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755520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008 年 6 月修订)教 务 处2008 年 6 月汇编2目 录1.3.1 教师业务管理 .11.3.1.1 教师工作规范 .11.3.1.2 新任教师任职资格审核规定 .61.3.1.3 教师工作量制度(待修订) .81.3.1.4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141.3.2 教学进程管理 .171.3.2.1 教学管理工作条例 .171.3.2.2 教学常规 管理工作流程 .221.3.2.3 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241.3.2.4 培养方案与实施大纲管理办法 .401.3.2.5 课程重修管理办法 .441.3.2.6 考试组织管理办法 .471.3.3 实践

2、教学管理 .501.3.3.1 实践教学工作规范 .501.3.3.2 毕业设计(实习)管理办法 .551.3.3.3 实训基地管理规定 .601.3.4 学生学籍管理 .641.3.4.1 学生管理规定 .641.3.4.2 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751.3.4.3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实施细则 .851.3.4.4 学生考勤管理实施细则 .911.3.5 教学质量控制 .931.3.5.1 教学质量控制办法 .931.3.5.2 教学督导规程 .971.3.5.3 听课制度 .1001.3.5.4 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1021.3.6 教材管理 .1051.3.6.1 教材管理规程 .1

3、051.3.6.2 教材建设工作管理办法 .1081.3.6.3 教材工作委员会章程 .1111.3.6.4 教材建设基金管理办法 .11211.3.1 教师业务管理1.3.1.1 教师工作规范教学工作是学院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师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与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规范。第一章 教师基本要求第一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热爱教育事业,以对国家、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教师职

4、责,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条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风,为人师表。注重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勇于坚持真理,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院安排的各项活动。第三条 明确教育目的,对高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有较深刻的理解,能把握学科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理论、实验、技能训练要求;能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第四条 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熟悉教育与教学规律,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第五条 具有一定的

5、教育管理能力,积极承担教育工作任务,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或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熟悉任课班级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六条 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教师应以服从校内教学为原则,任何教师不得假借理由寻找借口不承担教学任务。第七条 教师应积极参加业余、半脱产、脱产进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双师”素质,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教师到校外进修(以业余2为主)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师和科研工作为前提,须经学院批准。第二章 教学过程基本规范第八条 教师应认

6、真研究所任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第九条 在开学前,教师应根据所任教专业培养方案、本课程教学大纲、所选教材及教务处下达的授课任务通知书上规定的课时数,按要求预先拟定好学期授课计划。授课计划一般要求在开学前上交教研室审核、系(部)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由于客观原因如教材未到或临时安排的教学任务,则在拿到教材后或接受任务后一周内交授课计划。第十条 在授课计划的拟定中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重视学生技能培养与训练,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学时,确保实践性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第十一条 授课计划的修改。若无特殊情

7、况,教师应严格按批准的授课计划组织教学。考虑到各种客观原因,教师平时实际授课进度与计划允许有 14 节超前或滞后,但期末必须完成授课计划。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授课计划的,由任课教师提交调整报告,由教研室审核、系(部)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第十二条 教案或讲稿的基本要素包括:每教学单元(二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后作业等。授课后,应根据授课具体情况,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第十三条 开学前教师至少应提前备好五周的课,平时至少应有两周的提前量。第十四条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应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坚持协作和交流,集思广益。第十五条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理解和

8、掌握有关理论、概念,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第十六条 进入课堂要服装整洁,注意仪容仪表,上课要用规范语言与文字。第十七条 开课初始,教师应扼要介绍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及教学目标,详细说明本课程作业、实验、测验、考核等要求。每次上课均应认真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十八条 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讲课必须做到教学内容正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语言精练、口齿清晰、板书规范、演示规范、操作熟练。3第十九条 要注意因材施教,运用恰

9、当的教学方法,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确保演示、实验、实训到位,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避免出现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第二十条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二十一条 教师要不断地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十二条 教学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教研室、系(部)取得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既要虚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又要注意防止对学生要求的无原则的迁就。第二十三条 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基础、周课时数拟定学期书面作业布置计划,明确每章

10、作业布置的次数、作业量、作业题类型,要求做到作业量适当,难易适度。第二十四条 教师应按时批改作业,批改作业应认真负责,指出优点与错误之处。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对潦草、马虎、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退回重做。第二十五条 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要做书面记录,并按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实施办法的要求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评成绩内。第二十六条 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及时下班辅导,虚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第二十七条 教师应按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实施办法规定做好试卷命题、成绩考核与评定、试卷分析、成绩报送等工作。第二十八条 复习备

11、考期间,教师不应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不得泄露考题。第二十九条 教师要服从系(部)或教务处的监考安排,认真监考,不得违反监考纪律。第三十条 实践教学必须按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准备、实施。第三十一条 实践指导教师应根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总体要求和实践课的教学要求认真设计,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任务。教师在上课前,应精心准备,先行演示和检查;学生实践前,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实践4中加强巡视、指导和检查;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实践完成后,审阅学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作业、论文等;对学生实践成绩进行考核,做好总结

12、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系(部)汇报。第三十二条 教师应承担教研室安排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配合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工作。第三十三条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减课时和变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自己学术观点,介绍不同流派的学术见解,但不能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分析和评价。第三十四条 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对已排定的课表不得随意更改。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调课。任课教师因病、因事、因公外出等要求调、停课,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请假手续。第三十五条 教师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期间不得处理与上课无关的

13、事项,不吸烟,不打开和使用手机,不安排学生在课堂做课后作业。第三章 教科研基本规范第三十六条 教师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成或超额完成基本教科研工作量。第三十七条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动参加纵向课题和院级课题的申报,积极拓展横向课题,刻苦钻研,认真研究,争取取得优秀的能得到社会认可的科研成果。第三十八条 教师要经常深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相关行业的技术应用,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以便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十九条 教师应主动与有关兄弟院校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信息,积极参加各类高职教学研讨会和专业学术研讨会,及时把握学

14、科最新动态,参加高职类公开出版教材的编写。第四十条 教师之间应相互听课,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探讨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听课应达到规定次数以上,并按要求做好听课记录。第四十一条 教师应认真参加教务处、系(部)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5无故不得缺席。第四章 育人工作基本规范第四十二条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二者不可偏废。教师不能只重视传授知识,应该把育人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育人工作包括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教学与学生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第四十三条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

15、四有”(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十四条 教师应善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营造校园安定团结的和谐气氛。第四十五条 教书育人要体现课程特色,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思想政治教育于课程教学中。第四十六条 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第四十七条 教师应做

16、学生的表率,做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第五章 教师工作考评第四十八条 教师工作考评,是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评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第四十九条 教师工作考评,以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书育人、教科研为主要内容,从教学活动实际出发,着重考核师德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第五十条 经考评,发现工作规范存在问题,且学生与同行教师反映其教书育人效果差的教师,必须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改者,予以调离教师工作岗位。第五十一条 学院表彰在教书育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实训(验)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17、的教师和教学任务重、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根据有关标准和要求,评出教学奖励等级,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6第六章 附则第五十二条 本规范自 2007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第五十三条 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71.3.1.2 新任教师任职资格审核规定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证教学质量,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新任教师实行任课资格审核,其具体规定如下:第一条 凡到我院任教的教师,在正式任课前,均需接受任课资格审核。在未取得任课资格之前不予聘任教师职务,不安排课堂教学任务。第二条 新任教师资格审核标准1、应具备大学本科且取得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学位,且所学专业与任课专业相同,专业相近的应

18、经过单科培训且成绩良好;2、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专业教师还应取得“双师”资格;3、承认并执行学院制订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有关教学规定;4、具有备课、讲授、课外指导、学业考核等基本教学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5、具有管理学生的能力。第三条 审核程序(一)见习新任教师一般应先到基层见习一年;若是专业教师,先到院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指导一年。在见习期内新任教师应做到:1、熟悉教师工作规范 、 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实施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2、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基本做到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 3、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并获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4、掌握课

19、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及作用,具备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专业教师还得具备本专业实践指导能力;5、掌握学期授课计划制订和教案编写的方法;6、掌握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具使用(挂图、模型、演示实验等)的正确方法;7、掌握学生学业考核的方法;8、掌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二)申请见习期满,新任教师向拟任课程所在系、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教师任课资格审批表一式三份,并提交见习心得体会。8(三)评议1、系、部组织教研室主任,审阅心得体会,指定拟任课程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专业教师应包含实践环节;2、新任教师根据指定内容编写教案,并拟定该课程期末考卷一份;3、系、部按学院教师评价办法 ,组织有关教师对其听课和评价;4、系、部认定新任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后,签署任课意,报送教务处。(三)审批1、教务处进行教师任课资格审批;2、必要时,可由教务处重新组织有关教师对新任教师进行评价;3、 教师任课资格审批表由教务处、人事处和系、部各存档一份。第四条 本规定自 2007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第五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