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80311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宁波 -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的扩展,港口功能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高效率的装卸、集疏和物流多样化增值服务成为港口物流服务拓展的重要内容。而具备畅通无阻的集疏运系统,就能直接提高该地区港口吞吐量发展,对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加强车船周转、确保商品及时送达、缩短流通时间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港口集疏运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凡涉及港口物流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研究和建立以港口为枢纽的内地集疏运 系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集疏运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集疏运系统集中运

2、输方式的协调分配保证集疏运的高效发展、集疏运体系对港口作业效率的影响以及提高相关运输经济的效益、港口集疏运的实质分析、集疏运系统发展模式的研究、集疏运系统优化的研究等。 1 国外研究现状 与航运业中其它环节的生产运作相似,港口建设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所以在进行港口集疏运系统研究时,也要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上。从一些理论研究上国外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有, Michel Beuth( 2001)以某一地区为例采用了多式联运的运输 网络运输十类不同的货种,开发了交通需求分配模型,这一模型全面的考虑了各个可行的路径和各运输方式间的组合等,得出了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的直接和交

3、又的需求弹性系数。港口集疏运系统无非也是对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协调分配,以保证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高效发展。要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自然与综合运输网络的优化分不开。 Kenneth John Button( 1993) 主要对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异同做比较,要想提高运输经济的效益,特别是提高与港口相关的运输经济的效益,除了需要发挥各个运输方式的优势,还需要港口充分 发挥其货物集散枢纽作用,由此可见港口集疏运系统对港口的重要程度。 世界范围内主要贸易港口均非常重视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问题,如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杂志每期都会列举出欧洲主要港口的关键2

4、 生产数据,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测算软件和统计方法,分析预测生产数据,力求科学、全面地掌握港口发展动态,其中港口集疏运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利用情况也是其重点关注对象; Asianshipping 定期发布包括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在内的大型港口生产数据,集疏运成本对港口生产的影响是 其主要关注点,由于香港、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国内货主以及国外船公司、大型跨国企业分外青睐这部分统计数据。 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港口集疏运系统研究的成果与应用已经比较多,董洁霜( 2007)对港口集疏运系统进行物理描述,定义节点、路段和网络,并运用节点扩展的方法对转运

5、枢纽进行描述与定义,建立以系统最优为目标,基于广义费用的多货种、多方式的港口集疏运网络综合平衡优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李兆强( 2009)提出港口集疏运实质,就是港口集疏运系统,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 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自技术经济特征,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港口集疏运系统是港口经济能量传输的动脉,是港口与广大腹地相互联系的通道。 2.1 关于集疏运系统发展模式的研究 马蕾( 2009)提出随着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的出现,对港口产生重要影响。港口只是国际物流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整个系统协调一致才能满足复杂生产过程和现代用户的需求。因此现

6、代港口必须能够提供快速、可靠而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用户根据其物流战略,按照严格的预算与进展安排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 。所以港口必须成为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中心,并能提供与腹地连接的高效集疏运系统网络。俞晓晶 (2009)通过对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系统的影响因素及组成条件的分析,得出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应促进规模化和区域性的港口群发展,并建设具有高效率的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管理网的集疏运系统 。 黄强( 1998)提出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的方法,提高港区后方车辆装卸能力,合理布置港区运输、水水过驳、车船直取、疏港路的建设;张云鹏等人( 2000)提出强化集疏运管理、内陆中转站建设、建立

7、专业化运输车队、推广上海“工试”成果、正规 化集疏运体系;韩京伟等人( 2005)指出欧洲港口腹地集装箱集疏运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港口竞争力变的越来越重要,欧洲采用的三种系统服务模式:3 “集装箱换装点”服务模式;内河船舶的集中作业 +集疏运的集中调度;“驳船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内河船舶的分散作业 +集疏运的集中调度;“多结点服务”服务模式;内河船舶的分散作业 +集疏运的分散调度;大连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在大连港发展内陆物流、中转物流案例介绍中介绍了大连港内陆集疏运体系发展模式:按照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与铁路、货主、船公司的合作,大力发展以班列为龙头,以 内陆港、信息化系统为两翼的内陆集疏

8、运体系等研究。作者黄芳( 2006)提出了集疏运环节业务流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经济一体化管理模式移植到集疏运管理运作中。而且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 2l世纪发展的主体,很多学者也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了集疏运体系中。 2.2 关于集疏运系统优化方面的研究 作者黄芳( 2006)提出一种理论意义上的集疏运系统规划,确定了港口物流系统集疏运环节协调优化步骤,即以功能设计作为出发点,利用组合预测法预测港口吞吐量、集疏运量,在此基础上对集疏运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建立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张雨琴 (2011)深入细致的分析了中国 8个沿海干线港口集疏运体系的构成情况,指出我国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

9、节,科学、合理地评价港口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协调公路、铁路、水路三种主要运输方式的比例。着力解决我国港区货物运输路径的能力瓶颈,扩大港区公路通过能力。公路配合铁路,建立内陆铁路中转场站特别是集装箱中转站。我国集装箱码头公路集疏运量大、码头相对集中的特点,应努力完善集装箱干线港与高速公路网和城市快速路的衔接。加大内河运输的发展力度来缓解公路集装箱运输给城 市道路带来的压力。为增强铁路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既可以缓解铁路干线运行紧张的局面,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林建新 (2006)分析了国内外港的集疏运系统现状,以天津港为例,利用 O

10、D反推理论和四阶段法做出交通量预测,对港口外部公路进行交通流分配,提出公路集疏运规划方案;庞明宝等 (2005)都提出了双层规划模型,运用系统分析和博弈理论,通过对政府从宏观角度进行物流线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输与物流企业从企业微观角度进行物流线路优化调度的目标与博弈过程研究,建立上层政府追求系统广义物 流费用最小化,下层企业追求自身企业费用最小化均衡配流的两级 Stackelberg模型。作者陈红军 (2005)对专家4 提出的三种路网规划方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李赛峰 (2006)提出四种水运输港通道可能方案,采用总费用法进行比较,最终提出疏运输港实施方案;曾凡

11、华 (2003)针对深圳、香港现状提出集疏运建设方案;陈锴(2002)大连港实际出发综合考察软硬件资源,腹地经济,并科学预测未来集装箱吞吐量,参考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战略,提出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发展战略以及具体措施。 目前对港口集疏运体系 的研究已经蛮多,但宁波 -舟山港港口的集疏运系统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港口的集疏运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 疏港通道不足 , 现有设施渐趋饱和,已成为制约港口、物流及临港工业发展的一个短板。在港口快速发展的同时,集疏运系统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发挥内河、公路、铁路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构建便捷、经济、结构合理的港口后方集疏运系统已经是摆在宁波港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事

12、关宁波港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借鉴其他成功港口发展经验 ,并结合宁波 -舟山港实际特点 ,对未来宁波 -舟山港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洁霜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 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7( 5) 2 李兆强 .青岛市港口集疏运系统研究 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 马蕾 .港口陆路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的研究 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 俞晓晶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 J水运管理, 2009( 4) 5 黄强河港集疏运能力的因素浅析 J武汉 :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 1998( 5) 6 张云鹏,肖西江重视和加强港口集疏运发展集装箱运输 J集装

13、箱运输, 2000( 5) 7 韩京伟,纪永波等鹿特丹港集装箱内河集疏运系统分析 J水运科学研究, 2005( 3) 8 黄芳 .港口物流系统集疏运环节协调优化分析 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 2006 9 张雨琴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与优化分析 J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1( 6) 10 庞明宝,魏连雨区域物流线路网络双层规划研究 J公路交通科技, 2005( 9) 11 陈红军大窑湾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5 12 李赛峰宁波港北仑港区水运疏运通道方案研究 D南京:河海大学, 2006 13 曾凡华 .共建深圳、香港港口集疏运系统 J特区经济, 2003( 5) 14 陈锴 .大连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 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2 5 15 Michel Beuth.Freight Transportation demand elasticitys:a geographic multinomial transpiration network analysi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ort E,2001( 4) 16 Kenneth John Button Transport EconomicsM Edward Alger Publishing Ltd,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