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4308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单选-多选部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清中叶(乾隆朝) 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有史称“康乾盛世”.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5、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英国,美国,法国。6、1836 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第二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

2、是进行军事侵略。2、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手段有: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3、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了南京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 ,中美签了望厦条约 (中美第一个) ,中法签了黄埔条约 ,中俄签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 年,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住北京)3、1860 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签了北京条约 ,与俄还签了瑷珲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4、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缔结中法新约 。5、1894

3、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6、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7、1894 年 11 月,日本屠杀中国居民 2 万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8、1900 年,俄国入侵中国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9、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圆明园。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11、1901, 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12、英国人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 40 余年之久。13、1842 年,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

4、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 口为通商口岸。14、1860 年, 北京条约有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15、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6、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也援例进行,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17、1845 年,英国丽如银行成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以后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银行。18、文化渗透的手段: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 “种族优劣论” ,为侵华制造舆论。19、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所办的报纸有中国丛报 , 北化捷报 (改名字林西报 ) , 万国公报20、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

5、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21、旧的被统制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2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2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4、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只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5、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26、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 (领会)控

6、制中国内政 控制中国的外交 享有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 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扶植和收买代理人2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手段 (领会)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对华倾销商品 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手段有: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在中国设立银行 控制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传种族优劣论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的人民与英国侵略者展开

7、激烈的斗争。2、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吴汤兴、徐骧等指挥的台湾义军与吴彭年、杨泗洪指挥的黑旗军。3、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而战死虎门的是关天培,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的是陈化成,在镇江战死疆场的是海龄。4、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在镇南关取得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5、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有左宝贵战死平壤,邓世昌和林永升战死黄海,丁汝昌和刘步蟾战死威海。6、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 。7、中日甲午战

8、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德国将山东划入自己范围,法国划入云南和两广,即滇、桂、粤,英国划入长江流域,日本划入福建。8、 “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9、1840-1919,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另一个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成四洲志11、1843 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2、1895 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还翻译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13、1894 年 11 月,孙

9、中山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14、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为维新代表人物。15、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掠夺殖民地的狂潮,也开始了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

10、一场伟大农民战争,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2、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的标志。3、1851 年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写作了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的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最重要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5、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迹象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早期的主

11、要领导人除洪秀全外还包括杨秀清,肃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7、1859 年 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封洪仁轩为干王总理朝政。1864 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8、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9、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了资政新篇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另外的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西方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10、 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天朝年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 太平

12、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11、 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 ,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性质: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

13、的兴衰1、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恭亲王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2、1861 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机关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3、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5、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6、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7、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企业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8、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

14、堂。9、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1、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洋务事业有三个方面:一是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为兵工厂。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民用企业的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其中,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及其织布局。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 到 19 世纪 90 年代,建成有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兴办的一是翻译学堂,二是工艺学堂,三是军事

15、学堂。四是派遣留学生。 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急需,同时,洋务派办军事工业也有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在内。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2、1895 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并写了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 人类公理 。3、1898 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是戊戌维新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4、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 ,谭嗣同写了仁学 ,严复翻译了进化与伦理 ,汉译名为天演论 。5、报刊:梁启超主笔上海时务报 ,严复主板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

16、南的湘报 。6、维新运动期间,光绪皇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建议下设立了京师大学堂。7、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898 年,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劝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9、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有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的变法,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维新时期创办的主要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10、1898 年,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为慷慨就以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谭嗣同。11、维新变法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的维

17、新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12、 “戊戌六君子”为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13、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第三脱离人民群众。14、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意义: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本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1904-1905,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 “日俄战争” ,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2、1902 年至 1

18、911 年,各地民变,发生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3、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言。4、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是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的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 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的警世钟 和猛回头 。5、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以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6、1905 年 8 月,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

19、领,机关报为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06 年科举制度被废除7、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清朝末期的“新政”及其破产。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

20、着清政府甘为“洋人的朝廷” 。 清末“新政”内容:一是改革管制,整顿吏治;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筹建武备学堂;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1911 年 5 月,责任内阁成立,被讥为”皇族内阁“。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是 1911 年的黄兴带领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2、 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保路运动四川省尤其强烈3、 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4、 1911 年 10 月 10 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

21、昌起义第一枪。5、 武昌起义引起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武昌起义推黎元洪为都督。6、 从武昌起义短短一个月,13 个省和上海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7、 1912 年,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8、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以 1912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9、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0、 1912 年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1、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2、 1914

22、 年 5 月,袁世凯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 ,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13、 1915 年 5 月,为取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4、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有“二次革命” “复国运动15、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 ,1913.7,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16、 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京正是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个人绝对服从领袖,中华革命党的社会影响远不如同盟会。17、 1915 年 12 月,蔡锷

23、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8、 1917 年 7 月中旬,孙中山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20 年 11 月,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 护法运动 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 年 7 月中旬,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20 年 11 月,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 ,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2、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24、主要阵地。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4、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5、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6、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7、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5.48、6 月 3 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十月革命给于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

25、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后,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展开革命。十月革命后,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 五四运动的爆发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新的时代条件。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第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起来,中国产业工人已达 200 万人左右。第三,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第二节马克思主

26、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一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二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家,以董必武、林伯渠等为代表。2、 1920 年 8 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3、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4、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公会。5、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27、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一大通过党的纲领和党的领导机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6、中国工人运动掀起第一个高潮,以 1922.1 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7、1921 沈定一等在浙江省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澎湃在家乡广东省海丰县从事农民运动,总农会成立。8、1921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历史特点: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第二,主义从中国

28、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2、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发动的工农运动1、工人运动方面 :1921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1922 年 9 月,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全国发生大小罢工 187 次,参加人数在 30 万以上。2、农民运动方面 :积极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彭湃在广东省海丰县成立海丰县总农会,会员达10 万人。毛泽东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参加农会的会员

29、达 10 万余人。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 1923.6 中共三大,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以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 1924.1 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会的成功召开,国民党一大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行成。改组后的国民党,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3、 1924 年 7 月起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澎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4、 1924 年 5 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亲自兼任总

30、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5、 中共四大的中心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6、 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起始于五卅运动。1925 年至 1926 年间。广州、香港两地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罢工前后坚持了 16 个月,是中国工人运动时尚前所未有壮举。7、 1926.5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以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遣队先入湖南,解开北伐战争序幕。8、 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目标有直系军阀吴佩孚,由直系分立出来的孙传芳,奉系军阀张作霖。9、 国民政府外交部同英国签订协定,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这是中国

31、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10、 1927 年 3 月 21 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的领导和指挥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市区。11、 1927 年,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制造的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变-七一五政变,七一五分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12、1926 年 3 月,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及组织形式基础: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

32、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2、 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促进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在苏俄政府和中共的帮助下,黄埔军校成立。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1、1927 年 12 月 29 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2、1928 年 10 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规定“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这样,北洋政府时期还在形式上存在的会议制度也被彻底废除了。3、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的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

33、的垄断资本,他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4、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外国资本的压迫,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5、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的基础有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党派有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党) ,乡村建设派,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青年党(醒狮派,国家主义派)和中国国家社会党(再造派) 。 (多选)6、1935 年,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7、中间党派及其社会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第二节

34、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教育家徐特立,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以及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领导职务的贺龙、彭德怀等,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927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3、毛泽东在 1927 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1927 年 8 月 1 号,以周恩来外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以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5、1927 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6、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部队抵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

35、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7、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建立在连上,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 1927 年发动三大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9、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1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1、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

36、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2、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原理是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13、1928 年,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 。14、毛泽东规定了土的革命中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应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15、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等的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 “避敌主力” “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第三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 中华苏维埃

37、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2、 毛泽东高度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先后做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 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报告,总结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阐述了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3、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院等机构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4、 “左”倾错误先后三次,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王明(陈绍禹)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5、 1931 年,11 月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 ,对

38、中央根据地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和职责,矛头直指毛泽东。6、 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8.6 万人撤离根据地,开始震惊中外长征。7、 1935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和红十五军团会师于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行程长征胜利结束。1936 年 7 月,红军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西康甘孜地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0 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结束长征。8、 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主要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张闻天接替

39、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9、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以打破敌人的封锁。根据地内普遍建立各种夜校、半日制学校、补习学校或识字班。10、 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是许多人失去识别和抵制能力。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 “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

40、争。1931.9.18 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这就是九一八事变。2、1935 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3、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在北平南苑战斗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4、日军在 1938 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侵华政策。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5、1932 年 3 月,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洲国”发表“建国”宣言,日

41、本通过伪“满洲国”对东北人民实行殖民统治。6、1938 年,12 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 年 3 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7、日本侵略者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8、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 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9、日本侵略者个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一是制造了惨绝人员的大屠杀,二是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三是强制推行奴化教育。10、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的组织机构有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南满重工业股份公司,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华

42、中振兴股份公司。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中共中央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的领导力量。2、1934 年 6 月,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 年 2 月,又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3、1933 年 5 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总司令。4、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妍锴,蒋光鼎以及国民党内李济深,陈铭区等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5、1934 年 4 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 1779 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6、1935 年 8 月,

43、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2 月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反对日本制造华北“自治”运动和侵略华北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7、1935 年 12 月,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8、1936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9、1937 年 8 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0、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着着以

44、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11、全民族抗战:密云县邓玉芬一家牺牲、马本斋领导翼中回民支队、陈嘉庚筹赈祖国难民总会1、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2、瓦窑堡会议1935 年 12 月,长征到达陕北不久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中间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其意义在于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

45、潮到来作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3、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为了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第三节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1、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 1 万余人,在正面战场中取得第一次大捷。2、在淞沪会战中,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3、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 ,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有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4、1940 年 5 月,

46、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激战中殉国。5、1941 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戴安澜6、1944 年 4 月至 1945 年 1 月,日军发动大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7、文化界提出“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抗战文化在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新华日报 群众8、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 ,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保存实力;同时又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

47、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 对外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1937 年 8 月 22 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1938 年 5 至 6 月间,毛泽东发笔论持久战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3、1937 年 9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4、1937 年 11 月太原失陷后,晋察翼,晋西北,晋冀豫,山东,

48、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4、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5、在敌后战场,参谋长左权,东北抗日联军第二陆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第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殉国,涌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6、1940.8-12 百团大战,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7、1941 年 1 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8、1939.7 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9、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9、,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10、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足够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斗争。11、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12、政权机关工作人员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 。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13、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14、1940-1943 根据地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15、1940.8 创办了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