( 2010) 利用我国能源统计数据 ,对我国及各省区的 CO 排放总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密度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 CO 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东西部差异 ,总体表现为东部发达省区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低、人均排放多、排放密度高的特点 ,而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 2 1.2 主要国家减排计划 2 2008年 10月 7日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建议英国政府 ,到 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 80%。 2005年 ,德国更新了其国家气候变化方案 ,制定了新目标 ,即到 2020年减少 40%的排放
4、量。根据 2002年全球气候变化倡议( Globl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美国联邦政府所提出的替代京都议定书的目标 ,是将每百万美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0年内削减 18%。澳大利亚政府承诺 ,到 2050年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2000年的基础上减少 60%。2004年 7月 22日 ,法国政府发布了气候 计划 (Climate Plan 2004)旨在到 2050年前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至 1990年的 1/4。 2007年 2月 15日 ,“ 2050日本地毯社会情景”研究组发布题为日本低碳社会情景: 2050年的 CO2排放在 1990年水平上
5、减少 70%的可行性研究 (Japan Low Carbon Society Scensrios: Feasibility study for 70% CO2 emission reduction by 2050 belw 1990 level)。 3 我国在碳排放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存在较大压力。 2009 年 11 月 25 日 , 中国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 到 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2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 2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 ,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证研
6、究。这些研究是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参考。也必将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2006 年 10月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师尼古拉斯 斯特恩( Nicholas Stern)领导的小组完成了 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 (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 ,评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向低碳型经济转变及采取不适用办法的可能性。 4报告认为 ,要实现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 550 ppm CO2e或者更低的目标 ,全球排放量应该在未来 1020年达到峰值
7、,随后每年以至少 1%3%的速率下降。2050年 ,全球排放量将在目前的水平上减少 25%。这些减排是在 2050年全球经济增长 34倍的情况下作出的 ,因此 ,2050年单位 GDP排放量只有目前的 25%。如果当前以 1%的 GDP投入来应对气候变化 ,就可以避免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 5%20%的 GDP损失 。 在环境经济领域内 ,目前衡量环境变量与经济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 环境库3 兹涅茨曲线 ” ( EKC) 。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 Grossman)等 ,通过对 42个国家界面数据的分析 ,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也是呈倒 “ U” 型关系
8、 ,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环境污染由低趋高 ,到达某个临界点后 ,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 ,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和恢复 。 5围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其中以支持 CO2排放 EKC曲线存在的有效证据居多 。 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浪费 、 碳排放增加等问题 。 围绕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问题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009)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发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演化存在 3个 “ 倒 U型 ” 曲线高
9、峰规律 ,需要先后经历碳排放强度倒 U型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 U型曲线高峰和碳排放总量倒 U型曲线 高峰。 6牛叔文等( 2010)以亚太八国为对象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 ,分析 1971-2005年间能耗、 GDP和 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 ,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 ,单位能耗和单位 GDP排放的 CO2低 ,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7徐国泉等( 2006)通过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 ,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成指数增长 ,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 U型曲线关系
10、。 8胡初枝等( 2008) 基于 EKC模型 ,采 用平均分配余量的分解方法 ,构建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 ,定量分析 1990-2005年经济规模 、 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 。 认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 N型关系 ,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变动具有增量效应 ,这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 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碳排放差异性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减量效应 ,但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 ; 技术效应波动性较大 ,总体上具有正的效应 ,从减少碳排放角度来看 ,现行技术对降低碳排放并未发挥优势 。 9邹秀萍等利用 1995年 2005年中国 30个省市
11、区的面板数 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 、 产业结构 、 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 ,显示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 U型曲线趋势 ,而与能源消耗强度呈 U型曲线关系 ,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呈 N型曲线关系 。 10 3 碳排放交易机制及减排途径研究 4 3.1 国外学者对碳排放的分配原则 目前 ,国外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按人口分配 。 该原则体现了人人享有同等环境与发展权利这样一个原理;第二种原则是按历史责任分配 ,这意味着在过去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国家应该承担主要削减责任;第三种是 “ 继承祖父式 ” 原则 ,即维持现状把排放权分配给
12、现有的排放者 。 该原则实际上是 “ 谁排放多谁得利益大 ” 这样的一种不公平的分配 。 围绕这些原则的争论 ,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经济利益的冲突和调和 。 一些专家 ,他们认为要将碳权排放所遵循的公平问题分为支付能力和基于累积人均排放的责任指数两部分 。 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在碳排放分配机制的研究 方面 ,提出了按人口指标 、 GDP指标、人口和 GDP组合指标等分配机制 。 如陈文颖( 1998)认为:若综合考虑公平 、 效率和全球收益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采用人均碳排放量和 GDP碳排放强度(单位 GDP碳排放量)的加权平均 、 以人均碳排放量为基准
13、兼顾 GDP碳排放强度这两种混和分配机制是较理想的选择 。 11丁仲礼 等( 2009) 以 1900年为时间起点 ,根据各国1900-2050年的应得配额数、 1900-2005年的实际排放量、 2005年的排放水平、1996-2005年排放量平均增速四个客观指标 ,将世界上所有大于 30万人口的国家分为四大类 :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 ; 排放总量需降低国家 ; 排放增速需降低的国家 ; 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的国家。 12潘家华( 2009)提出了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 ,通过研 究主要国家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 ,比较测算不同国家人均累积碳排放在全球历史和未来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 ,
14、指出减排责任的分担 ,必须综合考虑各国的历史责任 、 现实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需求 。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需要率先垂范 ,深度减排 ,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 ,未来需要更多的排放空间 ,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 13苏利阳等 围绕全球气候政治谈判中涉及的公正性问题 ,讨论了基于公正原则发展的责任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平等主义原则。分 析了较重要的国家排放总量指标、人均指标、碳排放强度、碳复合指标等各种现有指标的公平公正性。并基于平等主义原则和责任原则 ,发展了工业化弹性人均累积排放指标等指标。 14 3.3 碳减排研究方法及减排途径 5 在碳减排的研究方法上有简单的相关分析 、
15、区域对比分析等。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碳循环 /能源模型 、 动态综合评估模型 、 能源消费一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 。 陈文颖 、 高鹏飞 、 何建坤( 2004)用 MARKAL-MAcRO 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 15姜克隽( 2009)等利用 IPAC 模型对我国未来中长期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进行分析 。 设计了三个排放情景 ,介绍了情景的主要参数和结果 ,以及实现减排所需的技术 ,同时探讨到 2050 年中国实现低碳情景所需要的发展路径 。 16汪莉丽等 对全球、各地区、国家集团以及重点国家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判读 ,分
16、析以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累计量、人均量 ,并对未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认为发达国家负有自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碳排放的巨大历史责任 ,发展中国家近年能源消费量急剧增加 ,也必须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提出在提高能效、开发应用其他可再生能 源、探索低碳技术之外 ,全球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政策体系 ,确立一个清晰的、可量化的全球目标来稳定大气中的碳排放。 17李艳梅等( 2010)认为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必然伴随着碳排放总量的增加。未来减缓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各产业的碳排放强度 ,而后者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 18庄贵阳在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
17、分析方面 ,认为有六种可能途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国际经济合作。 19 4 发展低碳产业的研究 朱勤 等( 2009) 综合考量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基于扩展的 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 ,应用 LMDI分解方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应用该模型对中国 1980年 2007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分解分析 ,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量化其贡献率。研究认为 ,产业结构整体变化对该阶段碳排放增长未能表现出负效应 ,其主要原因是产业规模占 GDP近半的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呈现长期增
18、长态势 ,其贡献率抵消了第一、三产业对碳排放增长的负效应。 20张雷等( 2010)通过产业 -能源关联 和能源 -碳排放关联两个基本评价模型 ,解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并认为加快产业结构演进速率以逐步减缓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 ,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 ,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21吴垠( 2009)指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革命本身即意味着对现有产业制度进行创新 ,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制度的两个维度:即 “ 高碳产业链条 ” 与 “ 高碳产业结构 ”。6 首先是缩短能源 、 汽车 、 钢铁 、 交通 、 化工 、
19、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 ,把这些产业的上 、 下游产业链 “ 低 碳化 ” 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 GDP的碳强度 。 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 ,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 “ 重化工业 ” 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即向前端延伸 ,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 ,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 ,提高核心竞争力 ,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 22 5 评价启示 虽然目前中国 得到快速发展, GDP 总量 也已经 世界第二 ,但无论从人均 GDP还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来看 ,中国依然并且将长期属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在承担起大国应
20、有责任的同时 ,必须考虑到是否力所能及。 从相关的研究数据来看 ,我国减排 的压力非常大 ,因此必须 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入手,积极研究新的减排途径和方法,熟悉并积极参与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等, 出台可行且有效措施积极减排。 要 兑现相关减排承诺 ,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低碳观”。联合发展中国家参加与发达国家低碳技术转让的谈判与合作 等都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 我国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同时,也应在对外谈判当中,努力争取我们国家合理的权益和排放空间。 积极参与国际上在碳排放权益上的竞争 ,竭力争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碳排放权益 ,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 发展的前提之一。
2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吸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大力促使我国尽早踏入低碳社会,为全人类生产、生活营造优质的环境。 7 参考文献 1何建坤 ,刘滨 .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16(6). 2牛叔文 ,丁永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翥 .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分析 基于亚太八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中国软科学 ,2010,( 5) . 3曲建升 ,王琴 ,陇发虎 ,等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分析 J.第四纪研究 ,2010,30(
22、 3) . 4张志强 ,曲建升 ,曾静静 .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政策 M.科学出版社 ,2009,129-136. 5Stern N.The Economicsof Climate Change : 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Grossman,G.M.,A.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of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M.NBER Working Paper,1991. 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
23、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R.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14-19. 8徐国泉 ,刘则渊 ,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16( 6) . 9 胡 初 枝 , 黄贤金 , 钟 太 洋 , 等 . 中 国 碳 排 放 特 征 及 其 动 态 演 进 分 析 J. 中 国 人 口 资 源 与 环境 ,2008,18(3):38-42. 10邹秀萍 ,陇劭锋 ,宁淼 ,等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生态经济 ,2009,( 3): 34-36. 11陇文颖 ,吴宗鑫 .
24、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38( 12): 15-18. 12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等 2050 年大气 CO2 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J中国科学 ,2009,39( 8) . 13潘家华 ,郑燕 .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 J.世界 经济与政治 ,2009,( 10) . 14苏利阳 ,王毅 ,汝醒君 ,陇茜 .面向碳排放权分配的衡量指标的公正性评价 J.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4). 15陇文颖 ,高鹏飞 ,何建坤 .用 MARKAL-MACRO 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 ,2004,44( 03): 342-346. 16姜克隽 ,秀莲 ,庄幸 ,等 .中国 2050 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 J.中外能源 ,2009,14( 6): 1-6. 17汪莉丽 ,王安建 ,王高尚 .全球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J.资源与产业 ,2009,11(4). 18李艳梅 ,张雷 ,程晓凌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J.资源科学 ,2010,32( 2) :218-222. 19庄贵阳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M.气象出版社 ,2007:61-67. 20朱勤 ,彭希哲 ,陆志明 ,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资源科学 2009,31( 21) 21张雷 ,黄园淅 ,李艳梅 ,程晓凌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资源科学 2010,32( 2):211-217 22吴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 N.经济参考报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