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824238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辽宁卷)语文第一卷 阅读题 来源:学科网 ZXXK甲 必考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 第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诗经、 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 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 ,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

2、他 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 、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 楼梦的比例虽然要少得多。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国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 子

3、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首先要 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 看法都有根据, 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 补充,得到增益的 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 韩超流行的天人感 应、阴阳五行 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 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史随着社会生活的 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 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

4、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 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经典文句是凝固的。他的影响会随着时易世变而衰减,但 对经 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他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 经典是论语, 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他对后市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 常用注释的形式来崇高、 阐发 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 作,是古代 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 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

5、的孔子。 “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得不是 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是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 文化遗产的寿命) 来源:学科网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A .诗经 、 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C.“五四”时期, 红楼梦 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 红楼梦在

6、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D .古人的 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2 .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是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C 魏晋隋唐是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D 孔子

7、的思想主要表现在 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 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 注 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

8、的接力作用。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 题。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 县。分宁,江西 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 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 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 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

9、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 其主 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其言恳恳 ,足以动人,人皆倒 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 门纳外兵,兵入城 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 ”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 为自全计 。”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 ”良淳叱曰:“ 我岂逃生者邪?”

10、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 为乱邪?” 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来源:Z&xx&k.Com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 尚:盛行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 分) 民岂乐为盗哉 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人皆倒囷以应之来源:Zxxk.Com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赵良淳

11、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2、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 “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来源:Zxxk.Com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雨 陈与义 潇 潇 十 日 雨 ,稳 送 祝 融 归 。 燕 子 经 年 梦 ,梧 桐 昨 暮 非 。 一 凉 恩 到 骨 ,四 壁 事 多 违 。 衮 衮 繁 华 地 ,西 风 吹 客 衣 。注 :陈 与 义 (10901138):字 去 非 ,号 简 斋 ,洛 阳 人 。这 首 诗 作 于 政 和 八 年 (1118),当 时 作 者正 闲 居 京 城 等 候 授 职 。祝 融

13、 :火 神 ,这 里 指 夏 季 。四 壁 :家 徒 四 壁 ,指 穷 困 。衮 衮 :众 多 ,这 里指 众 多 居 高 位 而 无 所 作 为 的 官 吏 。繁 华 地 :指 京 城 。8.第 二 联 两 句 诗 是 什 么 意 思 ? 表 达 了 作 者 什 么 样 的 感 情 ? ( 5 分 )9.前 人 认 为 这 首 诗 写 雨 是 妙 在 “若 即 若 离 ”, 你 同 意 这 种 说 法 吗 ? 请 简 述 理 由 。(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来源:Zxxk.Com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_, 芳与泽其杂糅兮,_ 。

14、(屈原离骚 )(2)水何澹澹,_。树木丛生,_。 (曹操观沧海 )(3)噫!菊之爱_。莲之爱,_?牡丹之爱,宜科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洗澡 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 这样直晒下俩。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超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 ”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 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 ”他说:“十块钱。 ”小伙子又说:“十二

15、块钱。 ”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与然呜了起来, 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 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 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 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 ”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 ”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 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 过.” 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之得说下去:“ 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

16、两的背,他两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 ”,这是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 ”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 ”“怎样小?”“像我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那你就是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忘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

17、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 厨房可以合用,洗澡 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 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 ”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 冷饮店,便 认出了路,知道

18、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 说:“ 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亮剑 一套的新公房,然后 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

19、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 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B 文中使用的“ 黄鱼车” 、 “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中的认为形象和主题思想。C 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哪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D 通过大量的任务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出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

20、出的手法。E 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人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分)(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 、 “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6 分)(4) “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 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 责任感。除 协助公使处

21、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 。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纪,主张 “识时贵至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只用之路。为了澄清过 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 “随发凡起例, 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记述,无从 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 观的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 “详 今略古,详近略远,反牵涉西法,尤佳详备,期适用也” 。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以叙述日本 历史为经,以 评论古今得失 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柔和进日本的叙述之中。1891 年 11 月

22、1 日,黄尊宪被任命 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 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 司“ 名为护卫华人, 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 义者斗争,一面将 大清律例 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 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 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 “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 的赞

23、誉之情。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其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真甜摆出一副称其令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阜,传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风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 地。 ”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索傲。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 新约 所平,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 州 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 ,拒绝了天真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埄议案,凡是 马关条约文本语为不祥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 利的, “无孔不入”, “无微不至”,从而有理

24、有利有 节的挫败了真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 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黄遵现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 处理外交事 务的经验总结为“掷辰之法”、 “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祸害多年,在 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 权。以保国民生 计。又因为在弱肉强势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 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几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心 协力;于要求己利, 则蓼谓 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

25、灼度。 ”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 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择而阻而不行。言语 有时而互驳,而辞气 终不愤激;辞色有 时而受拒,而请诘终不禅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 ”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 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 “识时贵知今,通情贵

26、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白禄在送黄观察公渡夫子返国 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 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D.黄遵宪根据他几十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 “挪展之法” 、 “渐展之法” 、 “抵制执法” ,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应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 的外交官形象。(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

27、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 分)(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6 分)(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 、 “坚贞” 、 “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C.奶奶去世已

28、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剑潭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C美国警方公布了“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

29、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 _, _, _, _, _。目前已经有 1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并使之成 为 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让互 联网把上海世博会 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开创 性地推出了 “网上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 特优势 在举办实 体世博会的同 时 实现实 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A B. C.

30、 D. 16.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 分)来源:Z xxk.Com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_ _孩子随着年龄 1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 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 _不加以 教育和引导,他 2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 _产生某种不 3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 ,不必救“穷” ,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 _ 4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是,可让孩子与之一部分零花钱,_ 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知的部分必 5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17仿照下面的示例,

31、自选话题, 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情谊就想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3 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 “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 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 带走。 20 岁的托尼看重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

32、 30 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 10 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 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 20 万 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 21 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 1 万英镑的奖金。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一、(9 分) 1(3 分)D 2(3 分)D 3(3 分)B二、(36 分)(一)(19 分)4(3 分)B 5(3 分)D 6(3 分)D7(10

33、 分)(1)(5 分)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泽出大意给 2 分:“大言” 、 “意” 、 “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5 分)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太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流着汨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译出大意给 2 分;“环守” 、 “尔辈” 、 “投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三、(25 分) 11(25 分)(1)(5 分)答 D 给 3 分 答 B 给 2 分 答 C 给 1 分 答 A、E 不给分(2)(6 分)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敏感,如腻,谨慎,多虑;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每答对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3)(6 分)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每答对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 即可。五、 (20 分)13(3 分)A14(3 分)C15(3 分)D16(5 分) 因为 如果; 而; 却;但是。每答对处给 l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17(6 分)每写出一句给 3 分,其中比喻恰当给 2 分。句式相同者给 1 分。六、(60 分)18.(60 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