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8340148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共4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文学批评史一、名词解释 P18 1、“三不朽”: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表明先秦时代统治阶级对于言辞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言词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和功业之下。这种认识,常为后世文学批评用来作为讨论文学的地位。 P44 2、物感说:出自荀子乐记,物:即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在内,它是一切思想意识和精神艺术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根源。第一章:先秦 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P23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