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恕(18621910),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浙江平阳人。与陈虬、陈黻宸交好,时称“东瓯三杰”,也与章太炎熟识,对章氏有很大影响。作为一位具有启蒙倾向的近代思想家,宋恕一生的思想演变及其内在冲突,在晚清一代爱国知识分子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关于宋恕的思想,一度因其著作搜集不易而论者较少。至1993年胡珠生所编宋恕集出版,情况始有改观,研究者渐趋增多。惟这些研究或偏重于维新思想,或专一于经学思想,而较少对其思想的整体变化特别是其内在的多面性进行综合剖析。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晚清社会大变局对知识界的震荡,对宋恕思想的演变脉络和复杂内涵作一初步的梳理,以求在更加全面认识宋恕其人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传统儒学在中西文化相激荡之背景下的境遇。一、“三始一始”与“阳儒阴法”宋恕自幼聪慧,受知于乡前辈孙衣言、铿鸣兄弟,并得从经学大师孙诒让(孙衣言子)问学,由此打下了深厚的旧学根基。年近三十,“始稍稍出门”,而自许甚高,谓:“从同郡士大夫游,略观周、汉、唐、宋之书,颇闻当世名公之论,意常少可而多否也。”1P484期间,因受时事刺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