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790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陕西省 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 2025”提供有力支撑【答案】B【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正确;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错误;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正确;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 2025”提供有力支撑,正确。故选 B。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 20g10%

2、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配制 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20g1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 2g 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 18mL 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 20mL 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故选 B。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

3、类试题的关键。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2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答案】D【解析】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

4、隔且间隔变小,正确。故选 D。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图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 若图中 x 的值为 8,则其粒子符号为 O2-【答案】C【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 14 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 14 个质子,14 个电子,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结构图可知,该元素是第 11 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对应元素是氯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

5、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是第 8 号元素,氧元素,若 x 的值为 8,则其粒子符号为 O2-,正确。故选 C。点睛: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是解题关键。5.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 2COC+O2 CO2 2CO+O2 2CO2A.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3D. CCOCO 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 O2反应来实现【答案】D【解析】A、由第 1 个化学方程式和第 2 个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正确;B、

6、由第 2 个化学方程式和第 3 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碳、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正确;C、上述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D、CO 具有还原性,可以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CO2,错误。故选 D。6.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B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C 制备氢氧化亚铁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7、至过量,过滤D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正确;B、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可得到碳酸钙,但氯化钙还溶解在水中,还应进行蒸发结晶,错误;C、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钾,无法得到氢氧化亚铁,错误;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应注意控制变量,还应将铁钉全部浸没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和将铁钉放在盛有空气的试管中进行观察,错误。故选 A。47.

8、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 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 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 点时稀盐酸过量。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错误;B、n 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 点时稀盐酸过量,即 n 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错误;C、n 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

9、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 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正确;D、n 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 点时稀盐酸过量。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故选 C。二、填空题:8. 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_作用。【答案】油脂 吸附 乳化【解析】(1)根据橄榄油中富含油脂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10、(3)根据肥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乳化作用。9. 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5(1)A 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D 物质的化学式是_。(2)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_。A .NH4HCO3 B.NH4Cl C.K2SO4【答案】-3; H 2O C【解析】(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根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解答。(1)由示意图可知,A 物质是氨气

11、(化学式为 NH3) ,氨气中氢元素显+1 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13) =-3;反应前后 C、H、O、N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1、6、2、2,1、4、1、2,反应前后相差 2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故 D 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2) A、NH 4HCO3中含有氮元素,正确;B、NH 4Cl 中含有氮元素,正确;C、K 2SO4中不含氮元素,错误。故选 C。10. 下表是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填一种)。(2)30时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只列出表达式)。(3)90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

12、作:90时的 KNO3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_。【答案】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 ; 100 不饱和 93.5【解析】(1)根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2)根据 30时 KNO3的溶解度解答;(3)根据由 80降温到 6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析解答。(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 ;(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 KNO3的溶解度是 45.8g,故 30时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 100;(3) 由 80降温到 6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69g-10g=59g,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此溶液中溶剂的

13、质量应为 100g。由 90降温到 80析出 10g 晶体可知,90时溶解的 KNO3的质量为169g+10g=179g,此时 KNO3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由表中数据可知,50时,KNO 3的溶解度 85.5g。降温到50时,共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179g-85.5g=93.5g,故 n 值为 93.5。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11.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6(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取样,在空气中

14、加热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_(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硬度大或强度大 Zn+H 2SO4=ZnSO4+H2【解析】 (1)根据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的优点解答;(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硬度打或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鉴别,正确;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不能与硝酸银反应,铜、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置换出硝酸

15、银溶液中的银,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可以鉴别,正确;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铜、锌也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无法鉴别,错误。故选;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解析】12.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

16、Ag2SO4微溶于水)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答案】物理 2NaOH+CuSO 4=Cu(OH)2+Na 2SO4 NaNO3或硝酸钠 排除 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解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7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根据 Ba2+与 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

17、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 2SO4;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 A 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 A 中加过量 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B 可知,将硫酸铜反应完;再向滤液 B 中加 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 NaNO3(或硝酸钠) ;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 SO42-的干扰。点睛: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它结论。1

18、3.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答案】使氧气充分反应 BD 2H 2O2 2H2O+O2 漏斗【解析】(1)根据使氧气充分反应解答;(2)根据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解答;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3)根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解答。(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

19、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2) 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B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1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8【实验步骤】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 A 中的锥形瓶。II.打开 K1,观察到 C 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 A,片刻后回流停止。III.打开 K2,观察

20、到 B 中溶液倒吸入 A、C 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 A 中溶液仍为红色,C 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A 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 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 2CO3猜想二:Na 2CO3和 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 NaOH 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 A 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 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 C 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

21、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 pH 试纸测定 C 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7,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 NaOH 能与稀盐酸、CO 2发生反应;A 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 NaCl。写出NaOH 与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 NaOH 与 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答案】 (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向溶液中引入 OH-,对 NaOH 的检验产生干扰 (或或=) 2NaOH+CO 2=Na2CO3+H

22、2O 不能 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9【解析】实验验证(甲组)根据 Na2CO3和 BaCl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碱性不变解答;根据向溶液中引入 OH-,对 NaOH 的检验产生干扰解答;(乙组)根绝溶液显酸性或中性,pH7 解答;【反思交流】 (1)根据 NaOH 与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2)根据是否判定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解答。 【拓展迁移】根据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反应物小时(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是否发生解答。实验验证(甲组)小鹏取少量 A 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BaCl2溶液,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 Ba(

23、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向溶液中引入 OH-,对 NaOH 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用 pH 试纸测定 C 中溶液的酸碱度,若 pH(或或=)7,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 (1)NaOH 与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实验步骤II 中的现象说明 A 装置内压强减小,可能是 NaOH 与 CO2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实验步骤III 中的现象说明 A 装置内压强比 B 装置压强小,且 A装置内溶液仍显碱性,故实验步骤中的现象不能证明 NaOH 与 CO2发生了反应;【拓

24、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小时(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15.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共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填“有”或“无” )影响。(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答案】无 75%【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本身与外界相通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该实验中,该装置右端的导管与外界相通,故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无影响;(2)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70g-363.4g=6.6g。10x=15g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5答:(2)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