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836659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GB/T XXXXXXXX认证机构信用评价标准Credi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ertification Bodies(草稿)-发布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GB/T XXXXXXXX目 次前言引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评价指标4.1 基础要素4.2 能力要素4.3 绩效要素4.4 信用记录5 评价方法附录 A 认证机构信用等级标识规定和评价准则评分项分值表附录 B 认证机构信用评价准则评分系统 附录 C 财务要素计算公式 GB/T XXXXXXXXIII

2、前 言本标准参考了 GB/T27021-2007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GB/T 27065-2004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本标准的附录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GB/T XXXXXXXXIV引 言为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引导并督促认证机构树立信用观念,改善认证行业信用状况,提高认证服务质量信誉,促进我国认证市场秩序规范、有效、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

3、定,特制定认证机构信用评价标准。本标准参考了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认证机构信用实际情况,从信用基础要素、信用保证要素、信用绩效、信用记录四方面出发,对认证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认证能力、财务能力、信用记录等方面规定了评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信用评级机构对认证机构的信用评价,也适用于认证机构的自我评价。GB/T XXXXXXXX1认证机构信用评价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认证机构信用评价的标准。对认证机构进行信用评价是促进我国认证机构诚信经营,提高其信用度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认证机构的信用评价严

4、格执行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对认证机构的要求,充分考虑影响认证机构信用的因素,力求科学、简便、透明、客观地评价认证机构的信用状况。信用评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客观、真实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信用评级机构对认证机构的信用评价,认证机构也可以按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认证机构的信用等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GB

5、/T 18346 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18346-2001,ISO/IEC17020:1998,IDT)GB/T27021 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GB/T270212007,ISO/IEC17021:2006,IDT)GB/T27024 合格评定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GB/T270242004, ISO/IEC 17024:2003,IDT)GB/T 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 19011-2003, ISO 19011:2002,IDT)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 ISO900

6、0:2005,IDT)GB/T27000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GB/T27000-2006,ISO/IEC27000:2004,IDT)GB/T 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3 术语和定义GB/T 22117-2008、GB/T 22119-2008、GB/T 19000-2008、GB/T 27000-2006和GB/T 19580-200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信用 credit信用主体之间履约信任的预期。 3.2 信用主体 subject of credit参与信用活动的组织或自然人。3.3 信用行为 credit behavior信用主体在经济和

7、社会活动中影响其信用的各种行为。3.4 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GB/T XXXXXXXX2反映或描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等,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3.5 信用记录 credit record以一定格式记载并保存下来的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中的相关数据和资料。3.6 信用能力 credit ability信用主体取得信用的本领。3.7 信用意愿 credit intention信用主体履行信用的意志和愿望。3.8 信用评级 credit rating以统计方法确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对各类经济组织的履约可信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

8、判断,并运用明确的文字符号来标明等级的一种活动。3.9 信用评分 credit scoring对信用主体的信用进行的量化分析和评价。4 评价指标4.1 基础要素本条款用于评价影响认证机构信用的基础要素以及确保认证活动有效实施所必须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等相关的重要资源。4.1.1 认证机构基本情况影响认证机构信用的基本情况包括(不限于)以下的内容:a)认证机构注册的基本情况认证注册资本金以及注册资本金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认证机构成立的时间以及从事认证活动时间;认证机构的社会定位和体制;b)认证机构的规模认证场所的面积;分支机构与办事机构的数量和管理方式,确保认证机构对

9、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的管理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全资或控股分支机构的数量及比例;认证机构雇员的数量;c)认证机构的资质认证机构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注册并获得相关的资质。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资格(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专业范围;获政府部门授权、委托的领域和范围;4.1.2 人力资源本条款用于评价认证机构为确保认证活动有效实施而建立的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管理体系。 4.1.2.1 最高管理者认证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向认证机构传达诚信经营和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机构内提倡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确保诚信理念在认证机构中得到沟通和理解。最高管理者

10、应制定认证机构长短期发展规划,明确认证机构的发展定位以及发展理念,将诚信理念纳入认证机构的发展理念中,建立并完善认证机构的诚信体系。影响最高管理者诚信素质的因素包括(不限于)以下的内容:GB/T XXXXXXXX3最高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经历;最高管理者的教育程度与教育背景;高层管理者信用意愿;最高管理者倡导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最高管理者对机构品牌的关注度;4.1.2.2 中、高层管理人员影响中、高层管理人员诚信理念的因素包括(不限于)以下的内容:管理层人员的学历构成;管理层的年龄结构;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具有认证专业资格认可人员的比例;专职管理人员与兼职管理人员的比例;4.

11、1.2.3 审核员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认证机构应确保从事影响认证工作诚信度的审核员应是能胜任的。认证机构应按规定的要求,对审核员的选择、聘用、培训、监视、见证、考核、评价等活动进行管理,维持认证队伍的稳定性。影响审核员诚信审核的因素包括(不限于)以下的内容:审核员学历构成;审核员年龄结构;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具有认证专业资格认可人员的比例;审核人员与审核业务的比例;注册审核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专业审核员与兼职审核员的比例;技术专家在审核队伍中的比例;4.1.3 基础设施认证机构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认证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应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如:面积

12、、地理位置);办公设备的配置情况(如:专职人员的人均设备金额);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设备);信息系统;投诉、申诉处理系统;4.1.4 工作环境认证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内部信用环境、管理环境和收入水平,促使认证机构自身和及其从业人员提高诚实守信的意愿。认证机构还应对认证机构面临的外部信用环境(如机构所在地的地方信用政策环境、行业信用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其对认证机构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4.2 能力要素认证机构应对管理能力、认证能力、财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信用保证要素进行控制,确保认证结果的有效性。4.2.1 认证机构管理能力4.2.1.1 治理结构和诚信制度建设GB/T XXXXXXXX4认证机

13、构应对认证活动制定政策和目标,建设诚信制度,建立威慑机制、警示机制和处罚机制,通过认证机构治理结构(如:股东会、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管委会等制约方式)的监督,确保诚信守法理念在认证机构各个层次中得到理解、实施和保持。认证机构应保持对违法、违规等各种不诚信行为处理的记录和决议。4.2.1.2 人员管理认证机构应根据认证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激励、培训等方式在人员管理中提倡诚信理念,确保认证队伍持续的稳定性。认证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诚信认证理念在人员管理中的体现:诚信理念在人员的选择、聘用、评价、监视、见证等活动中的体现;诚信理念在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中的体现;信用意识培

14、训及培训投入;人员稳定性与流动率;从业人员对收入的满意程度;4.2.1.3 测量和改进认证机构应策划并实施信用信息(包括内部从业人员、认证客户情况、自身信用情况等)的收集、分析、改进机制,完善申诉、投诉回应和处理机制,主动收集内、外部信息,消除不诚信以及潜在不诚信的因素,提高认证机构的诚信度。4.2.2 认证能力认证机构应提供证据证明组织有能力按规定的要求对审核方案策划、认证实施过程、认证决定、认证结果监督、分场所控制、分包活动控制等进行控制,确保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4.2.2.1 认证业务结构反映认证活动诚信度的因素包括(不限于)以下的内容:从其它认证机构转来的认证项目比例与自行开发项

15、目的比例;认证业务来源;认证项目外包比例;认证小企业的比例;认证客户所在产业领域分布情况和集中度;4.2.2.2 认证流程控制与公正性能力认证机构应制定措施,通过对认证流程的控制,确保审核员到场的真实性,保证审核人天数符合规定的要求,提高认证的有效性。认证机构应保持CNAS的认可结果与检查结果。4.2.2.3 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是认证机构工作和实践能力的高端表现,也是保证其工作能力和信用能力的良好预期。通过认证机构在标准的制定与参与、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的业绩可以反映认证机构的创新能力。4.2.3 财务能力认证机构应通过以下指标(不限于)评估其财务

16、状况,证明其公正性始终没有受到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损害。a)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b) 经营能力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天数;GB/T XXXXXXXX5c) 获利能力收入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d) 参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经确认的完税报告,分析和评价认证机构的财务状况;4.2.4 抗风险能力认证机构应建立认证风险评估制度,并有能力承担由认证活动所引发的责任。4.2.4.1 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认证机构应建立与实施内部或外部风险评估制度,用于识别可能对认证机构信用造成影响的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认证机构应对实际发生的认证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

17、对认证机构信用的有害影响。4.2.4.2 风险应急体系认证机构应为认证活动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做出充分的安排。通过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机制,利用保险、储备金或其他的途径对各个活动领域和运作地域的认证业务所引发的责任作出充分的安排。4.3 绩效要素认证绩效以及认证机构取得的荣誉和贡献,能够反映认证机构的认证能力及信用水平。4.3.1 认证绩效作为对信用绩效的测量,认证机构应对认证客户的满意情况、认证市场的占有情况、认证有效性和相关方的评价等信息进行评价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4.3.1.1 认证业务分析认证机构应说明其认证客户和市场的结果,包括:认证活动规模;市场

18、占有率;合同履约率;客户维持率与流失率;客户稳定性;客户满意与投诉情况;认证业绩增长速度;4.3.1.2 认证有效性认证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说明认证结果的有效性:政府部门对认证结果的评价;认证机构通过自查、评审撤销证书的数量;认证客户对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的诚信评价;认证客户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认证机构的责任认定;认证活动所引发的索赔情况;4.3.1.3 相关方的评价通过认证相关方(如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认可机构、舆论媒体等)对认证机构的评价,测量认证机构的信用水平。4.3.2 荣誉和贡献认证工作、科技研究等方面获得的荣誉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够反映认证机构的信用水平。GB/T XXXXXXXX64

19、.4 信用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并保留以下的信用记录,以证实遵纪守法,诚信认证的管理理念在认证活动中得到了理解与运用。4.4.1 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信用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其在认证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信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a) 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信用记录;b)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信用记录,包括: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情况;遵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规定的情况,包括受到警告、暂停、撤销认证资格的记录;认可风险分级情况;c) 在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信用记录,包括:执行行业自律相关规定的记录;认证机构受表彰、惩处的记录;认证机构人员受表彰、惩处的记录;d)

20、 在国家质检总局、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信用记录;4.4.2 在相关行政机关的信用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其在相关行政机关的信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a) 在工商管理部门的信用记录;b) 在税务部门的信用记录;c) 在社会保障部门的信用记录;d) 在司法部门的信用记录:认证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遵纪守法情况;认证机构因违法犯罪被起诉、判定承担法律责任的纪录;4.4.3 在金融部门的信用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其在金融部门的信用记录(如银行的借贷记录、拖欠、逃废银行贷款的记录等)。4.4.4 在财务部门的信用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其在财务部门的信用记录(如财务审计结果)。4.4.5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记录认证机构应收集其支持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记录(如:对文化、教育、卫生、慈善、社区、行业发展等公益事业的支持与投入)。5 评价方法 认证机构信用等级标识规定和评价准则评分项分值表见附录A。认证机构信用评价准则评分系统见附录B。财务要素计算公式见附录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