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014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研究 物流 金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之一,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给银行带来了新的信贷方式,给第三方企业带来了新的服务项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开展融通仓业务有着相当大的风险,如何去有效规避风险成了融通仓业务能否得到更好地发展的关键。 1 国外研究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概念是由国内学者提出,在国外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存货质押融资。国外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开展得较早,其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早在 40 年代的美国,国外研究以涉及到物流金融中的存货质押融资在发展过程中的法

2、律氛围、业务模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和流程等,综合反映了在当时的美国,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开展范围广泛,质押品种丰富,融资机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实践也未能达到这个水平。在近几十年中更是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总体来说,国外对 存货质押融资 的 研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 1)基于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的角度 Rutberg( 2002)以 UPS 为例介绍了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他的案例中, UPS 资本公司是隶属于 UPS 的一家金融服务公司,该资本公司 可以在存货从入库到出库的每一个流程提供融资服务。 Fenmore( 2004)对订单融资业务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认为:对于信誉中等

3、的公司,若存在季节性现金需求,在没有额外资产的情况下,订单融资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途径。 ( 2)存货质押贷款的风险研究的角度 Buzacott 和 Zhang( 2004)定量研究了存货抵押融资业务中一些重要指标的确定以及对业务风险的影响,首次尝试把资产抵押融资集成到生产决策中。在他们设计的模型中,把每个时期可获得的现金作为资产和负债的函数,从而可以根据动态的生产活动定期更新。 2 Frye(2000)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讨论发展中国家及农村信贷市场面临商品价格波动时如何确保质押贷款业务顺利执行。 Helmut bester( 2005) 提出如果银行同时决定所需的贷款抵押品价值和贷款的利率,并

4、且提出一组有不同的利率和抵押品要求的贷款合同或是利率较高,但是抵押品价值较小;或是抵押品价值较高,但是利率较低。由于高风险企业拖欠的概率较高,因此更愿意接受利率较高,但抵押品价值较小的贷款合同,在这个假设下信贷配给将不会发生,原因在于风险较低的企业愿意选择价值较高的抵押品。 Stiglitz 和 Weiss( 1981)认为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的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样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 2 国内研究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 2002)等首次提出融通仓这一概念 , 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流动

5、商品仓储为基础 ,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国内物流和 金融 领域的 发展 ,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现代物流理论引入物流 金融领域。 总体来说,国 内 对 存货质押融资也就是融通仓业务 的 研究主要从如下 两 个方面展开: ( 1) 融通仓业务模式和发展 罗齐和朱道立 (2002),按照功能将融通仓划分为三种模式 :(1)融通仓融入企业原材料采购链之中; (2)融通仓融入企业分销链之中; (3)融通仓对企业信用的整合与再造。 郑绍庆( 2004)在就对融通仓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融通仓融资将给企业带来信贷规模的扩大、信贷交

6、易成本降低、信贷风 险分散等优势。 李蓓( 2006)又从进出口贸易角度 , 将物流金融相关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 , 并进一步将进口业务模式划分为信用证合作模式、现货质押模式这两种模式 , 又将出口业务模式划分为出口前短期打包贷款和出口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3 陈祥峰和朱道立等 (2005)按照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和资金短缺需求,将融通仓分为三种模式: (1)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2)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3)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 2) 融通仓在商业银行方面的风险研究现状 曾文琦 (2006)将融通 仓仓单质押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为:质物的实

7、际价值与评估的价值不符,以伪造、变造的仓单质押,以有争议的财产质押,重复质押,质押物丢失或变质等五种。 何娟 (2008)结合融通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信度分析方法,确立融通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融通仓风险评价模型,采用 SPSS 软件分析方法,给出各参数估计值和相关评价结论,为融通仓风险控制和处理提供相关建议。 张李峰 (2007)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了融通仓质押监管融资的法律关系以及风险环节,并指出商业银行应当从严格审查客户资信、防范仓储企业道德风险、核实质押货物 权属以及控制质押货物风险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严格防范业务风险。 于洋和冯耕中 (2003)在对物资银行的研究当中将融资风险

8、划分为客户资信风险、提单风险、内部欺诈风险、质押品种选取、市场变动风险、操作风险、仓单风险和存量风险八类。 那驭龙、姜子龙( 2009)在对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中,将风险划分为质押物风险、信托责任缺失风险、风险指标失灵风险、信用环境软约束风险、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风险五类。并且提出了加强信息管理和完善客户档案等建议。 总体而言, 美国以及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流金融发展起步较早,物流金融有关方面的 体系发展比较完善且形式多样化,尤其在 存货质押融资方面。在美国,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开展范围广泛,质押品种丰富,融资机构多样化。 与之相比,我国在物流金融方面,还刚刚起步,中国物流金融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

9、增长时期。同时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 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鉴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等将成为我国物流金融发展必须要攻克的难题,是未来在物流金融行业一定时期的必须完善和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4 1 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 :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 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2) 2 邹小芃,唐元琦 . 物流金融浅析 J浙江金融, 2004, (5) 3 李蓓 .物流金融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J金融与经济, 2006, (10) 4 唐少瞵,乔婷婷发展物流金融强化供应链整合 J 物流金融系列研

10、讨 , 2006, (2) 5 陈祥峰,朱道立现代金融服务创新一金融物流,物流技术 J, 2005, (3) 6 艾东中小企业物流融资风险管理探讨 J上海金融, 2005, (12) 7 徐明川仓单 质押盈利模式及其风险规避研究 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1) 8 何娟融通仓风险因素评价研究 J经济研究, 2008, (7) 9 于洋,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 J管理评论, 2003, (9). 10 张余华融通仓:金融与第三方物流的创新服务 J北方经济, 2005, (1) 11 储雪俭,梁虹龙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 J物流技术, 2005,( 2) 12

11、 关芳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D,湖北,武汉大学, 2004 13 闰俊宏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D,陕西,西北工业大学,2007 14 张李峰商业银行质押监管融资模式探析 J金融与投资, 2007, (12) 15 师鹏霞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 D长安大学, 2008 16 黄星融通仓:物流创新服务 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7 (7). 17 那驭龙,姜子龙物流金融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及防范 J安徽财经大学,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 18 陈忠阳 我国 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银行问卷调研

12、的分析 J中国银行业协会,北京, 2009(5) 19 Sidney Rut berg-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Piggy-backing on the Massive Distribution Clout of United Parcel Service J.The Secured lender, 2002. 20 Barnett W. Whats in a name-A brief overview of asset based lending J.The Secured lender, 1997. 21Eric Fenmore Making Purch

13、ase-Order Financing Work for YouJ .The Secured Lender.2004 22Buzacott J.A.R.Q. Zhang InventoryManagementwith Asset-BasedFinancingJ.Management Science, 2004. 23Frye J, Collateral damage, a source of systernatic credit risk, Risk Magazin, 2000. 5 24Berger, A.N., Frame, W.S., and Miller, N.H., Credit scoring and the availability, price and risk of small business credit. 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Atlanta Working, April, 2007 Paper, Apr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