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管理概述P6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1 ) 资源是管理的前提条件(2 ) 目标是管理的价值体现(3 ) 效率是管理的灵魂所在(4 ) 效果是管理的生命源泉管理的基本职能:(1 ) 计划:管理者谋划组织未来行动目标以及提出实现目标途径的过程(2 ) 组织: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设计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努力。(3 ) 指挥:对下属行为予以指导(4 ) 控制: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P13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1 ) 高层管理者:负责确定组织目标,制定实现既定目标的战
2、略。(2 ) 中层管理者:负责承上启下,将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并组织一线部门予以实施。(3 ) 一线管理者: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援助,监督下属对规划和程序的实施情况P14 管理技能(1 ) 技术技能:从事自身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基本技术和具体方法(2 ) 人际技能:把握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有关技能。(3 ) 概念技能:综观全局、把握关键、认真思考、扎实谋事的能力(洞察组织与环境及其之间相互影响以及复杂性的能力)P20 组织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 ) 概念: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协作性团体,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政治、经济、文化组织)(2 ) 作业关系视觉的组织:由相互
3、联系的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人造系统: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3 ) 治理结构视角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经营会、监事会 外部治理机制: 经理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P24 管理外部环境 (发展趋势是什么(大题)(1 )一般环境(那些虽然可能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没有直接影响但存在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2 ) 任务环境: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政治、技术P26 当今管理的外部环境特征(1 ) 经济体制市场化(2 ) 技术基础信息化(3 ) 知识资源主体化(
4、4 ) 信用经济普遍化(5 ) 公司运作透明化(6 ) 管理制度人性化第二章: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P32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罗):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工作过程以及对劳动行为进行监督(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作业管理:(1 ) 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 ) 科学挑选与合理培训工人(3 ) 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组织管理:(1 ) 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2 ) 实行职能工长制(3 ) 实行例外原则P36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1 ) 分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2 ) 权力与责任(保持对等)(3 ) 纪律
5、(协定,态度以及遵守情况)(4 ) 统一指挥(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5 ) 统一领导(一个直接上级)(6 )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 ) 人员的报酬(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和企业的基本经营情况)(8 ) 集权化(提高或降低部下作用用分散或集中)(9 ) 等级制度(跳板原则,或法约尔桥)(10 )秩序(11 )公平( “公道”原则加上善意的对待员工)(12 )人员稳定(人员稳定是相对的,人员流动是绝对的)(13 )首创精神(发明、执行的可能性,建议、执行的自主性)(14 )集体精神(协调团结)韦伯的理想官僚组织观点(组织理论之父):合法型统治(高度理性化,最合理、最有效率、“理想的官僚组织
6、”,尊重理性分析和规则约束):(1 ) 明确的劳动分工(2 ) 严密的职权等级(3 ) 正式的甄选(4 ) 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 ) 非人格化(6 ) 职业生涯导向传统型统治(任人唯亲原则,注重先例的约束):(1 ) 缺乏按照章程确立的、固定的权限(2 ) 缺乏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3 ) 缺乏按章程要求的官员晋升制度(4 ) 缺乏专业培训魅力型统治(“感情共同体”,排斥理性和规则,推崇神谕、灵感和个人意志):(1 ) 成员按对统治者魅力的适应性选择的(2 ) 既没有任命或罢免,也不存在资历和升迁(3 ) 不存在“等级制度”(4 ) 没有固定的“机构”(5 ) 没有规章,没有抽象的法律原则P
7、43 人际关系学说之霍桑实验经济人: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1 ) 照明度实验:照明度对生产没有影响(2 ) 试验室实验:管理人员监督技巧的改进以及随之而来的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团队士气的提高(3 ) 访谈研究:监工要能够倾听和理解工人的“诉苦” ,不要道德说教(4 ) 观察研究:认真处理“ 效率逻辑”和“感情逻辑” 之间的冲突结论:工人是社会人(社会人:属于某一集体并受其影响的,追求显示自己社会重要性的社会受认可度)工人的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超然于组织外的个人感情,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力)新型领导方式应当以社会和人际技能为基础P4
8、8 管理理论 “丛林式”发展(注意:行为、权变)(1 ) 管理过程学派(职能分类、明确任务、具体研究)(2 ) 行为科学学派(主要是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工作环境)(3 ) 决策理论学派(组织就是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成员都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4 ) 系统管理学派(以目标、责任、人为中心,以整个系统为出发点)(5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技术因素对行为的影响)(6 ) 经验主义学派(提供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7 ) 权变理论学派(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
9、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8 ) 管理科学学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或最佳途径)第 3 章: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和管理发展趋势P62 人性假设(前三个)(1 ) 经济人(泰罗):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只注重对人的物质刺激,忽视对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2 ) 社会人(梅奥):有各种需求,满足安全、友情、受尊重及自我实现上的需要(3 ) 复杂人(沙因):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口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而变化,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价值观与目标,所以人们必须决定自己要在什么样的层次上去理解人的激励。第
10、 4 章:决策P82 决策含义、类型和程序决策含义: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有关情况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和评估相关行动方案,最终选定合理方案的过程。决策要素:(1 ) 决策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对未来实践的驾驭能力)(2 ) 决策对象(3 ) 信息(决策的依据)(4 ) 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推理,而后得到正确的判断)(5 ) 决策结果决策类型:(1 )按重要程度:战略决策:有关组织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决策战术决策:有关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途径、措施等的决策(2 )按重复程度:程序化决策:例行问题(有现存的政策和规则可依)非程序化决策:
11、例外问题(需要开拓创新)(3 )按条件确定性:确定性决策:未来的自然状态是确定的不确定决策:对各自然状态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一无所知风险型决策:知道(或可估计)每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4 ) 按决策主体所处的管理层次:高层决策:组织的高层领导者所作的决策(事关全局、长远)中层决策:组织的中层领导者所作的决策(大多只涉及一个部门)基层决策:组织的基层领导者所作的决策(解决局部的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决策的程序:(1 ) 识别决策问题(意识到问题、迫于压力采取行动、拥有行动所需的资源)(2 ) 确认决策标准(3 ) 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4 ) 开发备择方案(5 ) 分析备择方案(6 ) 选择备择方案(7
12、 ) 实施备择方案(8 ) 评估决策结果P88 决策的标准(理性与有限理性)泰罗的“最优”标准(理性人,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做出最优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决策条件:(1 ) 能得到所需要的全部详细的决策信息(2 ) 能了解所有人的社会价值取向(3 ) 能找到所有决策方案(4 ) 能准确预测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5 ) 能正确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6 ) 目的始终是使本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决策模式内容:(1 ) 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2 ) 做出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各种目标是明确的,可按重要性排序(3 ) 将所有方案列举出来(4 ) 对方案进行评估,预测后果(5 ) 一一对比,
13、按优劣排出先后顺序(6 ) 正确选择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目的、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西蒙的“满意标准”(有限理性人,比较现实的决策模型):主要内容:(1 ) 人的理性是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2 ) 容易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作认知对象,直觉多于逻辑分析方法(3 ) 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选择的理性相对的(4 ) 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比较小的方案(5 ) 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优方案P90 决策的思维方式概率思考:(1 ) 前提:思考者在头脑中应该有概率的概念,即要懂得用概率表达事件的可能性(2 ) 具有概率思维的人:能够使用或习惯于使用数量化的主观概率值来表达事件可能
14、性的人(3 ) 具有概率思维道德人其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更高一些(4 ) 概率思维能力和习惯主要受个性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解析思考:(1 ) 认真分析,综合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模型要简单,思考要综合 ”)(2 ) 分解(将一个问题分成若干组成部分)(3 ) 简化(找出真正重要的因素,略去无关紧要的因素):列出所有可能的决策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可能结果、预测概率、列出后果,评价决策者对每个方案的偏好度,从而得出一组最理想的结果(4 ) 判断(对决策问题的各个不确定因素做出具体的说明)(5 ) 再思考(再次思考一下在这步分析中用到的判断值和在简化时被略去的因素)目标-手段分析(西蒙):(
15、1 ) 理性的决策,应以有限手段获取最大价值(2 ) 考虑一些始料不及的后果的重要性(3 ) 抉择受特定目的、时间因素的影响第 5 章:计划制定P122 计划含义(1 ) 广义的工作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2 ) 狭义的工作计划: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计划工作的任务:(1 ) 明确具体任务和要求(2 ) 明确宗旨、目标和战略(3 ) 了解环境条件和限制(4 ) 明确规定目标、任务、地点和进度(5 ) 制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6 ) 控制
16、标准和考核指标的制定P123 计划制定程序(1 ) 估量机会(对未来可能出现变化和预示的机会进行初步分析、扬长避短)(2 ) 确定目标(说明基本方针、目标、指定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预算、指出工作的重点)(3 ) 确定前提条件(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4 ) 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 ) 评价各种备选方案(6 ) 选择方案(7 ) 拟定派生计划(8 ) 编制预算(使之数字化)P126 物料需求计划(1 ) 含义: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2 ) 基本思想: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需求来源:独立需求(需求的对象和数量不确定,只能根据市场预测进行粗
17、略的估计)相关需求(非独立需求,可以根据对最终产品的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3 ) 基本任务: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提前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时间(4 ) 基本内容:编制零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供应计划(5 ) 主要输入:主生产计划(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产品结构文件(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库存信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P129 网络计划技术(1 ) 含义: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
18、2 ) 关键路线法: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在编制计划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路线(3 ) 基本内容:网络图 时间参数关键路线网络优化(4 ) 基本原理: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并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P134 目标管理(大题)(1 ) 含义:“成果管理”,俗称 “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2
19、) 过程: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3 ) 意义:由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4 ) 特点:重视人的因素(平等、尊重、依赖、支持,自觉自主自治)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重视成果(5 ) 目标的程序:目标的设置:高层管理预定目标、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立下级的目标、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通报进度、解决困难问题)总结和评估(考核目标完成情况)(6 ) 优点: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