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87857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1一、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 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

2、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 为东乡 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 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 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 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 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 长, 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 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 营葬。曰:“

3、亲戚争财, 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 岂复见 关。”十年,卒, 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童幼时/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 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 /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 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

4、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

5、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 。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 分)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2(2 )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6、5 分)【答案】10D 11B 12 B 13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涉及古代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官职俸禄等,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

7、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B 项姻亲“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血亲 是指有血缘关系的 亲属 ,其是以 具有 共同祖先为特征的 亲属 关系; 姻亲 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属于 血亲 。【名师点睛】考文化知识,关键是懂文化知识。可采取课内知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 项细节错误,原文是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 ,不是“极有文才口才” ,而是“言辞简约” 。【参考译文】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 谢峻是司空谢

8、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 子, 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 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 对谢 思说:“ 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 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 书而已, 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 谢曜、 谢 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

9、善辩,文辞流畅, 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 语使众人信服, 谢混特别敬重他 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 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 谢 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 谢混家屋宇整齐, 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 义所感动。 谢弘微生性谨严 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

10、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 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 谢弘微 为文学。 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 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 他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 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侍奉兄 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 间非常友 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 话,而 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 营办东乡君丧 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

11、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 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 为此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一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3直到葬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 为太常。二、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 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 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

12、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 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 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即 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 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

13、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 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 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 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 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 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

14、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

15、 “京师” ,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

16、往慰问吊唁。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4(1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2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答案】10A 11B 12C13 ( 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2 )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文化知识的把握情况。B 项, “然后再作考察”错。 “考”是指拘捕拷问。 “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把握和概括

17、。C 项, “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有误。原文说的是“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并没有说“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选项无中生有。13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当时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 约好朋友,前去 寻仇。可是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 爱的人所应做的,就 暂 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 躲我 远远的。 ”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 说:“ 听说宛县赵

18、氏有个独孙 子赵憙,讲信义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召 见赵憙 ,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被引见后,随即任命他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而李氏终于投降。光武打败王寻、王邑时, 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拜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当时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交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 说赵憙和邓奉合谋,皇上怀疑这件事。等邓奉失败,皇上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找憙真是有道德的人。 ”后来拜任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前任琅邪相,又奸又猾,成为百姓的 祸患。赵憙到任,听 说他两个 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其中的奸情,逮捕审讯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京城

19、中替李子春说情的几十起,他终究不听。这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我希望饶他一命。”皇上说:“官吏守法,法律不可不遵。再说说别的要求吧。”赵王不再说话。 这一年,升任赵憙为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强盗,赵憙和各郡一起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称“惩罚坏人 仅限于其本人,可把其他人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到颍川、 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 诛杀铲除坏人。后来青州受大面积蝗灾,蝗虫侵入平原境内就死,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他。二十七年,拜任太尉

20、,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皇上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病重,皇上亲自前去探视。等他去世,皇上前去祭吊。这一年他八十四岁。谧号正侯。三、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 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 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 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

21、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5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

22、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 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 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 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初/ 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

23、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 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24、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25、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2 )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答案】10D 11C 12A13 ( 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 ”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11试题分析:C 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他们职位一般,故选 C。12.A 选项 A“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事件错误。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6【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

26、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 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 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 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

27、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 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说:“ 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 就断绝了他们 改过自新的路了。 ”都把他们释 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 监狱空了。 ”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 变。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疏 说:“治理军队有规 章,名称虽

28、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 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 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哲宗拿这件事 问许将, 许将回答说:“挖别 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 ”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 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 。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号文定。四、【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 县。民田镜湖旁,每患

29、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 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 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 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 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

30、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 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 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 ,殖 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 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31、是(3 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7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32、,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

33、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译文: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译文: 【答案】4B 5C 6C 7(1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计分点:锡,赐给;虔,恭敬;而,却;之,这样的

34、事;句式,安乎,心安吗?)(2 )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计分点: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世,当时的人;持禄固宠,保持禄位加固宠幸。)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C 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

35、。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考题完全出自教材。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力。6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题中,C 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 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

36、,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8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 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 发布文 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 隐藏起来了吧。 ”进行搜 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 计。密州民田盛 产银 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 这是禁物, 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 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 财物有区别。”为此事

37、 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 ,比照 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处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 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 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 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 诉赵滋, 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 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 说:“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 吗?” 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

38、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 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 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 政,才察知神宗正袒 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 别, 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曾公亮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 答他。 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

39、持禄位加固 宠幸。五、【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 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 储 。登云 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 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 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

40、疏论吏部尚 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 韩世能、尚 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 近岁 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 八狗者,言路 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 ,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 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 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

41、寺丞锺化民 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 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9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 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 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

42、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B陈登云敢于

43、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2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答案】4C 5D 6D7(1 )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

44、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下”分析,是他自己求退的。【参考译文】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 职鄢陵知 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 对策,又 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 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 陈登云认为 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 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 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

45、顶替之人, 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 发的,用来恐吓 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 们算计,即使中 宫与太后家也 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 结果,而 郑承宪每次对 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 ”疏上, 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 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 冯时 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

46、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文言文专题训练 现在越努力,未来越幸福!10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 说:“ 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 媚。其 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 ,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 、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 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 处理事情, 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 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 荒,人相互吞食。副使

47、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 钟 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六、【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卷】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47 题。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 东宫恩, 进左 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 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

48、,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 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 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 铸方印。珪格不行。 贤日夜腾谤 于诸阉间,冀去 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极陈时 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 请留,不听。 珪 归三年,御史 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 颁月廪、 岁隶,以示 优礼。 又 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 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 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