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某领导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范文 近两年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之多,从来没有过 ;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之高,从来没有过 ;宏观形势与政策的环境制度刚性要求之严,从来没有过 ;发展中面对的环境改善与生态建设任务之艰,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当前发展所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关系我们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重要问题。这次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是经过长时间准备和深层次斟酌的。大会选择在 XX 区召开,有着特殊的考虑。 一是 XX 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全市一个标杆。 XX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主要监测指标一直位居 XX 第一、 XX 前列。在这里,我要和大家通报一组数据。今天上午十点, XX
2、 地区 PM10 的小时浓度为 32 微克 /立方米,为城区 60微克 /立方米的一半,前 20 小时的均值是 37 微克 /立方米,还不到城区 84 微克 /立方米的一半 ;城区 PM2.5 浓度指数为67 微克 /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良好,而 XXPM2.5 浓度指数为 37 微克 /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优。相比于市区的环境质量, XX 的环境质量更好。 二是 XX 的生态战略坚守是全市一个重要示范。尽管遭遇了经 济危机的困难挑战,尽管面对着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 XX 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这个战略。 三是 XX以生态为先的发展正在取得重要成果。上午,我们现场考察了 XX的一些典型地区、产业和项
3、目,不仅看到了自然山水之美、城乡形态之美,而且体验到了绿色产业之美、人文和谐之美。 XX 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成效和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反思和借鉴。 刚才,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能够从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中汲取养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互相学习、帮助和赶超。市里为推进这项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 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使命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和产物,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推动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
4、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去年 9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 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总书记对 XX工作提出的“三大重点”之一,是 XX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的“五个示范”之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提出了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作为 XX 省会, XX 有责任有义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
5、明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实施“绿色 XX”战略到提出“环保优先”方针,从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从荣获联合国 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建设成效上,我们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趋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我们提出“生态为基”方针,强力推进控能压煤工作,坚决取消镇街 GDP考核,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创成国家森林城市,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肯定。特别是今年八月份,我们顺利完成亚青会的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也使得我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国际社会
6、的肯定。这些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凝结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 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 XX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进入了环境问题敏感期,突出表现为“四个矛盾”:经济规模扩大与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产业结构偏重与自身资源有限的矛盾,生态基底良好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群众环境诉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矛盾。这不仅严重制约着 XX 持续成长的空间,而且严重羁绊着“第二个率先”的进程,已经成为新一轮科学发展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坎”。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攻环
7、境薄弱指标,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才能圆满实现。对照全省最新修订后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XX 总体上是达到序时进度的,但是在资源环境类指标上,进度始终落后,而且时有反复。 2011 年 XX 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方面 XX 排名 XX 五市最后。 2012 年, XX 万元 GDP 能耗 0.7926 吨标煤,与 2015 省定 0.5 吨标煤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这个短板, XX“创成率先大业”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能越走越宽。 XX 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城市。国土面积
8、在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三,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 XX平均水平的 66%、全国平均水平的 45%左右,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几乎为零,但是单位 GDP 综合能耗却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 3 位、在 XX 排第 2 位,单位国土面积 COD负荷高达 XX 平均水平的 2.4 倍、全国平均水平的 15.5 倍,二氧化硫负荷达到 XX 平均水平的 1.7 倍、全国平均水平的 9.2 倍。如果我们保持既有的发展方式去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更高目标,不要说一个XX,就 是几个 XX 也无法承受。特殊的禀赋和严峻的形势深刻启示我们,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增长的发展道路已经失
9、去了市场、没有了空间,不仅发展理念上已不合时宜,发展形势已不允许,而且在发展实践中也已客观走不通。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又是我们必须突围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顺应群众环境期盼,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才会持续提升。 XX 人民对绿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绿色福利”的期盼更高。然而,近年来市民对生态环境却越来越不满意。今年 1-8 月份, XX 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 诉达到 1.6 万多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 1/3;近几年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越来越多地向生态环保领域聚焦。特别是去年以来, XX雾霾天气频发,引起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广泛
10、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之声。最近,省里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XX 虽然因迎接亚青会采取了系列措施排名第五,但仍与省会“第一窗口”应有的第一环境形象不相称。我们能否实现“第二个率先”,关键还要看一个群众评判指标。如果城市经济发展了,但绿水青山消失了 ;人民收入提高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下来了,这样的现代化成果必定不得民心。在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再强调群众的意见就是最好的镜子,群众的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幸福感就会大有滑坡。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新的理念思路 在新的起点上
11、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为基”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争先领先的锐气,着力强化生态观念、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形成符合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拓展持续成长空间,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 2015 年,环境基础设施要“还清旧账”,燃煤消耗总量要实现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要扭转恶化趋势。到 2020 年,环境基础设施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世人赞叹的美丽中国
12、标志性城市。 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观念,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思路举措,不能受困于落后的方法手段。纵观 XX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发展 建设成就,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创新思维思路,改进方式方法,实现工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紧迫的任务、长期的事业、全新的探索。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必须“科学谋划”,必须“手段有力”,必须“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新路子,开创发展新境界。 更新理念,就是要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先进的理念引领科学的发展,越在当下越是如此。生态文明源于人类对发展的深
13、刻反思。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放在首位、作为根本,大力塑造和弘 扬生态文化,切实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占据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哲学,要求我们绝不能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负责,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 ;生态文明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过上身体好、心态好、有担当的文明生活
14、。 只有普及和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绿色的财富观、健康文明的消费观,才能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才能真正引发全社会最自觉的行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科学谋划,就是要牢固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要以宽阔的视野加强顶层设计,决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局限于节能减排、局限于生态修复,而要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协同用力,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关注本
15、地区的建设,又加强跨区域的协作,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格局。要用缜密的思维加强系统谋划,决不能简单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决不能再走“还了旧账、又欠新账”的老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放过次要矛盾,既要有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撑,还要有软性服务的保障,既要用标准去约束、用执法去监管、用价格去调控,又要用政策去帮扶、用服务去引导、用制度去规范,切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体系。要以高效的组织加强统筹推进, 既要有经济战线、文化领域的责任分工,又要有政治改革、社会重建的持续破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倒逼机制,又要有严格的督查考核指导体系,既要有政府层面主动作为,又要放手发动企业和社会
16、参与,汇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手段有力,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综合运用法治的、科技的、市场的建设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比较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简单的财政拨款和项目审批,而运用科技、市场、法制等手段还远远不够。许多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难以突破且时有反复,一个核心影响因素就是手段乏力,突出表现为法 规制度不够严肃、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科技支撑不够到位。我们要想让 XX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就必须真正用好法治、市场、科技“三大手段”。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市情实际的前提下,加快健全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地方法规体系,让环境法治
17、成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手段,守住生态文明的“底线”。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激励海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激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 是破解难题的锐利武器,要发挥 XX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只有“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先行先试,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率先、带头、示范的追求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
18、新的战略任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习总书记要求 XX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标杆。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 上不能做到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就根本无法抢占先机,何谈什么带好头、作示范,甚至为全省全国积累经验 ?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魄力、奋勇争先的劲头。 先行先试,就是要坚持把争取和落实国家级、省级各类试点政策作为一个关键抓手,让更多国家级、省级的载体、项目、资金及其他试点政策为我所用。争取先行先试,既是我们自加压力,同时也是要在国家的指导下,提高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敢闯敢试,就是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 XX
19、 实际,大胆探索尝试,率先创新突破。特别要尊重各行政区、开发区的首创精神,深 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基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次会议制定出台了 XX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规划和相关举措,与“十二五”以来作出的相关部署是一脉相承并纵深拓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任务繁多,周期很长。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细谈,着重强调四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要求。 一要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的主要目的,就是
20、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适应。按照生态平衡理念构建空间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一定面积的生态保护区。目前, XX、深圳、武汉等先进城市都已经开始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武汉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中,城市生态空间用地 (含水域 )不小于总面积的 70%。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是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尤其要科学划定和严格守住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 22%。生态红线是“警戒线”、“高压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红线是 XX 城市的“生命线”,也是生活在 XX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线
21、”,一旦划定就要强力管控,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踩、不能碰,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出台了“两深化九整治”整改行动计划,并提出了 36 项具体整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由人大常委会做出生态红线控制的决定,通过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保证生态红线不以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和国土开发上来。一方面要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切 实体现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上,坚决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趋势。重点加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促进产居平衡,减少“钟摆式”工作生活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要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和产出的全过程,提高土地开发的效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