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7719303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共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猩红热的临床诊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陆海英一、概述 猩红热是 A 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还可以由于变态反应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猩红热以冬春季节发病为最多。多见于小孩,尤其以 5 15 岁居多。 二、简史 猩红热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古代中医将猩红热描述为阳毒、斑、疾疹、痧症等。清代雍正年间,叶天士( 1723 年)描述的 “ 烂喉痧 ” 流行、清代乾隆年间余师愚( 1768 年)描述的 “ 疾疹 ” 、 1801 年陈耕道在疾痧草中描述的 “ 疾痧 ” 、金德鉴在烂喉痧辑要中记载的 “ 烂喉丹痧 ” ,均为猩红热流行时典型症状的描述。 1675 年国外学者 Sydenhem 首次对猩红热做了详细的描述,定为猩红热。国内早期译为红热症、疹子热症。 1881 年国内的学者孔庆高译为玫瑰红症。 1909 年丁福保从日文译为猩红热。 三、病原学 病原为 A 组乙型(型)溶血性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 0.6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