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750874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键词: 分配/利润分配/制度优势/抽逃出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内容提要: 大陆法系及欧盟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在内,往往采用形式意义的狭义分配概念,分配仅指利润分配。在实质意义的广义分配概念下,如果某行为导致公司的财产无对价地流向了股东,即为分配。无论从正确适用资本维持原则、适当平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立场出发,还是从统一法律规范、节省立法和司法成本的角度观察,实质意义的分配概念都具有制度优势。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其经济实质与实质意义的分配相同。一、作为抽逃出资类型之一的虚假利润分配问题的提出201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针对审判实践中的公司设立、股东出资、股权确认等公司诉讼案件制定了较为细致的裁判规范。1引人注目的是,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专门规制了一度较为常见且备受社会诟病的抽逃出资行为。我国公司法第36条、第92条使用了“抽逃出资”“、抽回股本”等概念,但并未明确其行为类型及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