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91410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6 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0.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总第 6768 课时)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语文常识1、语音文字崇祯(Chng zhn ) 更(gng )定 挐(ro) 毳( cu )衣长堤(d) 一芥

2、(ji ) 雾凇 (sng) 沆砀(hng dng) 更( gng )有此人 2、作家作品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二、常见考点(一)词语理解1、重点实词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余挐(通“桡 ro”,撑,划)一小舟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湖中焉得(哪能)更有此人余强(竭力,尽力)饮三大白(指酒杯)而别 及(等到)下船2、古今异义 余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饮三大白(古义:指酒杯。今义:形容颜色,与“黑”相对)而别3、一次多义一:余拿一(数词,一)小船上下一(副词,全)白更:是日更(古时

3、计时单位,初更)定 湖中焉锝更(还)有此人 是:是(这,代词)日更定是(表判断)金陵人4、词类活用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三日是金陵人,客(名词作动词,客居)此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二)翻译句子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2、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

4、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三)理解默写1、写雪大寒冷威严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描写西湖的美丽雪景总的印象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特写西湖的美丽雪中景物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阅读理解1、文中所记主要事件是:湖心亭看雪。整个事件又可分为三个环节:雪定独往、湖上观雪、亭饮而别。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写出了路无人行,

5、天无鸟飞,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概括了西湖的雪景特点,为下文写“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3、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改写下面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小雪霏霏,冷风拂人如泼水。长堤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顶,都撒着白面粉似的。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却流溢着清白的光彩。湖里除了我们的一只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湖面上云烟密集,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于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远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4、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

6、,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5、从下面选一句加以品析。A.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B. 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C.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选 A

7、 句。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湖心亭偶遇埋下伏笔。情感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也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独行的高雅情趣。选 B 句。作者抓住雪景的特征,运用白描手法,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地描写西湖全景,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彩、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着眼于“大”意象绘景。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意境绝妙的山水画,传达出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选 C 句。(1)运用夸张修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

8、妙而变幻的意境,清新灵动,给人一种似有似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2)量词“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行,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是炼字的典范。同时也隐含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6、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金陵人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这是辟出另一种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醉情自然的感觉;也是作者写“痴”的一部分。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

9、,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8、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能够总括本文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痴: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寂的情怀。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 四、拓展延伸1、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

10、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2、写出一个古代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你认为可取不可取?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11、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评价:A.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官场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4B.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3、写一个描写西湖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4、在繁乱的时代中,作者和他在湖心亭偶遇的两个人

12、都在内心世界中保留着对自然山水的钟爱。你认为人的内心还应永远保留哪些美好的东西?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在今天,物质发展日益繁华富裕,我们应更多一份坚强和执著,勇敢的挑战生活的安逸,对事业的热爱,对同学的关爱,对亲人的真爱,永葆人性的善良和质朴,做有志向有追求的社会新人。五、中考题选(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620 题。 (14 分) (2007 年四川省达州市) 【甲】 江 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13、,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2 分)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 18、 【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

14、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答: 19、 (1)从【甲】诗“ 独钓寒江雪 ”和【乙】文中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 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 分)答: (2) 爱莲说中也有含“独” 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2 分)答: 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B、 【 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C、 【 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5D、 【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

15、的厌世之情。16、D;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18、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19、(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D。(【乙】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二)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 分) (2007 年湖南省永州市)答: 22(3 分,每点 1 分,语意相近即可)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

16、”),为下文作伏笔。(三)(2009 年广西桂林市、百色市)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15.文中画线句采用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其中“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得巧妙,妙在何处?现代汉语中使用量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例子有很多,请举一例。(3 分)答:16.文末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的“痴”(用原文回答)?中国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痴人”还有不少,请举一例,并简述其“痴行”。答: (3 分)14、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15、(1)作者用简洁、传神之笔,借四个量词,通过对长堤、湖心亭、

17、小州和人的描绘,使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形成对比,烘托出水天之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色。(答出“简洁传神”或“简洁生动”1 分,点明对比 1 分) (2)示例: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轮圆月,一眼泉水,一抹彩霞,一束阳光16、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 示例:陶渊明痴心于山水,向往田园生活。(列举的“痴”人与“痴”行要吻合,否则不给分)(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13 题。(15 分)(2013 年江苏省盐城市)【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18、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13填空和简答。(5 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

19、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6(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 T 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1 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 分)13(5 分)(1)厌弃尘俗,向往自然。(2 分)“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2)示例:湖山夜雪(1 分)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3)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2 分) 每点 l 分。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五)(2014 年吉林省长春市)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

20、,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 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 分) 答: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 分) 答: 11. 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共 2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1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共 2 分,答出一句即可)13.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共 3 分,第一问 2 分,作者和金陵人“痴”的表现各 1 分;第二问 1 分)(乙)(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