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复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89289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孟子二章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孟子二章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孟子二章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孟子二章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孟子两章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 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 仁政来统一天下。2、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

2、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

3、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重点字词解释: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地理形势。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的。5.七里之(郭):外城。 6.(环)而攻之:围。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8.(池)非不深:护城河。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放弃。 去:离开。11.(域)民不(

4、以)封疆之界:限制。 以:凭。 12.(固)国:巩固。13.(威)天下:威慑。 14.寡助(之) (至):到。 至:极点。15.亲戚(畔)之:通“叛” ,背叛。 16.天下(顺)之:归顺。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文本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答:中心论点是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

5、“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 ”这句话。2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5、 “战必胜”的条件是:“ ”。 6、本文的主旨(结论)是: 。“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7、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8、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6、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了 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采用了 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采用了 论证方法。9、 “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多助” “天下顺之” ,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 ,方能得“人和” ,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10、解释

7、“人和”在文中的含义并结合历史或现实列举一事例。“人和”在文中指 ;事例:公元前 684 年,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中,齐国战胜鲁国,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其取决于民心所向,上下团结,即“人和”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 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2008 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13 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1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和” ,曹刿认为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他们的观点有什么矛盾之处,请分析。答:“人和”是孟子的政

8、治思想;“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是人和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的观点不矛盾。11、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 ) ,这样才能“多助” ,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 , “战必胜矣” ,国家才能治理好。 12、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9、。1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 ,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 。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15、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 ,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13、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

10、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3多助之至: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失道者寡助: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于忧患,死于安乐1、 舜 发 于 畎亩 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 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2、 故 天将降 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 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 饿 其 体肤 , 空乏 其身, 行 拂 乱 其 所

11、为 , 所以 动 心 忍 性, 曾 益 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利,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3、 人 恒 过 ,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4、 困 于 心, 衡 于虑,而后 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5、 征 于 色 , 发 于声,而后 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6、 入 则无 法家 拂士 , 出 则无 敌国 外患 者,国 恒 亡。 在国内如

12、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 知生 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重点字词解释:1.(发)于畎亩: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3. 举于(士):狱官。 4.举于(市):集市。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 任:使命。 于:给。是:这。6.(苦)其心志:使痛苦。7.(劳)其筋骨:使劳累。 8.(饿)其体肤:使饥饿。9.(空乏)其身: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乱:扰乱。1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忍:通

13、“韧”,使坚韧。12(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3.人(恒)过:常常。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16.而后(所):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色:脸色。发:抒发。 18.而后(喻):明白,了解。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20.(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21.生(于)忧患:在。思路结构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 4 节,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

14、,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第二段(3):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第三段(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容理解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4说“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首段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3、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4、开篇列举的

15、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列举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 ,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造就的道理。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6、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而开篇

16、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7、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9、文章是从哪两个方

17、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10、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顺境”即所谓在成就事业的路途上行进时有优越的条件保证,前进的障碍和阻力较小,可以一帆风顺到达成功的彼岸。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可以使英雄不在感叹无用武之地。顺境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

18、功。有好多名人就是从顺境中直抵成功的。如:居里夫人的女儿就是从小受到她父母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学的大道,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的著名词人苏旬.苏辙.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其父苏轼良好教育和影响,成为北宋著名的词人。顺境是人之所求,但又不是人人可得的,在身处顺境中要把握机遇努力成材,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放慢自己行进的步伐,反而应该加快前进脚步,向自己的目标全速前进。真正的强者能够在顺境中不骄不矜,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居安思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12、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法家拂士有和敌国外患。 (用课文词语回答) 1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19、哪些条件?(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1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勾践越国被灭后 ,身处异国成为阶下囚,他处处不忘血耻,卧薪尝胆,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他终于东山再起,最后灭了吴国,成了春秋最后一名霸主(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勾践身负复国大命,在越国受尽煎熬,终不辱使命(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现实意义:当前,世界经济低迷 ,中国也难逃厄运,中国有对外贸易额锐减,失业人员增多,南海危机迷雾重重,海外反华势力蠢蠢欲动(如借达赖)

20、,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肩负起家富国兴之大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一流强国而奋斗不息.15.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16.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

21、,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17.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苦其心志 ,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 。(用原文回答)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 20 个字)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 “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15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写出原句的意思;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16 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22、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17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 ,并以一简练

23、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20、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 ,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21、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

24、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2、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23、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4、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625、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

25、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26、2008 年的雪灾、 “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

26、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简答题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意在说明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 分)答: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意在说明要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磨难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

27、绩的事例?(2 分)由他们经受艰苦磨练而成就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造就个人和治理国家两方面论证。4、选文最后一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答: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6、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 分)答:受艰苦磨练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7、通读全文,试谈谈本文体

28、现了孟子怎样的人才观答: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经磨难而造就的8、课文第一段的大意是什么?文章第一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排比。作用:列举大量事例,突出艰苦磨难对造就人才的作用;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修辞 1 分,作用 2 分。)9、文中写到成就事业要先经受磨难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此文段选自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分)10、学完本文后,联系实际谈启示答:示例:人的一生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学完本文我们充分地认识到,

29、面对困难我们一定不能放弃,要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尤其对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与古人相比,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可能会少了一些挫折,但我们仍然要有忧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培养我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争做一个生活的强者。11、“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体会或感悟答:人难免常常犯错误,只有犯错误后才能发现问题并改正.只有在每一次去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克服自身缺点,获得进步。也就是说错误是有助于我们进步的。712、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 分)(相关链接材料)有

30、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 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答: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有错就要改正;但是有些错误是致命的,没有改正的机会。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错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和减少。 13、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全文看,作者强调的重点是“生于忧患”还是“死于安乐”?说说你的

31、理解(2 分)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反面对“生于忧患”的补充(结合内容分析,意思正确即可)14、本文论证论点的方法:本文先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1 分);死于安乐(1 分)15、一、二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 分)答案同

32、下16、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答: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2 分)示倒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例 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17、请各举一例证明孟子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例不得超过 10 字)(2 分答:生于忧患:陈胜吴广起义 死于安乐:阿斗乐不思蜀(意思对即可)18、填空:“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文中的划线句属于事实论据,作者从个人成才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治国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

33、点(4 分)19、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用原文回答)20、在文中找出从治国角度论述的一句话,写在下面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21、2008 年 5 月 23 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 分)答: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 分22、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3 分)【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 2005 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固定疏散路线,要

34、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他在出差,而学校的 2000 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 1 分 36 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现实意义:示例:居安要思危,安逸中不忘危机,忧患意识不可失,防范措施不可少。2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82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

35、明(2 分)答: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2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 分)答: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26、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并与同学交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

36、难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不怕路远,就怕志短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27、请写出孟子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 孟子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滕文公下9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

37、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十、相关成语:得道多助十一、关于本文的对联、有道百姓不弃无德万民皆责。、得道得民得天下失义失心失苍生。、得地不如得利取利那比取民。、暴君穷黩武仁者得人心。十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第二层()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十四、用原文语句回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经过论证,得出怎样的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点

38、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名言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阐述人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够表明地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10、能够表明人和胜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表明君子战必胜的必要条件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表明“寡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亲戚畔之、表明“多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天下顺之、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古今有许多名言名句谈论了这三者的重要性,请各写

39、出一句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心齐,泰山移、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本文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分)、年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背向的重要规律,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具备了“地利”条件,却“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文中阐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结合文章,想一想,“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场面会是“天下顺之”、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孟子两章中名句填写)、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