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基于可视化供应链的物流金融运营模式优化研究 1 物流金融内涵研究 1.1 物流金融概念研究 在国内,起初并没有“物流金融”这一概念,陈淮( 1987)率先提出“物资银行”这一设想。随后,任文超发表了“物流银行及其实践” (1998)、“物流银行”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2006)等文章,把“物流银行”的实质定义为对企业使用资本的支付工具进行设计安排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及结算效率 ;对应全球化的市场供应链,挖掘不同商品及产能的汇率获取更大的效益。同时,于洋、冯耕中 (2003)提出了“物资银行业务 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 邹小芫和唐元琦 (2004)
2、提出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而后不久,梁虹龙、欧俊松 (2004)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和现实需求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开展金融服务的问题和对策。杨绍辉 (2005)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给出“物流金融”的定义,即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企业提 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介绍了物流金融服务的内容和操作模式,指出物流金融服务为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良
3、机。 胡跃飞 (2007)指出物流金融就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王禅 (2007)将“物流金融”定义为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 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闰俊宏 (2007)根据深圳发展银行在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方面的经验,对其进行了定义,即对一个产业链2 条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
4、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1.2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分类的研究 物流金融在实践中有多种做法,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便利企业融资和经营,银 行也在不断拓展新的融资模式。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 :于洋和冯耕中 (2003)针对我国物流业界兴起的物流银行业务分析了起源及其重要性,总结了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两种物资银行业务模式。朱道立、石代伦和陈祥锋 (2004)将物流金融分为基于动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
5、运作模式和基于风险管理的运作模式三种情况进行研究。 李蓓 (2006)从进出口贸易角度,将物流金融相关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并进一步将进口业务模式划分为信用证合作模式和现货质押模式两种,又将出口业务模式划分为出 口前短期打包贷款和出口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巫钢和姚伊娜 (2007)首次把期权理论运用到物流金融中。他们将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分为买方客户授信和卖方客户授信。他们认为,由于期货交易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化的条款,把期权引入到物流金融中,可以降低物流金融的业务风险,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闰俊宏 (2007)提出了物流金融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
6、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了介绍。 陈祥锋等 (2008)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运营中所发挥的不同角色,把具有资金约束供 应链分为三种类型的系统结构 :传统结构、代理结构和控制结构 ;分析了三种结构下相关企业的金融和运营决策问题。 2 国内外关于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研究 2.1.1 供应链的效率研究模型 Christopher 和 Braithwaite( 1998)认为,提高供应链效率即使供应链过程集成、反应速度提高、循环时间缩短以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 Hewitt( 1994)建立了一个集成供应链设计模型,该模型更加关注优
7、化库存成本和循环时间。 3 Dong Li 在 Hewitt( 1995)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供应链效率集成设计问题。提出了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四个指标 利润率、提前期、配送速度及浪费的排除,建立了综合考虑供应链库存成本和时间的设计模型。 Srinivas Taller( 1999)对供应链网络层次结构进行有效性设计,通过建立模型选择供应链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并优化整个物流过程的成本,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 Snares 和 hGavimeni( 2002)对三个条件下的库存模型进行了对比 :供应商除了过去的数据,再没有其他信息 ;供应商知道零售商的 (s, S)策略以及最终产品的需求分布 ;供应商
8、有关于零售商的 全部状态的信息。得出结论 :信息共享可以极大地提高供应链效率。 2.1.2 物流融资模式业发展 国外的物流融资模式业发展较早,其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其中, Friedman,Albert, Eisenstaedt, Raymond 和 Denham 等总结了物流金融中的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在国外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氛围、业务模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和流程, Kenmore 对物流金融中新兴的订单融资业务进行了分析。Lieberman 对物流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研究。 Ruberg 还以 UPS 为例介绍了物流金融创新模式 的主要特征。 Buzacott 和 Zh
9、an 则定量研究了业务中的一些重要指标 (例如利率和贷款额度 )的确定以及对业务风险的影响。实际物流融资模式操作中,不管是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马士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 UPS,其第一位的利润来源都己经是物流金融服务。如今现在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己经由 3PL 逐渐向 4PL 第四方物流 )发展,在国外包括埃森哲、安盛等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己经联合多家企业 (如 IBM、朗讯 、 UPS 等 )成功实施了4PL。 2.2 国内关于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研究 2.2.1 国内中小企业的研究 在大陆地区,由于银企 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间接融资 (商业银行贷款 )为主,主要分关系型
10、融资模式和担保型融资模式两种,前者专有银行垄断企业专有信息,后者采用企业担保来化解银行风险。此外还存在一些信用融资、票据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形式。 随着物流金融在国内的积极实践,学术界对物流金融研究也会不断深化,4 这有利于物流金融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流金融涉及三方主体 :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中小企业。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代表性的主要有 :袁红和王伟 (2005)认为物流金融作用表现在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结算支 持与个性化服务支持等方面。徐明川 (2006)从博弈论中的角度分析出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是为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进行融资。曾拥政 (2008)论述了基于
11、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物流银行业务,并分析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物流金融融资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郝德操 (2009)结合国外运用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验,提出运用物流金融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2.2.2 国内的物流融资模式发展 1987 年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淮就提出了构建物流银行的思想。在 1998 年,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 利用“物流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 1999 年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始向客户提供简单的质押融资业务。 2002 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了“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 2004 年,
1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慈、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2004 年广发银行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从 2004 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 .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台作等等 。此外,速递物流公司也已经开展了仓单质押的业务。 到 2006 年初,浦东发展银行向企业推广物流融资解决方案,几乎同时深圳发展银行也正式整合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面向产业供应链提供一体化的全链条金融服务,并在当年取得了超过 50%的业务增长量。自此,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企业逐渐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善银
13、行盈利模式,采用构建一条健康、强势的供应链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周期长、资金在供应链中的不平衡等问题。 短短几年之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纷纷涉足该项业务,加快物流融资方 案的设计与推广。物流融资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以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在物流融资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这种新兴的服务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5 可以说在我国物流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具体企业状况,经济环境等与国外的差异,物流金融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很成熟的程度。与国外相比,可供选择的渠道较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信用担保体
14、系还不够健全,物流融资模式发展也相对较不成熟。 2.2.3 物流金融发展的问题 21 世纪企业间竞争加剧,使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而影 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美国联合包裹快递公司 (UPS)2009 年度发布的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在中国中小企业能否获得资金与运营成本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具有绝对重要的影响,同时显示,中小企业的资金与运营成本是相当缺乏的,目前 80%的中小企业都正在遭遇现金流的困扰。上海交通职业大学,李琳( 2008)认为,目前我国物流金融服务没有广泛开展,除了银行自身经营的限制外,还在于缺少完善的物流金融组织。完善的物流金
15、融组织要求专业化、独立性、广泛性。专业化要求组织了解物流 金融整个业务体系,熟悉业务操作流程规范。独立性要求组织独立地服务于大中小型企业,能够迅速对各种企业做出合理的物流金融产品选择方案。广泛性要求组织涉及到各行业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提供针对性的物流金融服务。而现有的银行缺乏这样完善的物流金融组织,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各种需求。 3 物流可视化信息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发展趋势 物流融资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了更为有效的组合,通过信息的分享,可以有效帮助银行获得更加准确、即时的物流信息,从而实现对货物的有效监控,最终为银行融资贷款业务的开展产生积极作用,保障了资金 流的顺畅运转。因此,归根结底
16、,信息共享是开展物流融资的业务基础。 纵观物流融资的发展历程,银行及企业对可视化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展望未来,如何更深入地挖掘物流信息的价值,加大贸易物流可视化信息在物流融资业务中的应用,有效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成为推动物流融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 1) 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贸易物流可视化信息。陈李宏,彭芳春( 2008)提出通过与第三方电子贸易物流服务平台的对接,引入中立的、具有公信力的供应链贸易相关状态数据,实现物流信息的无缝连接、6 交换和共享 。准确地掌握融资需求企业在各个业务环节上的信息,通过信息共享来帮助银行获得更加准确、及时的运输跟踪、报关
17、、通关、检验检疫等物流环节物流信息,有效解决物流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规避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 2) 口岸、检验检疫、海关等机构的政务信息在物流融资业务中的应用。张晓晖( 2009)认为,目前,大量对物流融资有积极作用的贸易物流状态数据零散分布于海关、港区、码头、堆场、商检等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利用,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银行通过对政务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集成,不仅可以得 到第一手的贸易物流状态信息,而且也有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再利用,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 ( 3) 跨境、全流程的贸易物流可视化信息在物流融资业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张涛,吴生秀( 2010
18、)认为贸易物流信息的覆盖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某个地区,而是向境外不断延伸。从贸易活动初期开始直至贸易活动的结束,银行通过掌握跨境、跨区域的贸易物流信息,实现对贸易状态的全流程追踪,从而提高其对货物的监控能力。 ( 4) 降低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成本。李霞( 2009)认为目前很多银行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质押物管理,以控制风 险,但是无形中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如果物流监管合作方选择不当,发生监管方监管不力、与授信企业合谋或与授信企业发生纠纷等问题时,便会转化为新的风险隐患。因此,随着物流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银行将逐渐减少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向采信权威、中立的第三方平
19、台贸易状态数据,在降低融资业务成本的同时,提高对融资风险的可控性。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有关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问题发现和发展思路层面,并没有深化到更具体效率研究模型层面,在现有物流金融研究中,对信息的共享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从可视化 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研究比较匮乏。 7 参考文献 1 陈李宏,彭芳春 .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 6) . 2 张晓晖 .供应链融资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 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5) . 3 任文超 .从“物资银行”到“物流银行” J.2006(05). 4 邹小芃 ,唐元
20、琦 .物流金融浅析 J.2006(05). 5 罗齐,朱道立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 :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 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6 山固固 .物流金 融业务风险研究 Ml,大连海事大学, 2007 7 田智勇,杜跃平,王瑜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博弈分析 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8 杨亦民,彭剑 .国外关于信息共享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 J,企业管理, 2007. 9 迟宪良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 D .吉林 :吉林大学, 2007. 10 段光 .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研究 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11 史运昌 .供应链融资对信息不对称的消解
21、研究 D.湖南:湖南大学 ,2009. 12 王婵 .基于供应链金 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M,天津财经大学, 2007. 13 廖成林,吴轩洪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激励措施 J,现代物流, 2004. 14 袁纯清 . 共生理论 兼论小型经济 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8. 15 美 弗登博格等 ,译者 : 姚洋等 . 博弈论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2002 16 陈廷斌 ,吴伟 . 基于多 Agent 的供应链智能集成与决策研究 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17 Williamson,S.D. Costly Monitoring,Financial Interm
22、ediation and Equilibrium.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7,(9):169-179 18 Berger,AN., Udell, GF.The Economie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98, 22:613-673 19 Peterson, M.A., Rajan, R.G. 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1994,49(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