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Q** 文档编号:8040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1 单元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材分析: 青树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课第一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 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

2、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教学策略: 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 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 3个是形声字,“蝴、蝶

3、、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读 di,不要读成 t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 c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 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尽快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在理解课文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

4、的注意力引导到抓民族小学的特点上来。然后,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读课文 后,教师可问: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体现自豪感情的语句,比如,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也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句子,学生找出这样的语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

5、豪的情感呢?可用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即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 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课文里所描写的“美”和“团结”都带有民族特色,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加以引导。 课后的一、三题,目的是引导和检查学生互相交流背诵的内容,抄写的句子,保证训练不落空。 资料袋安排了 5幅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些了解;课上用一点时间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课文后面安排了本学期第一次“综合

6、性学习”,内容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教师可在本篇课文教学结束后,向学生进行布置 。这次活动是根据本组专题安排的,目的是通过记录课余生活这一形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活动内容、要求以及记录活动的方式。并例举了用文字叙述、填表格、画图画三种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也可以选教材没有提到的其他形式。再根据“综合性学习提示” 中的要求,进行阶段性的交流,为“语文园地” 中的汇报、交流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

7、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体会好词好句。 学习难点:学习和体会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 “民族风情”展示,导入新课 展示民族风情图片,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 族的大家庭。 二、公布学习目标 三、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

8、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听课文录音带。 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 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 b) 绒球花 傣( di)族 景颇( p)族 阿昌( chng)族 德昂( 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9、孔雀舞 摔跤( ji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 hung) 五、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六、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反馈

10、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Png b i di zho shu h di ( ) ( ) ( ) ( ) Kng qu tio w wi ba tng zhng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坪( ) 孔 ( ) 粗( ) 评( ) 孙( ) 祖( )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 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

11、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公布学习目标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 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比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

12、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 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感情朗读,比赛

13、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五、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六、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 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反馈练习: 读了这篇,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背下来。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起读课文 团结融洽、友爱、有礼 一起做游戏 2 花的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4、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联 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来练习朗读诗歌花的学校。 二、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2、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那么专注,你们一定是被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给吸引了。自己想去看看吗?那就赶紧拿起诗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出示词语:轰响润湿 口笛 狂欢 站壁角 碰触 飒飒 急急忙忙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1、词语读好了,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

15、试着读读看,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长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2、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 于是 /一群一群的花 /从无人知道的地方 /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 /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 /那群花朵 /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 /它们 /怎样地急着 /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 /它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3、注意这两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谁

16、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4、自己再把这几个长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节。师:课堂上最 美的就是琅琅的书声,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 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如语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2、朗读第二小节 花儿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师范读。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3、朗读第三小节 雨来了,花孩子们放假了。外面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读出外面世界的热闹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乐。 在雨中花孩子是 怎样出来的?“冲”应重读。生试读,指名读。 4、朗读第四小节 这么美丽的风光他们都无心欣赏,这是要急着到哪儿去呀?原来是想家了。谁能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