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图书 管理系统 摘 要 图书馆作为一 个 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包含很多信息数据的管理 。若 图书馆采取手工 的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 的话 ,由于 信息数据的 繁多, 会使 手工处理的工作量 非常 大, 同时也就影响了图书馆 整体 的 管理效率 。因此,人们希望使用一个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用以提高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针对图书管理的一般 流程,以 C/S 模式设计 出 了一个图书 借阅 管理系统,可满足大多数中小型的图书 馆的 管理要求。 本设计是建立在 Visual C+及 Access 数据库平台开发基础上的,一个典型的 信息管理系统 (MIS)
2、。 在本文 中 ,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个系统分析、设计以及实现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模块的分析与设计、数据模式的分析与设计,最后是系统的 VC 实现。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读者, 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 图书馆工作人员 以及 管理 人员 三 者 的共同需求。 关键词 : 图书馆; 借阅; 权限; 管理系统 II BOOK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Since volumes of book management activities have to take place daily in library, it will be a hard work and b
3、e low efficiency if only manual operations are adopted in the management. To upgrade their management efficiency, people would like to develop various Book Management Systems to help their daily work. In this paper, a book management system built in Client/Server model is designed, which can meet re
4、quirements of most library management for its integration of general library transaction management processes. The design is a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IS), which based on Visual C+ and Access database platform development basis. In this paper, its development mainly including the sys
5、tems requirement analysis, function modules design, data model design and its VC implementation. The running of the system proves that it could meet the common usage for various kinds of users including readers, library staffs and administrators. Keywords: library; borrowing; authority; management s
6、ystemIII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开发背景 . 1 1.1.1 课题的背景 . 1 1.1.2 课题的来源 . 1 1.2 图书借阅管理的发展概况 . 1 第二章 系统解决方案 . 3 2.1 设计方案的论证 . 3 2.1.1 设计方案的选择 . 3 2.1.2 设计工具的选择 . 4 2.2 设计方案的说明 . 5 2.2.1 设计意义 . 5 2.2.2 系统总体描述 . 5 2.2.3 系统角色类型 . 6 2.2.4 系统规划 . 7 2.2.5 预期目的 . 7 2.2.6 技术要求 . 7 第三章 系统详细设计 . 9 3.1 系统模块架构 . 9 3.2 系
7、统功能说明 . 10 陈敏峰:图书管理系统 IV 3.2.1 系统登陆模块 . 10 3.2.2 读者管理模块 . 11 3.2.3 图书管理模块 . 15 3.2.4 图书借还模块 . 18 3.2.5 管理员设置模块 . 23 3.2.6 系统查询模块 . 24 3.3 数据表 . 26 3.3.1 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 26 3.3.2 系统 E-R 图 . 26 3.3.3 数据表 . 27 3.4 数据关系图 . 29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30 4.1 模块实现的 理论基础 . 30 4.2 登陆模块的实现 . 30 4.3 读者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 32 4.4 图书信息管理模
8、块的实现 . 41 4.5 图书借阅管理模块的实现 . 41 4.6 图书归还模块的实现 . 46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 . 58 5.1 测试概述 . 58 5.2 测试目的 . 58 V 5.3 测试过程及结果 . 58 5.3.1 测试用例 . 58 5.3.2 测试结论 . 59 第六章 用户操作说明 . 60 6.1 软硬件环境 . 60 6.2 应用系统安装 . 60 6.3 操作方法 . 60 设计体会与总结 . 61 参考文献 . 62 致谢 . 63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毕业设计 1 第一章 绪论 1.1 开发 背景 1.1.1 课题 的 背景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
9、代 , 各行各业中 都 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 一个 计算机被 广泛 应用 的 有利时机 。使 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 可以 提高工作效率,而且 还 大大的提高了其 信息的 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 势,因此我们 进行信息管理 以及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时,就需要很好的使用计算机。 系统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 本系统就是为管理图书 借阅 信息而设计的。 根据调查得知, 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 对 借阅 管理 采用的 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
10、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 也是用人工计算、手抄 进行。 但是由于图书馆中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 十分 大, 因此很 容易出错 ,经常出现数据的丢失等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1.1.2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是基于 Visual C+及 Access 数据库 平台开发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用于解决图书在馆内信息的变更 以及读者借阅等问题。 1.2 图书借阅管理的 发展概况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由于 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查找图书信息或统计借阅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
11、 盾,第一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它的出现为图书借阅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代替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 第二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未能系统地考虑图书借阅的需求和理念。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随着信息爆炸、知识经济陈敏峰:图书管理系统 2 时 代的到来,使个人、单位、社会对图书借阅管理
12、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 /服务器技术,特别是 Internet/Intranet 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第三代 2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图书借阅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处理几乎所有与图书借阅相关的数据。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图书借阅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图书借阅规划和政策。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毕业设计 3 第二章 系统解决方案 2.1 设计方案 的论证 2.1.1 设计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使用 B/S 架构建模 所谓 B/S 架构,是
13、指“ Browser/Server(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模式,是过去一直使用的 C/S( Client/Server)架构的发展,采用这种模式设计的应用系统,用户的电脑上不需要安装或者任何软件(或者只需要下载安装一些插件),就可以使用浏览器,和平时上网一样,进行业务处理。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对广域分布用户的支持(主要是基于这种架构特殊的事务处理模式),即使是拨号上网的远程用户,也不会感觉速度很慢。另外,无需安装、操作和维护简单方 便也是这种应用架构的优势。其工作原理 是在前端采用 IE、Netscape 等浏览器将用户提交的操作信息向 Web 服务器发出 HTTP 请改 , Web 服务器
14、通过ASP 和一些中间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 , 并将操作结果以 HTML 页面的形式返回给前端浏览器 。 如图 : HTML 请求 HTML 响应 WEB 服务器 图 2.1 B/S 工作流程图 但就发展程度而言, B/S 架构在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 方案二:使用 C/S 架构建模 这里所说的 C/S 架构,是“ Client/Server(客户机 /服务器)”应用模式。请求另一计算机为之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Client),而处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Server)。客户机运行数据请求程序,并将这些请求传送到服务器。由客户机执行的计算称为前端处理,具有所有与提供、操作和显示数据相关的
15、功能;而在服务器上执行的计算称为后端处理,它的设备是一台管理数据资源并执行数据库引擎功能(如存储、操作和保护数据)的计算机。客户机 /服务器是将处理工作分散到工作站和服务器上去处理,服务器不仅负责 存取数据,还要对数据作一定的处理工作,这样在数据发送给工作站之前即浏览器 Asp 文件 ADO ODBC 数据库 陈敏峰:图书管理系统 4 取得查询结果集,从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可大大减少网络传输的开销。因此,用户只需关心界面的处理工作即可,从而减轻了工作处理负担。工作流程图如下: 图 2.2 C/S 工作流程图 两层客户机 /服务器技术在结构、开发环境、应用平台的开发方式上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这是相对
16、B/S 架构最大的一个优势。 方案的比较与选取 Client/Server(C/S)是当前数据库应用程序中极为流行的一种方式 , 尤其是 在 网络技术的充分发展 之 后 。 当前 有 很多系统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构造 , 其最大优点是将计算机工作任务分别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共同完成 , 这样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系统资源 。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 Browser/server(B/S)结构 , 它也是采用 C/S 结构的基本思想 , 使用浏览器作为系统前端 ,实现了我们理想中的瘦客户 。 但是系统的工作量并没有真正减少 , 而是将部分客户端的工作量交付给服务器端来完成 。 考虑到技术风险的问题 ,本系统
17、 决定采用的是C/S 结构 。 2.1.2 设计工具的选择 设计 工具的选择对一个系统的开发来说是十分 重要 的 , 既 决定 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也决定了 能否 给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 , 还决定着今后 是否能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维护 、改善及扩充。 前台开发技术的选择: 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自 1993 年 Microsoft 公司推出 Vi服务器数据库 命令 数据 工作站 的前端应用程序 数据库接口 数据库通信接口 服务器端数据库引擎 命令 数据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毕业设计 5 sual C+1.0 后,随着其新版本的不断问世, Visual C+
18、已成为专业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 Visual C+6.0 不仅是一个 C+编译器,而且是一个基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 。 Visual C+6.0 由许多组件组成,包括编辑器、调试器以及程序向导 AppWizard、类向导 Class Wizard 等开发工具。 这些组件通过一个名为 Developer Studio 的组件集成为和谐的开发环境。 后台数据库的选择 : 现有的数据库有大型的 SQL Server, Oracle和小型的 Access, FoxPro, 而本系统采用
19、的是微软公司的 Access。 因为 Access能使用 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l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 Access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 Access也提供了数据存储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把数据库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 Access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如上所述, Access作为关系数据库开发具备了许多优点,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同时拥有桌面数据库的便利和关系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同时对于小型的数据交换来说使用非常方便。 2.2 设计方
20、案的说明 2.2.1 设计意义 根据上面绪论中提到的问题 , 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 工作规范化 、系统化 、 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保证 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 信息 。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 , 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通过该系统,能够让图书管理员迅速完成借阅图书的工作,还能对现存图书和借阅人员情况进行快速的查询;再者,借阅者自己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现存图书信息进行查询,完全能达到了快速、准确、便利管理图书的要求。 2.2.2 系统总体描述 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信息管理系统 (MIS)。通过这个系统,管理员能简捷、方便 的管理图书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借阅信息;而用户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查询。 该系统按照用户权限和实现功能的不同分为了两部分:外部读者对数据库的查询访问和内部管理人员对数据记录的管理维护。每一部分中包含各自实现的各项功能 , 对每一项功能的实现 , 将按照窗体设计以及运行情况的顺序逐一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