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7730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近几年来,公路发展较快,特别是沿海地区,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现今增加铁路更大范围的覆盖和密度、提高铁路运行速度,对于完善我国运输线网络,提升集疏运体系水平,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海铁联运是一项系统工程,服务于国民经济,与产业布局和贸易体系密切相关,是多式联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宁波港集装箱基本上通过公路集卡运输,至 2010年 10月,通过 海铁联运的只占 2%,这与国外发达国家 15-20%的比例差距甚大。这种超低

2、的比例,说明我国集疏运体系结构的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深入,贸易额不断增加,港口集疏运能力不断经受着考验,这种不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更不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且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沿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时机成熟,制造业向广大内陆地区转移,港口腹地范围扩大。而由于沿海港口密集,易出现混合腹地,产生竞争,因此抢抓机遇,尽早开拓腹地,形成稳定市场,确保港口货运量成为当务之急。而海铁联运作为长距离最佳运 输方式,如何尽早发展成熟的海铁联运市场是宁波港竞争取胜的关键。 综上所述,宁波海铁联运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抢抓拓展港口腹地、完善城市物流体

3、系和加快调整宁波市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更符合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推动综合运输物流发展,从而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国际服务水平,为成为国际性优势大港奠定坚实基础,是宁波港和宁波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海铁联运的内涵,运用多因素动态相关系数预测方法对宁波港集装箱生成 量进行预测,运用 Logit 模型对宁波港海铁联运箱量进行预测。用数据表明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蕴含可发展潜力,同时指出发展所存在的障碍。最后在宁波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所存在的条件和契机下进一步指出宁波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一些政策建议。 2.国内外研究

4、现状 国内方面,对于海铁联运的研究主要针对大连港、天津港、连云港和上海1 洋山港等海铁联运发展较早的港口。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海铁联运的方方面面,比较齐全。如 大连海事大学孙国卿的“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和 潘淑玲的“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汪涛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同济大学 张戎、闰攀宇的“基于多 Agent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系统模型”;厦门大学 高剑波的“厦门一南昌海铁联运模式研究”;上海海事大学 花亚峰的“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系统分析”等。 有关宁波港海铁联运的研究近两年虽然大量出现,但是具体的就其中某一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少,基本

5、上都是发表在期刊上有关发展宁波港海铁联运的措施建议。比较重要的傅海威发表在区域交通里的宁波港集装箱腹地拓展分析及对策重点分析 2006 年宁波港各经济腹地集装箱总量并重点就如何发展货代业对宁波 港发展海铁联运提出建议。其它如 龚耀军 发表在集装箱化第九期的“ 宁波 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构想”; 马卫光 2009 发表在区域交通的“加快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开发建设”和阎勤,童明荣,沈小贤 2009年发表在 三江论坛的“ 关于加快发展宁波海铁联运的若干思考”等。因此,有关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有待进一步细致地研究,特别是对于未来运量预测上,它关系到现今发 展政策的制定,因此完全可

6、以先用其它地区已经用过的模型对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进行预测以便为宁波港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国外方面,海铁联运发展较为成熟的有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美国强调“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的物流网络”的概念,日本强调物流系统的概念,欧洲强调“综合服务物流”的概念。他们都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物流,有关海铁联运的研究较多。发达国家的海铁联运所占的比重虽然比我国高出很多,但是仍在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主要研究方向是解决港区现有基础设施在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瓶颈问题 ,目的在于结合有关政策 , 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海铁联运。 Marx Yaaker 的 American L

7、andbridge transportion Advantage Research 将美国大陆桥历年的海铁联运量与欧亚大陆桥对比,强调指出美国大陆桥的优势不但在于单一国境内实现港到港运输,而且双层班列的应用与众不同中增加了运量,提高了效率。 Bertil Naslund 在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上发表的“ Combined Sea Land Transportion In Hamburg”探讨了以东欧各国为腹地区域的德国汉堡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可行方案,对汉堡港的海铁联运现状作出全面详细的说明,强调了汉堡港在发展海铁联运方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3.参考文献 1

8、李丹明,贺振中 . 国外铁路集装箱联运及我国发展铁路集装箱联运的对策 J. 哈尔滨铁道科技, 2001( 5) . 2 2 闫攀宇 . 欧美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概况 J. 大陆桥视野 , 2008( 2) . 3 潘淑玲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D.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4 贺向阳,汪月娥 . 加快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的策略 J. 区域交通 , 2010( 3) . 5 孙国卿 .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 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 6 鞠颂东 . 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08. 7 牛忠远 . 我国物流

9、需求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 D. 浙江大学, 2006. 8 赵永超 ,孙有望 .单位 GDP 货运量与城市产业结构关系 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5). 9 孙国卿 .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 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10 郭涤,周军 .基于 Matlab 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J. 物流科技, 2005(4). 11 王黎明,陈颖,杨楠 . 应用回归分析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6) . 12 尹相勇 , 贾顺平 , 彭宏勤 . 外贸货物量运输需求量预测研究 J. 铁道学报, 2000. 13 花亚峰 .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系统

10、分析 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7( 6) . 14 徐如雪 .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枢纽港物流通道研究 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6. 15 汪涛 . 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 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16 何静,孙有望,刘小卉,陈欢 . 我国港口海铁联运经济运距及合理分担率研究 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实例研究的启示 J. 价值理论与实践(市 场篇), 2009( 6) . 17 Marx Yaaker. American Landbridg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ResearchJ. containerization 18 Ber

11、til Naslund. Combined Sea Land Transporation In HamburgJ.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第 1章 集装箱海铁联运概述 1.3 海铁联运相关理论 1.3.1 海铁联运的概念 1.3.2 海铁联运铁路运输组织形式 1.3.3 海铁联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比较 第 2章 宁波港腹地范围的确定 2.1 宁波港集装箱生成量的地区分布与研究腹地的确定 2.2 论文研究腹地确定的可靠性和不足之处 第 3章 宁波港海铁联运集装箱量的预测 3.1 影响物流需求的经济指标 3.2 多因

12、素动态相关系数预测方法对总的集装箱生成量的预测 3.3 Logit 模型对海铁联运集装箱生成量的预测 第 4章 海铁联运系统效益分析 3 第 5章 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建议 5.1 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的机遇 5.2 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的挑战 5.3 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对策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文献研究的重点是对近几年关于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服务商选择的研究 ,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和 Springer Link 等查找相关的文献。 疑点、难点与导师商量讨论,使文章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13、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 学期第 6-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 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